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转向回油管硬管快插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62810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3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转向回油管硬管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字形硬管(1)、O形圈(2)和压紧螺栓(3),压紧螺栓(3)设置在“一”字形硬管(1)上;“一”字形硬管(1)的一端通过压紧螺栓(3)连接转向机出油口并通过O形圈(2)密封,“一”字形硬管(1)的另一端和胶管(5)连接。“一”字形硬管(1)包括喇叭口(11)、墩头(Ⅰ2)、硬管段Ⅰ(13)、墩头Ⅱ(14)、硬管段Ⅱ(15)和墩头Ⅲ(1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液压转向管路
,具体涉及一种液压转向回油管硬管快插接头。
技术介绍
转向回油管位于动力转向器和转向储油罐之间,用于将动力转向器低压腔的油液输送到转向储油罐中;同时具有降低油液温度、减缓回油液压冲击的作用。对于紧凑型轿车而言,转向回油管通常做成一体式结构,包括胶管、硬管及连接接头等部分组成。并且根据布置空间要求,与转向器出油口连接的转向回油管硬管段通常做成“U”形、“L”形或多段弯折形等异形走向。由于转向回油管与转向器连接处位于发动机后侧、副车架上方及车身钣金所组成的狭小空间内,因此造成此处装配不便,并且给售后维修拆装也带来不便。同时该“U”形、“L”形或多段弯折形等异形硬管走向沿其装配轴线为非对称结构,因此在装配拧紧过程中会发生跟转,造成与该段硬管连接的软管发生扭曲,产生干涉、异响、漏油等影响转向系统正常使用的问题。并且该段硬管越长越不利于解决颠簸路面异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液压转向回油管硬管快插接头,其解决了现有转向回油管装配不便、售后拆装不便及装配过程中跟转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液压转向回油管硬管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字形硬管1、O形圈2和压紧螺栓3,压紧螺栓3设置在“一”字形硬管1上;“一”字形硬管1的一端通过压紧螺栓3连接转向机出油口并通过O形圈2密封,“一”字形硬管1的另一端和胶管5连接。进一步,“一”字形硬管1包括喇叭口11、墩头Ⅰ2、硬管段Ⅰ13、墩头Ⅱ14、硬管段Ⅱ15和墩头Ⅲ16。进一步,喇叭口11和转向机出油口内侧配合工作,喇叭口11为前大后小的带锥度结构,O形圈2装配在喇叭口11和墩头Ⅰ12的中间段。进一步,硬管段Ⅱ15与回油管的胶管5装配并通过弹性卡箍4或单耳无极卡箍进行紧固连接;弹性卡箍4或单耳无极卡箍通过硬管段Ⅱ15两端的墩头Ⅱ14和墩头Ⅲ16实现定位。进一步,墩头Ⅲ16带锥度以便于与胶管5装配。进一步,压紧螺栓3内径比“一”字形硬管1外径大,压紧螺栓3设置在墩头Ⅰ12和墩头Ⅱ14之间的硬管段Ⅰ13上并可在墩头Ⅰ12和墩头Ⅱ14之间的硬管段Ⅰ13上滑动和转动。进一步,压紧螺栓3包括压紧螺栓螺纹段 31和压紧螺栓外六方段 32,压紧螺栓螺纹段 31与转向机出油口螺纹段配合。装配时喇叭口11深入到转向机出油口内侧,喇叭口11为前大后小的带锥度结构。O形圈2装配在喇叭口11和墩头Ⅰ12的中间段,利用在喇叭口11的锥度结构、墩头Ⅰ12的鼓包及转向机油口内侧结构使O形圈2压紧变形实现密封效果。硬管段Ⅰ13的长度根据布置情况来确定,目的是将快插接头与转向回油管其他部分连接的位置引到装配空间较大的地方进行装配。硬管段Ⅱ15与回油管胶管5进行装配,外侧通过弹性卡箍4或单耳无极卡箍进行连接。硬管段Ⅱ15的长度根据卡箍长度来定,卡箍靠硬管段Ⅱ15两端的墩头Ⅱ14和墩头Ⅲ16实现定位。墩头Ⅲ16带锥度,起导向作用,便于与胶管5装配。该液压转向回油管硬管快插接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快插接头尺寸较短,可单独与转向器连接,因此装配方便、售后拆装方便。(2)该快插接头装配时沿其装配轴线为对称结构,装配过程中不会出现跟转。(3)该快插接头较短,可以降低颠簸路面异响等问题出现的概率。(4)该快插接头先单独与转向机连接,装配过程中硬管变形小,因此可以采用铝管、尼龙等材料,减轻管路重量并且可以降低成本,同时可以避免电镀对环境的污染,及管路锈蚀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液压转向回油管硬管快插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液压转向回油管硬管快插接头的剖视图;图3:本技术液压转向回油管硬管快插接头的使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一”字形硬管;11—喇叭口;12—墩头I;13—硬管段I;14—墩头II;15—硬管段II;16—墩头III;2—O形圈;3—压紧螺栓;31—压紧螺栓螺纹段;32—压紧螺栓外六方段;4—弹性卡箍;5—胶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至图3示出了一种液压转向回油管硬管快插接头,包括“一”字形硬管1、O形圈2和压紧螺栓3,压紧螺栓3设置在“一”字形硬管1上。“一”字形硬管1的一端通过压紧螺栓3连接转向机出油口并通过O形圈2密封,“一”字形硬管1的另一端通过弹性卡箍4和胶管5连接,如图3所示。如图2所示,“一”字形硬管1包括依次排列的喇叭口11、墩头Ⅰ2、硬管段Ⅰ13、墩头Ⅱ14、硬管段Ⅱ15和墩头Ⅲ16。压紧螺栓3由前段的压紧螺栓螺纹段 31和后段的压紧螺栓外六方段 32组成。压紧螺栓3内径比“一”字形硬管1外径稍大,压紧螺栓3设置在墩头Ⅰ12和墩头Ⅱ14之间的硬管段Ⅰ13上并可在墩头Ⅰ12和墩头Ⅱ14之间的硬管段Ⅰ13上滑动和转动。压紧螺栓螺纹段 31与转向机出油口螺纹段配合。压紧螺栓外六方段 32的对边尺寸根据扳手尺寸来定。通过扳手拧紧压紧螺栓外六方段 32带动压紧螺栓螺纹段 31与转向机出油口螺纹段配合,实现O形圈2压紧密封。装配时喇叭口11深入到转向机出油口内侧,喇叭口11为前大后小的带锥度结构。O形圈2装配在喇叭口11和墩头Ⅰ12的中间段,利用在喇叭口11的锥度结构、墩头Ⅰ12的鼓包及转向机油口内侧结构使O形圈2压紧变形实现密封效果。硬管段Ⅰ13的长度根据布置情况来确定,目的是将快插接头与转向回油管其他部分连接的位置引到装配空间较大的地方进行装配。硬管段Ⅱ15与回油管胶管5进行装配,外侧通过弹性卡箍4或单耳无极卡箍进行连接。硬管段Ⅱ15的长度根据卡箍长度来定,卡箍靠硬管段Ⅱ15两端的墩头Ⅱ14和墩头Ⅲ16实现定位。墩头Ⅲ16带锥度,起导向作用,便于与胶管5装配。本技术中,将转向回油管做成分体式结构,由与转向器出油口连接的转向回油管硬管段及转向回油管其余部分两部分组成。与转向器出油口连接的转向回油管硬管段制作成“一”字形快插接头。装配时先将该快插接头与转向器通过螺纹连接,然后再将快插接头与转向回油管其他部分的胶管通过卡箍或单耳无极卡箍进行连接。该快插接头的长度可以根据空间布置的要求来定,目的是通过调整快插接头的长度将该快插接头与转向回油管其他部分连接的位置引到装配空间较大的地方进行装配。该“一”字形硬管快插接头尺寸较短,可以单独与转向器连接,因此装配方便、售后拆装方便;该“一”字形硬管快插接头装配时沿其装配轴线为对称结构,装配过程中不会出现跟转;该“一”字形硬管快插接头较短,可以降低颠簸路面异响等问题出现的概率;该“一”字形硬管快插接头先单独与转向机连接,装配过程中硬管变形小,因此可以采用铝管、尼龙等材料,减轻管路重量并且可以降低成本,同时可以避免电镀对环境的污染,及锈蚀的问题。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技术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转向回油管硬管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字形硬管(1)、O形圈(2)和压紧螺栓(3),压紧螺栓(3)设置在“一”字形硬管(1)上;“一”字形硬管(1)的一端通过压紧螺栓(3)连接转向机出油口并通过O形圈(2)密封,“一”字形硬管(1)的另一端和胶管(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转向回油管硬管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字形硬管(1)、O形圈(2)和压紧螺栓(3),压紧螺栓(3)设置在“一”字形硬管(1)上;“一”字形硬管(1)的一端通过压紧螺栓(3)连接转向机出油口并通过O形圈(2)密封,“一”字形硬管(1)的另一端和胶管(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转向回油管硬管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一”字形硬管(1)包括喇叭口(11)、墩头(Ⅰ2)、硬管段Ⅰ(13)、墩头Ⅱ(14)、硬管段Ⅱ(15)和墩头Ⅲ(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转向回油管硬管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喇叭口(11)和转向机出油口内侧配合工作,喇叭口(11)为前大后小的带锥度结构,O形圈(2)装配在喇叭口(11)和墩头Ⅰ(12)的中间段。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转向回油管硬管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硬管段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建李龙刚李朋龙刘春玲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