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氨法脱硫亚盐氧化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14886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3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氨法脱硫亚盐氧化塔,属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塔体(1)、氧化区(2)、置于氧化区(2)与隔板(4)间的微孔曝气装置(3)、隔板(4)、置于塔体(1)下部的吸收区(5)、置于塔体(1)外下部的吸收液进口(6)、置于塔体(1)外上部的氧化液出口(7)和氧化过剩空气出口(8)构成;其中,隔板(4)为单层隔板,置于氧化区(2)和吸收区(5)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氧化率高、氨逃逸小;该氧化塔的吸收、氧化功能分开,脱硫、氧化不会相互影响,亚盐氧化率达98.5%以上,氧化塔内吸收液通过循环泵送入洗涤吸收塔喷淋脱硫,脱硫后净烟气中氨逃逸小于10mg/m3。(*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氨法脱硫亚盐氧化塔,属环保设备
技术背景: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巨大,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2011年排放SO2 2217.9万吨,排放量居世界第一,超过了我国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年降水PH值小于5.6的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40%,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SO2排放和酸雨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燃煤、冶金、化工等行业。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循环经济理念的深入,氨法突显其优势,除脱硫效率高,还具有脱除部分NOx的能力。而且,含硫量越高越经济已成为共识。氧化塔在氨法脱硫中有关键作用,其功能是将吸收液中的亚盐(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氧化为硫酸铵溶液,该溶液蒸发结晶即获得硫酸铵化肥产品。传统的氧化塔,在塔底部设置曝气装置,吸收液中的亚盐氧化后得到的硫酸铵溶液易与亚盐溶液反混,吸收、氧化相互影响,而后通过循环泵送入洗涤吸收塔喷淋脱硫,脱硫后的净烟气中氨逃逸较大,同时亚盐氧化率低。经文献检索,未见与本技术相同的公开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设备占地小、投资省,脱硫率和亚盐氧化率高,氨逃逸小的多功能氨法脱硫亚盐氧化塔。本技术的多功能氨法脱硫亚盐氧化塔由塔体(I)、氧化区(2)、置于氧化区(2)与隔板(4)间的微孔曝气装置(3)、隔板(4)、置于塔体(I)下部的吸收区(5)、置于塔体(I)外下部的吸收液进口(6)、置于塔体(I)外上部的氧化液出口(7)和氧化过剩空气出口构成;其中,隔板(4)为单层隔板,置于氧化区(2)和吸收区(5)之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吸收液从洗涤吸收塔流入氧化塔塔体(I)底部,在氧化塔塔体(I)底部开设循环泵吸收液流入口,氧化塔塔体(I)底部大部分吸收液通过循环泵送入洗涤吸收塔下层喷淋装置;系统增多的吸收液通过隔板(4)流到氧化区(2),通过微孔曝气装置(3)将吸收液中的亚盐氧化成硫酸铵溶液。在氧化塔塔体(I)内加入催化剂,并从微孔曝气装置(3 )通入氧化空气,使亚盐氧化成硫酸铵,氧化空气经微孔曝气装置(3)曝气后,和吸收液一亚硫酸铵溶液充分接触氧化,亚盐氧化率达98.5%以上。氧化塔(I)内剩余的氧化空气,从顶部排出。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氧化率高、氨逃逸小;该氧化塔的吸收、氧化功能分开,脱硫、氧化不会相互影响,亚盐氧化率达98.5%以上,氧化塔内吸收液通过循环泵送入洗涤吸收塔喷淋脱硫,脱硫后净烟气中氨逃逸小于10mg/m3。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设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由塔体1、氧化区2、置于氧化区2与隔板4间的微孔曝气装置3、隔板4、置于塔体I下部的吸收区5、置于塔体I外下部的吸收液进口 6、置于塔体I外上部的氧化液出口 7和氧化过剩空气出口 8构成;其中,隔板4为单层隔板,置于氧化区2和吸收区5之间。微孔曝气装置3的结构为本申请人2007年申请的专利(专利申请号:200710066359.9)。本技术的其它零部件结构为通用结构,按常规方法制备。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1、吸收液从洗涤吸收塔流入氧化塔塔体I内吸收区5,在吸收区5开设循环泵吸收液流入口 6,吸收区5中大部分吸收液通过循环泵送入洗涤吸收塔喷淋脱硫;系统增加的吸收液通过隔板4流到氧化区2,通过微孔曝气装置3将吸收液中的亚盐氧化成硫酸铵溶液。2、在塔体I内的氧化区2加入催化剂,并从微孔曝气装置3通入氧化空气,使亚硫酸铵氧化成硫酸铵。氧化空气经微孔曝气装置3曝气后,与吸收液一亚硫酸铵溶液充分接触氧化,亚盐氧化率达98.5%以上。3、塔体I内过量的氧化空气,通过连通管进入洗涤吸收塔,又经绝热冷却并经洗涤的烟气进入吸收段,最终随进入吸收段的烟气一起排出。使用表明:该多功能氨法脱硫亚盐氧化塔的吸收、氧化功能分开,脱硫、氧化不会相互影响,亚盐氧化率达98.5%以上,氧化塔内吸收液通过循环泵送入洗涤吸收塔喷淋脱硫,脱硫后净烟气中氨逃逸小于10mg/m3,完全达到设计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氨法脱硫亚盐氧化塔,其特征在于该氧化塔由塔体(I)、氧化区(2)、置于氧化区(2)与隔板(4)间的微孔曝气装置(3)、隔板(4)、置于塔体(I)下部的吸收区(5)、置于塔体(I)外下部的吸收液进口(6)、置于塔体(I)外上部的氧化液出口(7)和氧化过剩空气出口(8)构成;其中,隔板(4)为单层隔板,置于氧化区(2)和吸收区(5)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氨法脱硫亚盐氧化塔,属环保设备
本技术由塔体(1)、氧化区(2)、置于氧化区(2)与隔板(4)间的微孔曝气装置(3)、隔板(4)、置于塔体(1)下部的吸收区(5)、置于塔体(1)外下部的吸收液进口(6)、置于塔体(1)外上部的氧化液出口(7)和氧化过剩空气出口(8)构成;其中,隔板(4)为单层隔板,置于氧化区(2)和吸收区(5)之间。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氧化率高、氨逃逸小;该氧化塔的吸收、氧化功能分开,脱硫、氧化不会相互影响,亚盐氧化率达98.5%以上,氧化塔内吸收液通过循环泵送入洗涤吸收塔喷淋脱硫,脱硫后净烟气中氨逃逸小于10mg/m3。文档编号B01D53/86GK203043836SQ201320067199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5日专利技术者曾子平, 刘应隆 申请人:云南亚太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氨法脱硫亚盐氧化塔,其特征在于该氧化塔由塔体(1)、氧化区(2)、置于氧化区(2)与隔板(4)间的微孔曝气装置(3)、隔板(4)、置于塔体(1)下部的吸收区(5)、置于塔体(1)外下部的吸收液进口(6)、置于塔体(1)外上部的氧化液出口(7)和氧化过剩空气出口(8)构成;其中,隔板(4)为单层隔板,置于氧化区(2)和吸收区(5)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子平刘应隆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亚太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