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PMOS栅氧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半导体器件工艺过程中,通常会在B离子注入形成PMOS源漏后,会使用BF2取代B进行源漏注入(由于氟可以在Si02/Si界面形成较强的S1-F-H键,通过减少S1-H键,能明显减少栅极氧化层表面的界面的陷阱Qit),使得掺杂在BF2中的少量F离子能够穿透至栅极,以减少Si02/Si界面的陷阱,进而有效改善NBTI的性能。但是,随着工艺的发展,对器件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超浅结工艺的限制,使得无法使用较大能量的BF2注入,只能在源漏区通过增加较低能量的纯F离子注入,用以改善PMOS的性能。由于过多的F离子会加速硼(B)原子在栅氧(gate oxide)中的扩散,会使得PN结的漏电流加大。所以,在F离子或BF2注入后,容易造成在后续的热制程工艺中形成氟气外溢,而导致覆积在有源区上面的氮化膜形成鼓包缺陷,即要控制进行F离子或BF2离子注入时的剂量,以避免缺陷的产生。传统控制F离子或BF2离子注入时的剂量时,主要是采用HF溶液进行预清洗工艺(pre-clean),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PMOS栅氧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预清洗工艺对一半导体衬底的表面进行处理;继续对所述半导体衬底进行栅氧生长工艺后,进行退火工艺;其中,所述预清洗工艺为SiCoNi清洗工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