一种高压液压油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349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6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压油管管技术领域,具体地讲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起重机特别是重型机械中的高压液压油管。其主要技术方案:由内胶管层、外胶管层、设置于两者间的若干缠绕或编织的抗压钢丝层,并在两层抗压钢丝层间设置有胶管层;抗压钢丝层所缠绕或编织的内胶管层或胶管层的外壁上缠绕有布层,该布层的与内胶管层或胶管层粘合为一体结构。该高压液压油管可以提高所缠绕钢丝的直径,并大大提高了所制备的的高压液压油管的耐压性能,满足大型起重机等液压设备的高压液压油管的耐压要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High pressure hydraulic oil pip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ydraulic oil pipe, in particular to a high pressure hydraulic oil pipe which is suitable for cranes, in particular heavy machinery. The main technical proposal: from inner layer and the outer layer of the hose and hose arranged in several between winding or braiding compressive steel wire layer, and a rubber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two layer of compressive wire layer; the compressive steel wire winding or braiding layer tube or hose layer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wound with the cloth layer. The cloth layer and inner hose layer or layers of rubber hose bonded structure. The high-pressure hydraulic tubing can improve the winding wire diameter,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high pressure hydraulic oil prepared by the high pressure hydraulic oil hydraulic equipmen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large cranes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液压油管管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起重机特别是重型机械中的高压液压油管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闻速公路、机场、铁路、水利水电、市政工程等基础建设的空如发展,如桥梁梁体、发电站构件等各种数百吨、上千吨位的大型设备构件、水泥预制件不断出现被使用。目前,起吊、转移上述大吨位的构件或预制件时必须同时使用数台起重机相互配合。而数台起重机配合使用时,由于为各自的独立,因此难免出现配合不协调的问题并造成重大事故;其次,大吨位构件或预制件的大量使用,数台起重机配合使用时工作效率极低、难于满足需要。而大吨位起重机就必须配套能够承受上千吨压力的高压胶管。目前,起吊、转移所使用的起重机的液压油压胶管由于其制备和结构上的缺陷,其油压压力承受极限一般不超过一百吨。该液压油压胶管由里及外依次包括内胶层管、钢丝缠绕或钢丝编制层、中胶层及外胶层构成。该胶管在制备过程中是在内胶层的外壁上直接缠绕钢丝或钢丝编制层。这种直接缠绕或编织的钢丝层在缠绕或编织时会压迫内胶管,使其变薄并变形,造成其成品率下降;其次如果在内胶层外编织钢丝,由于受设备的限制其钢丝的直径不能太粗,使得所制备成的胶管的抗压性能难于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满足抗压性能的高压液压油管。实现本技术所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压液压油管,由内胶管层、外胶管层、设置于两者间的至少一层缠绕或编织的抗压钢丝层,并在两层抗压钢丝层间设置有胶管层;所述的抗压钢丝层所缠绕或编织的所述内胶管层或胶管层的外壁上缠绕有布层,该布层的一面或双面涂覆有粘合胶层,并且通过粘合胶层将所述内胶管层或胶管层和所述抗压钢丝层粘合为一体结构。构成上述一种高压液压油管的附加技术特征还包括:—所述布层的结构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的裂膜丝编织土工布,其经线或纬线方向与所述内胶管层或胶管层的轴向一致;——在构成所述布层的经线或纬线中设置有若干骨架线;——所述布料单侧面所涂覆的粘合胶层的厚度为0.3-0.5公斤/平方米;—所述内胶管层或胶管层外缠绕的布条的为I一4层,且每层间为左旋、右旋或左右旋交叉缠绕;——所述布条的缠绕角度为54度。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高压液压油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在抗压钢丝层与所缠绕的胶管层间设置有与胶管层形成了一体结构的由裂膜丝编织土工布构成的布层,在缠绕或编织钢丝层时能够有效克服胶管层因受到缠绕的压力而沿其轴向延伸并变薄现象的发生,有效提高了高压液压油管的产品合格率;其二,由于在构成由裂膜丝编织土工布构成的布层的一面或双侧面涂覆有粘合胶层,可以有效提高布层和胶管层的粘合强度;其三,由于布层和胶管层间具有牢固的粘结性能,因此可以提高所缠绕钢丝的直径,并大大提高了所制备的的高压液压油管的耐压性能,满足大型起重机等液压设备的高压液压油管的耐压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高压液压油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有两层抗压钢丝层的高压液压油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构成上述高压液压油管布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提出的高压液压油管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高压液压油管的结构示意图。即该高压液压油管由内胶管层I,在其外壁上缠绕有与之粘合为一体结构的布层2,布层外缠绕或编织的抗压钢丝层3以及固定在该抗压钢丝层外的外胶管层4构成。上述布层的双面设置有粘合胶层8,该粘合胶层可以使得布层、内胶管层和抗压钢丝层粘合在一起形成一体结构。当要求缠绕胶管的抗压性能更高时,可以设置如图2所示的两层或三层(甚至更多的抗压钢丝层31)即在第一层抗压钢丝层外再设定第二胶管层11,在该第二胶管层的外壁上缠绕与之粘合为一体结构的第二布层21,以此类推,最后在钢丝层外设置外胶管层4,即可成为具有足够抗压性能的高压液压油管,可以满足大吨位起重机液压胶管的要求。在上述图1或图2所示的高压液压油管的结构中,其中构成布层的粘合胶层8可以视情况设置在一面或双面。粘合胶层的设置的目的在于,首先使布层和内胶管层或第二胶管层(也即抗压钢丝所要缠绕或编织的胶管层)粘合在一起防止缠绕或编织钢丝层时被挤压延伸而变薄,其次是使得所编织或缠绕的钢丝层与布层粘合在一起形成一体结构,因此当内胶管或胶管层的外壁上设置有粘合层时,可以布层上的粘合胶层设置在与钢丝层接触的一个侧面上,无需设置在两个侧面上。在构成上述高压液压油管的结构中,在所缠绕或编制钢丝层的胶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与之构成一体结构的布层2,该布层的结构如图3所示由经线6和纬线7编织而成的裂膜丝编织土工布。在缠绕胶管层时最好是构成布层的经线或纬线与其胶管的轴向一致,这样可以控制或降低布层在胶管轴向上的伸长率,有效克服在缠绕或编织钢丝层时由于轴向钢丝的挤压使得布层延伸而导致内胶管层管壁变薄变形现象的发生。为了进一步降低布层的延伸率,在构成布层的经线或纬线中设置有若干的延伸率极小的骨架线5。上述高压液压油管的结构中:—当管径较小时一般在内胶管层上或/和胶管层上左旋或右旋缠绕一层布层即可达到将内胶管固定,避免缠绕钢丝层而延伸变薄现象大发生;—涂覆在其布层单侧面或双侧面上粘合胶层的厚度一般控制在0.3-0.5公斤/平方米即可;——在内胶管层或胶管层外缠绕的布层一般由20—50厘米宽的布条通过左旋、右旋或左右旋交叉缠绕而成,每一布层的由I一4层的缠绕布条形成,布条与内胶管层的轴向缠绕角度为54度其效果更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液压油管,由内胶管层、外胶管层、设置于两者间的至少一层缠绕或编织的抗压钢丝层,并在两层抗压钢丝层间设置有胶管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压钢丝层所缠绕或编织的所述内胶管层或胶管层的外壁上缠绕有布层,该布层的一面或双面涂覆有粘合胶层,并且通过粘合胶层将所述内胶管层或胶管层和所述抗压钢丝层粘合为一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液压油管, 由内胶管层、外胶管层、设置于两者间的至少一层缠绕或编织的抗压钢丝层,并在两层抗压钢丝层间设置有胶管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压钢丝层所缠绕或编织的所述内胶管层或胶管层的外壁上缠绕有布层,该布层的一面或双面涂覆有粘合胶层,并且通过粘合胶层将所述内胶管层或胶管层和所述抗压钢丝层粘合为一体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液压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层的结构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的裂膜丝编织土工布,其经线或纬线方向与所述内胶管层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景县飞龙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