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具有超顺磁特征的稀土金属间化合物DyNi5,GdNi5, GdH2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作为低温磁制冷材料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接近决对零度(OK)附件的低温环境对于研究各种材料本身的基本物理性质,实现各种超导环境,以及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环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物理意义。磁制冷技术是实现这种接近决对零度(OK)附近低温环境的一种重要的制冷技术。磁致冷技术主要是利用顺磁材料在磁场变化下具有不同磁熵变,进而利用这种磁熵变的变化达到顺磁材料本身与环境间的换热,实现低温磁制冷的目的。近年来,为了提高制冷效率,需制备更多具有超顺磁的纳米材料作为磁 制冷工质材料,因此,制备具有高磁熵变的纳米材料成为低温磁致冷材料研究日益迫切的要求。早期的磁致冷材料研究包括许多材料,简介如下:专利200610046215.2 公开了一种用等离子体制备 RA12(R=La, Ce, Pr, Nd, Sm, Eu, Gd, Tb, Dy, Ho, Er)金属纳米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等离子体电弧法制备A1203包裹RA12金属间化合物的纳米颗粒。专利20111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是尺寸大小为纳米级球形的DyNi5、GdNi5或GdH2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是尺寸大小为纳米级球形的DyNi 5、GdNi 5或GdH2颗粒。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 GdNi5和DyNi5纳米颗粒具有典型的壳核结构,内核分别为DyNi5与GdNi5,外壳分别为Dy203与Gd203,GdH2纳米颗粒无壳核结构,上述三种纳米颗粒粒径分布为10_150nm。3.—种权利要求1所述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是利用等离子体电弧放电技术,在工作气体下原位制备得到的; 其中:采用纯金属钨电极为阴极,Gd-Ni与Dy-Ni合金为阳极靶材,阴极与阳极靶材之间保持2-30mm的距离;电弧放电的电流为15 400A,电压为10 60V ;所述工作气体为氩气和氢气。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氩气的分压为0.01-0.8MPa,氢气的分压为0.01-0.5MPa。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稀土金属间化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嵩,李军,王瀚,张强,耿殿禹,刘伟,张志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