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B焊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16289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3 02:37
一种COB焊接装置,包括机架、工件治具、下压机构及焊接机构;所述机架上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件治具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下压机构设置在机架的上部,包括压头、下压气缸;所述焊接机构设在工作台上并位于工件治具的一侧上,包括焊枪、焊接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下压机构压紧待焊工件,大大提高了焊接的生产效率;并采用旋转机构带动待焊工件旋转至指定焊接位,保证操作过程中安全性,而且也提高了焊接产品的一致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涉及一种COB焊接装置,该焊接装置特别适用于汽车座椅马达。
技术介绍
电机已经广泛地应用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汽车座椅马达的电机部分通常由定子与转子构成,其中,定子设有一个环状铁芯,并在铁芯上缠绕有线圈绕组。线圈端头与对应换向片之间需要焊接。电机上的控制电路部分需采用COB (Chip On Board,板上芯片)工艺焊接,即首先是在基底表面用导热环氧树脂(一般用掺银颗粒的环氧树脂)覆盖硅片安放点,然后将硅片直接安放在基底表面,热处理至硅片牢固地固定在基底上为止。随后再用焊接方法在硅片和基底之间直接建立电气连接。目前,对于汽车座椅电动马达部分的COB焊接还没有专用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COB焊接装置,其目的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汽车座椅电动马达部分的COB焊接没有专用设备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OB焊接装置,包括机架、工件治具、下压机构及焊接机构;所述机架上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件治具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工件治具的下端与一旋转机构相连;所述下压机构设置在机架的上部,包括压头、下压气缸;所述压头朝向工件治具设置,所述下压气缸的作用端与所述压头的尾端相对固定连接,并驱动压头沿垂直方向作直线运动;所述焊接机构设在工作台上并位于工件治具的一侧上,包括焊枪、焊接气缸;所述焊枪的端部朝向工件治具设置,所述焊枪的尾部与所述焊接气缸的作用端相对固定连接,并由焊接气缸驱动其沿焊枪与工件治具之间的连线方向运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旋转机构为伺服电机,该旋转机构设置在工作台的下方。2、上述方案中,所述工件治具上设有工件容置位。3、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在所述机架的顶板上,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板、导向杆及导向气缸;所述导向杆为两个,对称穿设于所述顶板上,所述导向杆的底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气缸的作用端与所述固定板相对固定连接,并驱动固定板沿垂直方向作直线运动;所述下压机构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4、上述方案中,所述工作台上,对应所述工件治具还设有光电传感装置。5、上述方案中,所述光电传感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轴座、固定于轴座上的支撑杆及安装在支撑杆上端的对射光电。6、上述方案中,所述焊枪为电弧焊枪。7、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压头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导杆、下压板及直线轴承;所述固定导杆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工作台的两侧台面上,所述每个固定导杆的下端垂直于工作台台面固定设置,其上端经直线轴承与下压板连接;所述压头固定在下压板的底部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待焊接产品放置在工件治具的工件容置位上,按下设备启动按钮,则光电传感装置检测到待焊接产品放置正确后,则旋转机构旋转,驱动工件治具跟之转动,转动到待焊接产品的指定焊接位置处停下,然后启动下压机构及导向机构,驱动压头朝向工件治具下压,待压头压紧待焊接产品后,启动焊接机构,焊接气缸驱动焊枪向前焊接产品,完成后退回到起始位置;然后下压气缸带动压头向上移动,离开待焊接产品。紧接着,旋转气缸继续旋转,带动带焊接产品转动至下一指定焊接位置,启动下压机构及导向机构,驱动压头朝向工件治具下压,待压头压紧待焊接产品后,启动焊接机构,焊接气缸驱动焊枪向前焊接产品,完成后退回到起始位置;然后下压气缸带动压头向上移动,离开待焊接产品。一次重复,直至将待焊产品上的所有焊点全部焊接完为止。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焊接质量高,通过下压机构压紧待焊工件,大大提高了焊接的生产效率。另外,采用旋转机构带动待焊工件旋转至指定焊接位,操作工不需要在焊接时接触刚刚焊接完成的产品,避免了焊接产生的高温而烫伤操作工的现象,而且也提高了焊接产品的一致性。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机架;2、工件治具;3、工作台;4、旋转机构;5、压头;6、下压气缸;7、焊枪;8、焊接气缸;9、固定板;10、导向杆;11、导向气缸;12、顶板;13、光电传感装置;14、轴座;15、支撑杆;16、对射光电;17、固定导杆;18、下压板;19、直线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图1示,一种COB焊接装置,包括机架1、工件治具2、下压机构及焊接机构;所述机架I上设有工作台3 ;所述工件治具2设置在工作台3上,所述工件治具2的下端与一旋转机构4相连;所述下压机构设置在机架I的上部,包括压头5、下压气缸6 ;所述压头5朝向工件治具2设置,所述下压气缸6的作用端与所述压头5的尾端相对固定连接,并驱动压头5沿垂直方向作直线运动;所述焊接机构设在工作台3上并位于工件治具2的一侧上,包括焊枪7、焊接气缸8 ;所述焊枪7的端部朝向工件治具2设置,所述焊枪7的尾部与所述焊接气缸8的作用端相对固定连接,并由焊接气缸8驱动其沿焊枪7与工件治具2之间的连线方向运动。所述旋转机构4为伺服电机,该旋转机构4设置在工作台3的下方。所述工件治具2上设有工件容置位。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在所述机架I的顶板12上,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板9、导向杆10及导向气缸11 ;所述导向杆10为两个,对称穿设于所述顶板12上,所述导向杆10的底端与固定板9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气缸11的作用端与所述固定板9相对固定连接,并驱动固定板9沿垂直方向作直线运动;所述下压机构固定在所述固定板9的底部。所述工作台3上,对应所述工件治具2还设有光电传感装置13。所述光电传感装置13包括固定在工作台3上的轴座14、固定于轴座14上的支撑杆15及安装在支撑杆15上端的对射光电16。所述焊枪7为电弧焊枪。还包括压头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导杆17、下压板18及直线轴承19 ;所述固定导杆17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工作台3的两侧台面上,所述每个固定导杆17的下端垂直于工作台3台面固定设置,其上端经直线轴承19与下压板18连接;所述压头5固定在下压板18的底部上。本技术将待焊接产品放置在工件治具2的工件容置位上,按下设备启动按钮,则光电传感装置13检测到待焊接产品放置正确后,则旋转机构4旋转,驱动工件治具2跟之转动,转动到待焊接产品的指定焊接位置处停下,然后启动下压机构及导向机构,驱动压头5朝向工件治具2下压,待压头5压紧待焊接产品后,启动焊接机构,焊接气缸8驱动焊枪7向前焊接产品,完成后退回到起始位置;然后下压气缸6带动压头5向上移动,离开待焊接产品。紧接着,旋转气缸4继续旋转,带动带焊接产品转动至下一指定焊接位置,启动下压机构及导向机构,驱动压头5朝向工件治具2下压,待压头2压紧待焊接产品后,启动焊接机构,焊接气缸8驱动焊枪7向前焊接产品,完成后退回到起始位置;然后下压气缸6带动压头5向上移动,离开待焊接产品。一次重复,直至将待焊产品上的所有焊点全部焊接完为止。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COB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COB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工件治具(2)、下压机构及焊接机构;所述机架(1)上设有工作台(3);所述工件治具(2)设置在工作台(3)上,所述工件治具(2)的下端与一旋转机构(4)相连;所述下压机构设置在机架(1)的上部,包括压头(5)、下压气缸(6);所述压头(5)朝向工件治具(2)设置,所述下压气缸(6)的作用端与所述压头(5)的尾端相对固定连接,并驱动压头(5)沿垂直方向作直线运动;所述焊接机构设在工作台(3)上并位于工件治具(2)的一侧上,包括焊枪(7)、焊接气缸(8);所述焊枪(7)的端部朝向工件治具(2)设置,所述焊枪(7)的尾部与所述焊接气缸(8)的作用端相对固定连接,并由焊接气缸(8)驱动其沿焊枪(7)与工件治具(2)之间的连线方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孝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菱欧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