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的防下潜连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3643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0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安全行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的防下潜连杆结构。该连杆结构包括固设在汽车座椅上的第一连杆、和固设在汽车地板上的第三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之间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铰接,汽车座椅下方还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与第二连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汽车座椅下方设置防下潜连杆结构,不但可以防止座椅下潜,同时还可以在座椅发生少量前移的情况下,使座椅具有向上运动分量,起到防止假人向前的运动趋势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nti submarine connecting rod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seat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afe driving of automobiles, in particular to an anti submarine connecting rod structure of an automobile seat. Including the connecting rod structure is fixed on the car seat,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rod third cars on the floor,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third connecting rod, the first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and connecting ro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third connecting rod is hinged with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the bottom of the car seat is connected with a reset spring, a reset spring connection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in the bottom of the car seat is equipped with anti dive connecting structure, not only can prevent the seat dive, and can also be a small forward in the seat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seat component has upward movement, to prevent movement forward to dumm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安全行驶
,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的防下潜连杆结构
技术介绍
在汽车碰撞试验中,座椅的设计状态及定位信息对正面碰撞安全来说至关重要。目前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交通事故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其中一些事故的发生就是由于现有座椅缺乏防下潜保护机构,车辆受到碰撞时,座椅具有下潜趋势,同时乘员受惯性力作用身体会持续向前运动,头部及颈部容易遭受重创,危害人身安全,如公告号为:CN202106877U的中国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坐垫和靠背,它还包括一个U形保护架和两块定位块,所述U形保护架的两端与靠背铰接,每块定位块设在U形保护架一侧下方且固定在靠背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针对现有普通汽车座椅所存在的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安全行车存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乘员向前运动趋势,保护乘员人身安全的汽车座椅的防下潜连杆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汽车座椅的防下潜连杆结构,其包括固设在汽车座椅上的第一连杆、和固设在汽车地板上的第三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之间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铰接,汽车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的防下潜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设在汽车座椅(4)上的第一连杆(1)、和固设在汽车地板上的第三连杆(3),第一连杆(1)与第三连杆(3)之间设有第二连杆(2),第二连杆(2)的一端与第一连杆(1)铰接,第二连杆(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3)铰接,汽车座椅(4)下方还连接有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5)与第二连杆(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庆祥曹小珍林涛周大永刘卫国吴成明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