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滤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2718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6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滤芯;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通过插接与卡接两种方式、或者通过插接与螺栓连接两种方式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安装结构,在拆装空气滤清器时不会受到前围上盖板的影响,十分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ir filt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ir cleaner comprises an upper shell; shell; filter; between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body by inserting and clamping in two ways, or by inserting and bolted connection in two ways. By adopting the mounting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air cleaner is not affected by the influence of the front cover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接式空气滤清器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汽车空气滤清器安装在发动机舱时,通常是伸出三个支架,采用三点固定,螺栓拧紧;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采用四个卡扣或者螺栓连接。但是有些时候由于造型原因,前围上盖板(上有雨刮)伸出过长,将空气滤清器完全或部分挡住,这样会导致空气滤清器安装时需要先于前围上盖板安装,而拆卸或更换滤芯时,需要将先前围上盖板拆卸,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拆装方便的空气滤清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滤芯;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通过插接与卡接两种方式、或者通过插接与螺栓连接两种方式连接。可选择地,所述上壳体具有向侧方向伸出的卡舌,所述下壳体的相应位置具有向侧方向伸出的凸台,所述凸台上具有侧向延伸的凹槽,在与所述卡舌、凹槽配合处的相对位置,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弹簧卡扣或者螺栓连接。可选择地,所述空气滤清器还包括支架;所述下壳体上具有至少两个插接点和至少一个螺栓连接点;在所述插接点处,所述下壳体具有向下延伸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顶端具有柱头,所述柱头的直径要大于所述安装柱的直径;所述支架安装在发动机舱内。可选择地,所述支架与所述安装柱之间设置有漏斗形的减震软垫,所述减震软垫的外周具有环形卡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插接与卡接两种方式、或者通过插接与螺栓连接两种方式连接,在安装时将下壳体的插接位置置于前围上盖板下面,装入滤芯后将上壳体插入下壳体,在未被前围上盖板盖住的位置用弹簧卡扣卡接固定或者用螺栓固定;在需要更换滤芯时,打开弹簧卡扣或者松开螺栓,然后将上壳体拔出,即可打开空气滤清器,更换滤芯,不会受到前围上盖板影响,十分方便。进一步地,通过卡舌与凹槽的配合实现插接,结构简单,同时在连接时能够通过滤芯密封圈提供预紧力,密封性更好。进一步地,由于在下壳体上存在插接点和螺栓连接点,在被前围上盖板挡住的位置,先在发动机舱内安装上支架,安装空气滤清器时,将安装柱插入支架,柱头卡在支架内,然后在螺栓连接点处实现螺栓紧固,需要更换空气滤清器时,先将上壳体拔出,然后松开螺栓,将下壳体拔出,即可实现空气滤清器的更换,操作方便。进一步地,漏斗形的减震软垫的外周开有环形卡槽,先将减震软垫卡入支架,再将安装柱插入,能够方便地实现减震软垫的安装。附图说明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爆炸图;图3是图2中的空气滤清器的下壳体的底视图;图4是沿图3中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图5是图2中的空气滤清器的俯视图;图6是沿图5中的D-D剖开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卡舌与凹槽配合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8是沿图5中的E-E剖开的局部剖视图;图9是减震软垫安装示意图;图10是下壳体安装示意图;图11是滤芯安装示意图;图12是上壳体安装示意图。上图中标记:1_ IU围上盖板、2_空气滤清器、3_发动机、4_继电器盒、5_畜电池、6-大灯、21-上壳体、22-滤芯、23-下壳体、24-弹簧卡扣、25-减震软垫、26-支架、211-卡舌、221-滤芯密封圈、231-凸台、232-安装柱、233-柱头、251-环形卡槽、2310-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空气滤清器2安装在发动机舱内,上面被前围上盖板I部分覆盖,周围被发动机3、继电器盒4、蓄电池5等包围,空间狭小。采用一般的安装结构的话,空气滤清器2要先于前围上盖板I安装,而且在拆卸空气滤清器2时,只有一个安装点适于采用工具,所以必须先拆卸前围上盖板1,这显然是很不方便的。参考图2,空气滤清器2包括上壳体21、滤芯22、下壳体23三个主要部件。滤芯22被封装在上壳体21和下壳体23中。上壳体21具有向侧方向(即图中X方向)伸出的卡舌211,下壳体23的相应位置处,具有向侧方向伸出的凸台231。在与卡舌211、凸台231相对的位置处(空气滤清器此位置未被周围部件覆盖),上壳体21和下壳体23通过弹簧卡扣24连接,当然在此位置也能够通过螺栓连接。参考图3,下壳体23上具有两个插接点B和一个螺栓连接点C,共三个安装点。当然,根据空气滤清器2的形状和发动机舱布置的不同,安装点的个数可以增加,位置也能够变化。在插接点B处,空气滤清器2实现与发动机舱的插接固定,在螺栓连接点C处,空气滤清器2实现与发动机舱的螺栓连接固定。参考图4,其详细示出了插接点B处的安装结构。下壳体23具有向下(既图中Y方向)延伸的安装柱232,且安装柱232顶端具有柱头233,柱头233的直径要大于安装柱232的直径。支架26安装在发动机舱内。在支架26与安装柱232之间,具有漏斗形的减震软垫25,减震软垫25的外周开有环形卡槽251,安装柱232插入减震软垫25,柱头233被减震软垫25顶住,支架26钩住卡槽251,从而实现了下壳体23的插接固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很容易地想象,支架26也能够直接钩住柱头233,而不需要减震软垫25,但减震软垫25的存在既起到减震作用,又增加了插接的紧固性,因此更具优势。参考图5、图6和图7、图8,在本实施例中,上壳体21与下壳体23之间通过插接与卡接两种方式实现连接,插接位置与卡接位置相对。在凸台231上,具有侧向延伸(即图中X方向)的凹槽2310,卡舌211插入凹槽2310,下压上壳体21,滤芯密封圈221为上、下壳体之间提供预紧力,然后用弹簧卡扣24将上壳体21和下壳体23卡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很容易地想象,上壳体21与下壳体23之间能够通过其它合适的结构实现卡接,同样能够以螺栓连接取代弹簧卡扣24。结合图9至图12,其表明了空气滤清器2的安装过程。首先将支架26安装到发动机舱内。然后将减震软垫25压入支架26。然后将下壳体23上的安装柱232插入减震软垫25,在螺栓连接点处用螺栓紧固。然后装入滤芯22。然后将卡舌211插入凹槽2310,下压上壳体21,用弹簧卡扣24或者螺栓将上壳体21与下壳体23连接在一起。需要更换滤芯22时,打开弹簧卡扣24或者松开螺栓,向外拔出上壳体21即可。需要整体更换空气滤清器2时,先将上壳体21拔出,然后松开螺栓,向上端起下壳体23,既可拆下空气滤清器。安装和拆卸过程不会受到前围上盖板I的遮挡的影响,十分方便。虽然本技术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技术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技术的实质构思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通过插接与卡接两种方式、或者通过插接与螺栓连接两种方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 上壳体; 下壳体; 滤芯;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通过插接与卡接两种方式、或者通过插接与螺栓连接两种方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具有向侧方向伸出的卡舌,所述下壳体的相应位置具有向侧方向伸出的凸台,所述凸台上具有侧向延伸的凹槽,在与所述卡舌、凹槽配合处的相对位置,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弹簧卡扣或者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培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