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截流、调蓄、排涝功能的堤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79889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兼顾截流、调蓄、排涝功能的堤岸,包括箱涵、雨污水入流管,所述箱涵包括箱涵顶板、箱涵底板、迎水侧壁、挡土侧壁,所述箱涵顶板、箱涵底板横向设置,所述迎水侧壁、挡土侧壁纵向设置在箱涵顶板、箱涵底板的两侧使所述箱涵的断面呈矩形,所述迎水侧壁设置在靠近河道一侧,所述挡土侧壁设置在靠近土层一侧,该迎水侧壁、挡土侧壁与箱涵顶板、箱涵底板的连接处均设有加强部,所述箱涵底板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形成防滑前趾和防滑后趾,该雨污水入流管的出口设置在挡土侧壁上,所述迎水侧壁上还设有溢流槽。上述兼顾截流、调蓄、排涝功能的堤岸集截污、调蓄、防洪排涝等功能于一体,各功能相得益彰,效果极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城镇水务工程设施
,特别涉及一种兼顾截流、调蓄、排涝功能的堤岸
技术介绍
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一般依地势相对平坦的江河两岸而建,而中小城镇则往往直接沿小流域河岸建设。随着城镇的发展,各种人为因素导致径流强度加大,增大了防洪排涝的压力;同时地下雨水、污水管线密集而错综复杂,采用传统的河岸前后埋管截污方式难度大,效果差,影响行洪;近年兴起的初雨截流调蓄池则需要成块土地,一次性投资大、日常运营维护工作量多,这均与城镇对改善水环境的迫切要求格格不入。目前公知的河道截污方式包括岸脚埋管、堤岸后埋管、沿堤岸做截污渠箱等,均存在较大的局限性:(I)岸脚埋管:采用堤岸脚埋管截污,虽然投资小,施工快,但截污管、包管及检查井结构阻水明显,缩小了行洪断面,降低了河道行洪能力,更不能调蓄初雨,初雨往往直接溢流入河道污染河水。(2)堤岸后埋管:采用堤岸后埋截污管,截流能力不足,不能调蓄初雨,初雨往往直接溢流入河道污染河水。(3)沿堤岸做截污渠箱:直接在现状堤岸外做截污渠箱,截流能力相对较大,但占用的河道行洪断面亦较大,降低了河道行洪能力,亦不具备初雨调蓄能力。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兼顾截污、调蓄、缓解城市河道防洪排涝压力等综合功能的水务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兼顾截流、调蓄、排涝功能的堤岸,有效地满足城镇河道截污、调蓄的要求及缓解城市河道防洪排涝的压力。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兼顾截流、调蓄、排涝功能的堤岸,包括箱涵、雨污水入流管,所述箱涵包括箱涵顶板、箱涵底板、迎水侧壁、挡土侧壁,所述箱涵顶板、箱涵底板横向设置,所述迎水侧壁、挡土侧壁纵向设置在箱涵顶板、箱涵底板的两侧使所述箱涵的断面呈矩形,所述迎水侧壁设置在靠近河道一侧,所述挡土侧壁设置在靠近土层一侧,该迎水侧壁、挡土侧壁与箱涵顶板、箱涵底板的连接处均设有加强部,所述箱涵底板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形成防滑前趾和防滑后趾,该雨污水入流管的出口设置在挡土侧壁上,所述迎水侧壁上还设有溢流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涵采用整体浇筑的钢筋砼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涵的内壁光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迎水侧壁的外侧设有干砌石护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迎水侧壁的外表面设有凿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涵顶板上还设有安全护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土层的上方设有绿化带,所述雨污水入流管的入口设置在土层下方。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对于用地空间日益紧张的城镇河道两侧,上述兼顾截流、调蓄、排涝功能的堤岸集截污、调蓄、防洪排涝等功能于一体,各功能相得益彰,效果极佳。晴天工况:污水通过雨污水入流管直接进到箱涵中,顺箱涵长距离传输到下游截污干管,再进一步转入污水厂,从而达到截污目的。初雨工况:降雨初期,初雨水通过雨污水入流管直接进到箱涵中,顺箱涵长距离传输到下游截污干管,再进一步转入污水厂,从而达到溢流控制目的。此时,由于大量初雨水的流入,箱涵中水位有所上升,由于箱涵本身断面尺寸大,纵向长,具备较大的调蓄空间(比如:2.5*2.5m箱涵,Ikm长度下,即有6250立方米的容积,相当于一个可观的初雨水调蓄池体积,同时又有优越的过流能力10立方米/秒,即相当于3.6万立方米/小时),初雨水一方面调蓄在箱涵中,另一方面大量向下游传输,如雨水流量未超箱涵过流能力,则全部雨污混合水一直向下传输至箱涵出口,而不会溢流入河道形成污染。该工况大致可以占到一年中降雨天数的约80%,即起到调蓄和传输绝大部分初雨水的功能。暴雨工况:暴雨初期,初雨水通过箱涵向下传输走,其后流量加大,污染物被稀释,浓度下降,超过箱涵过流能力后,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的雨污混合水部分溢流入河道,作为洪水排走;同时,由于箱涵尺寸大,糙率低,也具备较大的过流能力(而以往单一的挡土墙结构,是不具备行洪功能的),从而大大缓解了主河道的行洪压力,提升了河道整体的行洪排涝标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兼顾截流、调蓄、排涝功能的堤岸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雨污水入流管,2、箱涵顶板,3、箱涵底板,4、迎水侧壁,5、挡土侧壁,6、防滑前趾,7、防滑后趾,8、干砌石护脚,9、安全护栏,10、绿化带,11、日常截污水位,12、溢流水位,13、箱涵内洪水位,14、河道洪水位,40、溢流槽,41、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所述的兼顾截流、调蓄、排涝功能的堤岸,包括箱涵、雨污水入流管1,所述箱涵包括箱涵顶板2、箱涵底板3、迎水侧壁4、挡土侧壁5,所述箱涵顶板2、箱涵底板3横向设置,所述迎水侧壁4、挡土侧壁5纵向设置在箱涵顶板2、箱涵底板3的两侧使所述箱涵的断面呈矩形,所述迎水侧壁4设置在靠近河道一侧,所述挡土侧壁5设置在靠近土层一侧,该迎水侧壁4、挡土侧壁5与箱涵顶板2、箱涵底板3的连接处均设有加强部,使箱涵的结构更趋稳定,安全可靠,所述箱涵底板3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形成防滑前趾6和防滑后趾7,保证箱涵在施工时的稳定性,增强其抗滑动和抗倾覆的能力,该雨污水入流管I的出口设置在挡土侧壁5上,流体随雨污水入流管I进入该箱涵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兼顾截流、调蓄、排涝功能的堤岸,其特征在于,包括箱涵、雨污水入流管,所述箱涵包括箱涵顶板、箱涵底板、迎水侧壁、挡土侧壁,所述箱涵顶板、箱涵底板横向设置,所述迎水侧壁、挡土侧壁纵向设置在箱涵顶板、箱涵底板的两侧使所述箱涵的断面呈矩形,所述迎水侧壁设置在靠近河道一侧,所述挡土侧壁设置在靠近土层一侧,该迎水侧壁、挡土侧壁与箱涵顶板、箱涵底板的连接处均设有加强部,所述箱涵底板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形成防滑前趾和防滑后趾,该雨污水入流管的出口设置在挡土侧壁上,所述迎水侧壁上还设有溢流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春秀张泳雄李伟刘良贵蔡剑波夏运强林俊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