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辊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3598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锥形辊道,属于冶金行业中的输送设备领域。所述锥形辊道包括:轴承座、轴承、辊子和锥形套;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轴承座内,所述辊子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轴承内,在所述轴承之间的所述辊子上焊接有一个或多个锥形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满足了采用弯边斜轧工艺的粗轧机轧制道次工艺倾角要求,便于高温钢坯顺利咬入轧制,从而减少轧制中轧辊的轴向力和冲击负荷,而且制作加工简单、拆卸安装容易,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行业中的输送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锥形辊道
技术介绍
辊道是轧钢车间运送轧件的主要输送设备,它是靠转动的辊子传送轧件,对于采用弯边斜轧工艺的粗轧机,现有技术中通过辊道将轧件钢坯运送到粗轧机以待轧制,由于轧制道次孔型的工艺要求,粗轧机对轧件钢坯进行轧制时,轧件钢坯咬入困难,增加了轧制中轧辊的轴向力和冲击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锥形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辊道包括:轴承座、轴承、辊子和锥形套;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轴承座内,所述辊子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轴承内,在所述轴承之间的所述辊子上焊接有一个或者多个锥形套。在如上所述的锥形辊道中,优选:所述锥形套的内孔沿高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焊缝坡口。在如上所述的锥形辊道中,优选:所述锥形套的材质为碳素铸钢或低合金耐磨钢。在如上所述的锥形辊道中,优选:所述锥形套的内孔轴向边与所述锥形套的母线形成的夹角为8。 10°。在如上所述的锥形辊道中,优选:所述锥形套的内孔直径比所述辊子的直径大2 3mm0 在如上所述的锥形辊道中,优选:所述锥形套的高度比利用该锥形辊道所轧制的轧件钢坯的最大规格底面宽度大30mm。在如上所述的锥形辊道中,优选:所述锥形套的底边靠近辊轴一侧,所述辊轴与传动装置连接。在如上所述的锥形辊道中,优选所述轴承座设置有干油润滑系统。在如上所述的锥形辊道中,优选所述辊子为实心辊子或空心辊子。在如上所述的锥形辊道中,优选所述锥形辊道设置在采用弯边斜轧工艺的粗轧机的前后或者设置在矫直机的前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锥形辊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符号说明:I轴承座、2轴承、3棍子、4锥形套、41焊缝坡口、42辊轴、L母线。具体实施方式弯边斜轧孔型轧制H型钢时,轧制各道次孔型工艺斜度通常8° 24°。其中,Kl道次孔型工艺斜度通常20° 24°,K2道次孔型工艺斜度通常15° 21。,Κ3道次孔型工艺斜度通常12° 18°,Κ4道次孔型工艺斜度通常12° 18°,Κ5道次孔型工艺斜度通常8° 13°。这就要求轧件钢坯进入各道次弯边斜轧孔型轧制时,必须与辊子3中心线形成8°以上的倾角,才能顺利咬入轧制。因此,为了便于轧件钢坯顺利咬入各道次弯边斜轧孔型轧制,需要在辊子3上焊装锥形套4,使轧件钢坯形成8° 10°的倾角。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置在粗轧机前后的锥形辊道,该锥形辊道包括:轴承座1、轴承2、辊子3和锥形套4 ;轴承2设置在轴承座I内,棍子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轴承2内,为了使轧件钢坯顺利咬入轧机,从而减少轧制中的轧辊的轴向力和冲击负荷,在轴承3之间的辊子3上焊接有一个或者多个锥形套4。为了使锥形套4拆卸安装容易,在锥形套4的内孔沿高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焊缝坡口 41,在应用时,通过焊缝坡口 41将锥形套4焊接在辊子3上。这样的锥形套,如果经过长时间的使用,锥形套4会产生磨损,磨损后的锥形套4不会再利于轧件钢坯咬入粗轧机,为此需要安装新的锥形套。为了安装新的锥形套,可以通过现有的金属分割技术将已经磨损的锥形套4与辊子3分离,打磨后再重新焊接新的锥形套。作为金属分割技术,优选利用气割技术。为了使锥形套4与辊子3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锥形套4的材质可以为碳素铸钢或低合金耐磨钢,优选为碳素铸钢。为了使轧件钢坯顺利咬入轧机,锥形套4内孔中在辊子3的轴向上接触辊子3的那条边(内孔轴向边)与锥形套的母线L形成的夹角Θ (其实也就是辊子3的轴向与锥形套的母线L形成的夹角)为8° 10°,优选为8°。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辊子3上焊接有锥形套4,该锥形套4的内孔轴向边与母线L形成一定的夹角,使得在辊子3上输送的轧件钢坯以一定的倾角顺利咬入轧机进行轧制,进一步减少了轧制中轧辊的轴向力和冲击负荷。根据轧制道次孔型工艺要求,可以在位于轴承2之间的辊子3上安装多个锥形套4,多个锥形套4的角度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多个锥形套的角度互不相同时,可以满足多种轧件钢坯咬入的倾角要求,但实际中,锥形套4的角度Θ通常取相同值,统一按下限值来取。为了满足在辊子上焊装多个锥形套4的要求,需要对锥形套4的高度进行限定,一般锥形套的高度(从顶边到底边的距离,也即图中轴线方向的高度)与轧件钢坯的最大规格底面宽度相适应,通常比轧件钢坯的最大规格底面宽度大30mm即可,本实例轧件钢坯的最大规格底面宽度为200mm,则锥形套的高度优选为230mm。在应用中,多个锥形辊道的锥形套4的内孔直径一般要比辊子3的直径大2mm 3mm,以便于贯穿辊子3上,并根据轧制道次要求焊接固定在锥形套4上。当然,锥形套4的形状可以根据便于高温钢坯顺利咬入轧制而衍生变化,也就是说锥形套的角度,高度和长度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进行变化。为了制作加工简单和经济效益高,根据轧制道次要求,锥形套4贯穿焊接固定在辊子3上。优选在辊子3上焊装的 锥形套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锥形套4不连接,以间隔一定距离焊接在辊子3上,两个锥形套4中的任一个的底边靠近辊轴42 —侧,该辊轴42与传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通过辊轴42驱动辊子3转动。两个锥形套中的一个锥形套的内孔轴向边与母线形成的夹角的度数与另一个锥形套的内孔轴向边与母线形成的夹角的度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不对此进行限定。为了使轴承座I与轴承2之间具有良好的润滑工作性能,轴承座I设置有干油润滑系统(图中未示出)。辊 子3上焊接有锥形套,在应用中,不对辊子的类型进行限定,辊子可以为实心辊子,还可以为空心辊子,还可以为其他类型辊子。焊装有锥形套的辊子可以安装在粗轧机的前后作为辊道,也可以根据需要只安装在轧机的一侧,另外,也可以不是粗轧机而是其他类型的轧机,比如矫直机,在矫直异形型钢时,也需要轧件形成一定倾角才能矫直,这就需要矫直机输入辊道上焊装锥形套。本实施例提供的锥形辊道,通过在辊子上焊接有锥形套,满足了采用弯边斜轧工艺的粗轧机轧制道次工艺倾角要求,便于高温钢坯顺利咬入轧制,从而减少轧制中轧辊的轴向力和冲击负荷,而且制作加工简单、拆卸安装容易,经济效益显著。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锥形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辊道包括:轴承座、轴承、辊子和锥形套;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轴承座内,所述辊子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轴承内,在所述轴承之间的所述辊子上焊接有一个或者多个锥形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锥形辊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形辊道包括:轴承座、轴承、辊子和锥形套; 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轴承座内,所述辊子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轴承内,在所述轴承之间的所述辊子上焊接有一个或者多个锥形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辊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形套的内孔沿高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焊缝坡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锥形辊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形套的材质为碳素铸钢或低合金耐磨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辊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形套的内孔轴向边与所述锥形套的母线形成的夹角为8° 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辊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形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兴刘福宁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