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梁和墩柱间的过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5543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盖梁和墩柱间的过渡结构,包括墩柱及设在墩柱上侧的盖梁,墩柱与盖梁的连接处设有过渡结构,过渡结构的外表面均为平滑曲面。此过渡结构设在墩柱和盖梁的连接处并采用外表面为平滑曲面的连接方式,通过该结构一方面消除了从盖梁到墩柱传力路径上由于截面变化而导致受力突变的状况,另一方面则改善了城市桥梁下部结构中的盖梁与墩柱固结接头外形的景观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领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 transition between beam and pier colum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nsition structure between beam and pier column, including pier and pier in the upper beam, pier column and beam joint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ition structure,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transition structure for smooth surface. This transition junction structure is located in the pier and the beam and the outer surface is connected by a smooth surface, the structure of the beam to pier from the force transmission path due to the cross section caused by the change of stress state mutation elimin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o improve the city under the bridge structure in coping with pier column joint shape of the landscape effec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bridge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用于桥梁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盖梁和墩柱间的过渡结构
技术介绍
门式墩主要用于市政及公路桥梁中受桥下地面交通或地下构筑物(如地铁、大型管线)等限制的路段,门式墩的两个主要构件——墩柱与盖梁的中心轴线在竖直平面上基本正交。门架墩传统做法是根据使用要求计算并分别拟定墩柱与盖梁的截面尺寸,然后将确定尺寸和形状后的盖梁直接设在墩柱顶端端面。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连接结构,由于存在截面突变,使得接头处构造存在以下缺点:I)由于梁柱接头处截面的内力较其它截面大且复杂,若截面尺寸不做相应顺接过渡变化,墩柱与盖梁间传力过渡欠佳,截面受力不均匀;2)由于接头处梁柱截面尺寸不一致,造成该处结构边线突变的台阶较多,景观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优化盖梁和墩柱间截面应力的过渡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盖梁和墩柱间的过渡结构,包括墩柱及设在墩柱上侧的盖梁,墩柱与盖梁的连接处设有过渡结构,过渡结构的外表面均为平滑曲面。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过渡结构的外表面包括与墩柱的前后表面相切且与盖梁的下表面相交的内凹弧面、与盖梁的上表面和墩柱的外表面相切的外弧面以及与盖梁的下表面和墩柱的内表面相切的内弧面。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内凹弧面、外弧面和内弧面为圆柱面或椭圆柱面。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过渡结构竖直部分的截面面积不小于墩柱的截面面积,过渡结构水平部分的截面面积不小于盖梁的截面面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此过渡结构设在墩柱和盖梁的连接处并采用外表面为平滑曲面的连接方式,通过该结构一方面消除了从盖梁到墩柱传力路径上由于截面变化而导致受力突变的状况,另一方面则改善了城市桥梁下部结构中的盖梁与墩柱固结接头外形的景观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门式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盖梁和墩柱间的过渡结构,包括墩柱I及设在墩柱I上侧的盖梁2,墩柱I与盖梁2的连接处设有过渡结构3,过渡结构3的外表面均为平滑曲面。此过渡结构设在墩柱I和盖梁2的连接处并采用外表面为平滑曲面的连接方式,通过该结构一方面消除了从盖梁I到墩柱2传力路径上由于截面变化而导致受力突变的状况,另一方面则改善了城市桥梁下部结构中的盖梁I与墩柱2固结接头外形的景观效果。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过渡结构3的外表面包括与墩柱I的前后表面相切且与盖梁2的下表面相交的内凹弧面31、与盖梁2的上表面和墩柱I的外表面相切的外弧面32以及与盖梁2的下表面和墩柱I的内表面相切的内弧面3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内凹弧面31、外弧面32和内弧面33为圆柱面或椭圆柱面。过渡结构3的外表面包括内凹弧面31、外弧面32和内弧面33,而且各弧面均为圆柱面或者椭圆柱面,采用这种过渡结构3消除了由于截面突变而导致受力突变的状况,改善过渡结构应力效果,同时也方便了成型中模板的制作和应用。过渡结构3建造过程中,首先架设墩柱I模板,安装墩柱I钢筋,浇筑墩柱I柱身混凝土过渡结构3下端,并预留伸出钢筋;再架设过渡结构3和盖梁2的模板,安装接头钢筋、盖梁2钢筋或预应力束管道、预应力的锚具及配套钢筋,接头处优选采用满足各圆弧曲线的钢模板;最后浇筑盖梁2及过渡结构3的混凝土,待混凝土龄期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预应力施加(如需要时)等施工工艺,并完成盖梁2制作,拆除相应模板和支架。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过渡结构3竖直部分的截面面积不小于墩柱I的截面面积,过渡结构3水平部分的截面面积不小于盖梁2的截面面积。通过增加过渡结构3的截面面积保证在应力复杂环境下整体结构的使用安全性。在建造过程中,控制墩柱1、过渡结构3及盖梁2等部位的混凝土材料品质,应对主要原材料(水泥、砂、石、水)均采用同一牌号或接近类型的材料,以保证结构整体统一的温度膨胀系数和外观色泽。当然,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盖梁和墩柱间的过渡结构,包括墩柱(1)及设在所述墩柱(1)上侧的盖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1)与盖梁(2)的连接处设有过渡结构(3),所述过渡结构(3)的外表面均为平滑曲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梁和墩柱间的过渡结构,包括墩柱(I)及设在所述墩柱(I)上侧的盖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I)与盖梁(2)的连接处设有过渡结构(3),所述过渡结构(3)的外表面均为平滑曲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梁和墩柱间的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结构(3)的外表面包括与墩柱(I)的前后表面相切且与盖梁(2)的下表面相交的内凹弧面(31)、与盖梁(2 )的上表面和墩柱(I)的外表面相切的外弧面(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芳刘力英魏立新桂晓明邓仕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