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庆义专利>正文

一种柔性复合油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349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6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复合油管,包括:用于输送介质的高分子内管层;设置于所述高分子内管层外侧的高分子外管层;设置于所述高分子内管层外壁上,用于抵抗内压的抗压层;设置于所述高分子外管层的内壁上,用于抵抗外界拉力的抗拉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柔性复合油管可以连续加工,其长度不受加工限制,在柔性复合油管的布置过程中,可以根据增加其长度从而减少其根数,进而减少柔性复合油管之间相互连接的操作及需要的时间,甚至可以通过一根柔性复合油管完成对于石油的采注任务,避免多根柔性复合油管之间相互连接的操作,便于其在采注油井内的布置,使得石油的采注工作易于进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Flexible composite oil pip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exible composite pipe, including inner pipe conveying medium for polymer layer; setting polymer into the polymer layer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outer tube inner tube layer; arranged on the polymer layer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inner tube, for compressive layer resistance of the pressure; set into the polymer outer tube wall layer on layer to resist tensile external tension. Flexible composite pip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processed continuously, its length is not affected by the restrictions in the process of processing, layout of flexible composite tubing, to increase the length and reduce the number of roots, thereby reducing the mutu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lexible composite tubing oper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time, even through a flexible tubing for composite oil injection, to avoid mutual connection between operating a plurality of flexible composite tubing, convenient in production and injection well within the layout, making the oil injection is easy to carry out the 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石油开采的柔性复合油管
技术介绍
从1970s开始,柔性复合油管用于研发并应用于巴西,远东和地中海地区石油开采中。由于其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和优良产品性能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油气田的开发中。柔性复合油管主要应用于油井的采注中,通常的采注油井深入地下数千米,用作采注管的柔性复合油管需要承受较高的压力,并且需要承受很大的拉力,除要克服自身重力外还要承受外界设备对其施加的牵引力,以便于在井下布放。目前,现有的油田用柔性复合油管通常采用钢制管线来实现,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抗压和抗拉能力。但这种钢质的柔性复合油管由于生产条件和钢材本身的原因,钢质的柔性复合油管的长度不能过长,而采注油井深入地下数千米,只能通过多根柔性复合油管相互连接才能到达井底,连接操作麻烦,一次采注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因此,如何使柔性复合油管便于在采注油井内布置,已成为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复合油管,以使柔性复合油管便于在采注油井内布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复合油管,包括:用于输送介质的高分子内管层;设置于所述高分子内管层外侧的高分子外管层;设置于所述高分子内管层外壁上,用于抵抗内压的抗压层;设置于所述高分子外管层的内壁上,用于抵抗外界拉力的抗拉层。优选地,所述高分子内管层为由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氨酯、聚酰胺、聚偏氟乙烯或改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挤出成型的柔性管。优选地,所述高分子外管层为由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或聚氨酯材料挤出成型的柔性管。优选地,所述抗压层为纤维编织层,所述纤维编织层为由涤纶纤维、尼龙纤维、玻璃纤维、聚乙烯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聚酯纤维和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编织而成的编织层。优选地,所述抗压层具有2-4层单层纤维编织层。优选地,所述抗拉层为抗拉纤维沿所述高分子内管层的延伸方向平行布置的纤维层。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抗拉层的固定层,所述固定层的外侧与所述高分子外管层相邻。优选地,还包括沿所述高分子外管层布置的控制层;所述控制层内设置有沿所述高分子外管层的延伸方向布置的电源线。优选地,所述控制层内还设置有沿所述高分子外管层的延伸方向布置的钢丝绳或控制管。优选地,所述控制层与所述高分子外管层为一体式结构。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复合油管,包括高分子内管层和高分子外管层,并在高分子内管层外壁上设置抗压层,通过抗压层的作用抵抗内压,避免高分子内管层内部通入介质后因压力过大而导致高分子内管层破裂,并通过在高分子外管层的内壁上设置抗拉层,抵抗外界的拉力,避免柔性复合油管在井下布置时拉断。通过将本技术提供的柔性复合油管设置为由高分子内管层、高分子外管层、抗压层和抗拉层组成的复合管,由于此复合管可以连续加工,即本技术提供的柔性复合油管可以连续加工,其长度不受加工限制,在柔性复合油管的布置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柔性复合油管的长度从而减少其需要布置的根数,进而减少柔性复合油管之间相互连接的操作及需要的时间,甚至可以通过一根柔性复合油管完成对于石油的采注任务,避免多根柔性复合油管之间相互连接的操作,便于其在采注油井内的布置,使得石油的采注工作易于进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复合油管的径向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复合油管的轴向剖视图。其中,高分子内管层-1,高分子外管层-2,电源线-21,抗压层-3,抗拉层_4,固定层-5。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复合油管,以使柔性复合油管便于在采注油井内布置。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复合油管的径向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复合油管的轴向剖视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复合油管,包括:用于输送介质的高分子内管层I ;设置于高分子内管层I外侧的高分子外管层2 ;设置于高分子内管层I外壁上,用于抵抗内压的抗压层3 ;设置于抗压层3外侧,用于抵抗外界拉力的抗拉层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复合油管,通过将柔性复合油管设置为高分子内管层I和高分子外管层2的双层结构,在高分子内管层I外壁上设置抗压层3,通过抗压层3的作用抵抗内压,避免高分子内管层I内部通入介质后因压力过大而导致高分子内管层I破裂,并通过在高分子外管层2的内壁上设置抗拉层4,抵抗外界的拉力,避免柔性复合油管在井下布置时拉断。通过将本技术提供的柔性复合油管设置为由高分子内管层1、高分子外管层2、抗压层3和抗拉层4组成的复合管,由于此复合管可以连续加工,即本技术提供的柔性复合油管可以连续加工,其长度不受加工限制,在柔性复合油管的布置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柔性复合油管的长度从而减少其需要布置的根数,进而减少柔性复合油管之间相互连接的操作及需要的时间,甚至可以通过一根柔性复合油管完成对于石油的采注任务,避免多根柔性复合油管之间相互连接的操作,便于其在采注油井内的布置,使得石油的采注工作易于进行。优选地,高分子内管层I为由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氨酯、聚酰胺、聚偏氟乙烯或改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挤出成型的柔性管。高分子外管层2为由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或聚氨酯材料挤出成型的柔性管。需要说明的是,挤出成型在塑料加工中又称为挤塑,在非橡胶挤出机加工中利用液压机压力于模具本身的挤出称压出。是指物料通过挤出机料筒和螺杆间的作用,边受热塑化,边被螺杆向前推送,连续通过机头而制成各种截面制品或半制品的一种加工方法。而高分子内管层I即由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氨酯、聚酰胺、聚偏氟乙烯或改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通过挤出机的作用挤出成型,高分子外管层2由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和聚氨酯材料通过挤出机的作用挤出成型。优选地,抗压层3为纤维编织层。为了提高抗压层3抵抗内压的能力,抗压层3优选纤维编织层。由于纤维材料具有弹性模量大、塑性形变小和强度高等特点,通过将纤维材料构成的束状或带状结构进行编织。由于高分子内管层I的外壁上设置有纤维编织层,在向高分子内管层I内通入介质后,即使高分子内管层I产生向外扩张的压力,从而使高分子内管层I的外壁与纤维编织层紧密贴合,通过纤维编织层的束缚力,抵抗高分子内管层I向外扩张的压力。纤维编织层通过编织缠绕于高分子内管层I外侧。也可以将抗压层3设置为沿高分子内管层I径向缠绕的纤维层结构,以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纤维编织层为由涤纶纤维、尼龙纤维、玻璃纤维、聚乙烯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聚酯纤维和碳纤维中的一种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复合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介质的高分子内管层(1);?设置于所述高分子内管层(1)外侧的高分子外管层(2);?设置于所述高分子内管层(1)外壁上,用于抵抗内压的抗压层(3);?设置于所述高分子外管层(2)的内壁上,用于抵抗外界拉力的抗拉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复合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输送介质的高分子内管层(I); 设置于所述高分子内管层(I)外侧的高分子外管层(2 ); 设置于所述高分子内管层(I)外壁上,用于抵抗内压的抗压层(3); 设置于所述高分子外管层(2 )的内壁上,用于抵抗外界拉力的抗拉层(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复合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内管层(I)为由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氨酯、聚酰胺、聚偏氟乙烯或改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挤出成型的柔性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复合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外管层(2)为由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或聚氨酯材料挤出成型的柔性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复合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层(3)为纤维编织层,所述纤维编织层为由涤纶纤维、尼龙纤维、玻璃纤维、聚乙烯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聚酯纤维和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编织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义
申请(专利权)人:孟庆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