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所述机动车包括第一加热/冷却循环回路以及第二加热/冷却循环回路,其中,第一加热/冷却循环回路具有布置于其中的热源/热沉和第一个泵,而第二加热/冷却循环回路具有布置于其中待加热/冷却的电池和第二个泵。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此类车辆的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用于机动车电池(蓄电池)的加热/冷却循环回路早已为人所知。通常尤其要对电动车辆和混合动力车辆的高功率电池进行调温,以使其在有利于发挥性能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因此要在外界温度较高时冷却电池,在外界温度较低时加热电池。例如DE 42 39 834 Al公开了通过燃料加热器或者内燃机对电池进行加热。借助一个阀接通或者切断电池加热装置。问题是燃料加热器或者内燃机所提供的入口温度约为75 85° C或者约为90 110° C,这对于电池的加热而言太高了。加热介质的温度应当尽可能不要比电池实际温度高出大约20° C。此外DE 101 28 164 Al公开了通过两个分开的冷却回路对电池进行冷却。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位于第一循环回路之中,电池和泵位于第二循环回路之中。通过一个热交换器将这两个循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包括第一加热/冷却循环回路(1)以及第二加热/冷却循环回路(4),其中,第一加热/冷却循环回路具有布置于其中的热源/热沉(2)和第一个泵(3),而第二加热/冷却循环回路具有布置于其中待加热/冷却的电池(5)和第二个泵(6),其特征在于,能够通过至少一个阀(7)如下连接两个加热/冷却循环回路(1,4):使得同一个液态载热体流过两个加热/冷却循环回路(1,4)。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01 EP 11191472.71.一种机动车,包括第一加热/冷却循环回路(I)以及第二加热/冷却循环回路(4),其中,第一加热/冷却循环回路具有布置于其中的热源/热沉(2)和第一个泵(3),而第二加热/冷却循环回路具有布置于其中待加热/冷却的电池(5)和第二个泵(6), 其特征在于,能够通过至少一个阀(7)如下连接两个加热/冷却循环回路(1,4):使得同一个液态载热体流过两个加热/冷却循环回路(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被实施为混合阀或者时钟脉控的换向阀(7),并且由此能够调整第一和第二加热/冷却循环回路(1,4)之间的热交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加热/冷却循环回路(4)的阀(7)和电池(5)之间还设置了热交换器(12)和/或储液罐和/或旋流器和/或长的管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12)被实施为被动式水/空气热交换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12)与第三冷却/加热循环回路(13)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通过燃料加热器(2)和/或通过内燃发动机(33)构成所述热源。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通过电动机(26)和/或发电机(29)和/或逆变器(24,25,28)形成所述热源。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一个在第二加热/冷却循环回路⑷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曼德尔,
申请(专利权)人:马格纳斯泰尔汽车技术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