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窄边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06501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1 0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窄边框结构,包括中框,其中所述中框由侧壁和固定连接于侧壁的水平壁构成,水平壁将侧壁分为前侧壁和后侧壁,其中,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模块固定于水平壁上且液晶模块的侧边对应前侧壁的内侧,后侧壁与液晶显示器的背框固定连接,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固定于背框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这种窄边框的液晶显示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有效地实现窄边框的目的,而且还有效防止中框的前侧框外翘变形,达到美观实用的良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是液晶显示器的窄边框结构。
技术介绍
如今,窄边框结构的液晶显示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现有的液晶显示器通常包括前框,前框主要用于压住液晶模块,防止液晶模块的脱离。而窄前框设计的整机,一般也常采用包边式的外观方案,即使用侧边壳包住液晶显示模组。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无前框的液晶显示器更显示出时尚的外观。图1为采用无前框液晶显示模组的整机设计示意图,由于没有前框,液晶模块I的边缘直接暴露在外面,而玻璃脆弱,容易造成液晶模块边缘破裂,以致画面显示异常。目前的解决办法为在液晶模块I的边缘涂布密封胶2,材质可以为硅胶、环氧树脂等。由于密封胶具有弹性,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降低了边缘破裂风险。此方式有一缺点,涂布密封胶作业较为麻烦,而且液晶模块的玻璃边缘切割断面不平整,容易造成密封胶粘附不牢,存在脱落风险。由于无前框液晶显示模组的玻璃已靠近最外边缘,常规做法为包边式外壳设计,外观设计较为单一,见图中的侧边壳3。现有的无前框液晶显示模组无法提供多种的整机外观需求。另外,整机外壳采用包边结构,外壳锁附到模组的背框上,容易造成外壳外翻,形成间隙不均等现象。侧边壳需与模组留有间隙D1,不利于缩小边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窄边框结构,包括中框,其中,所述中框由侧壁和固定连接于侧壁的水平壁构成,水平壁将侧壁分为前侧壁和后侧壁,其中,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模块固定于水平壁上且其侧边对应前侧壁的内侧,后侧壁与液晶显示器的背框固定连接,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固定于背框上。优选地,所述后侧壁缩进,与前侧壁形成台阶。优选地,还包括侧外框,所述侧外框由一体垂直连接的侧向框和底向框构成,其中侧向框与所述台阶对接,底向框与背框固定连接。可以很好地支持前侧壁不至外翘变形。优选地,所述侧外框外表面与前侧壁外表面同一平面。可以达到外观整齐统一美观的目的。优选地,所述侧壁的厚度在0.4至2_之间。有效地实现窄边框的效果。优选地,所述台阶还包括沿着后侧壁表面向前侧壁方向缩进的凹槽。优选地,所述侧外框对应所述凹槽设有对接的凸边。进一步加强前侧壁保持不外翘变形。优选地,所述台阶还包括沿着后侧壁表面向前侧壁方向缩进的凹槽,并形成一与前侧壁方向相反的卡隼,所述侧外框端部与卡集对应设有卡槽。优选地,还包括侧外框,所述侧外框由一体垂直连接的侧向框和底向框构成,侧向框贴于中框外侧,底向框与背框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模块、背框,其中液晶显示模块由液晶模块和背光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前所述的窄边框结构。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简化作业流程,有效地实现窄边框的目的,而且还有效防止中框的前侧框外翘变形,进一步降低玻璃破裂的风险,而且可以实现多种外观设计,达到美观实用的良好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液晶显示器的窄边框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液晶显示器窄边框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液晶显示器窄边框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3液晶显示器窄边框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4液晶显示器窄边框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5液晶显示器窄边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模块10、背框20,其中液晶显示模块10由液晶模块11和背光模块12组成,还包括中框30,其中中框30由侧壁31和固定连接于侧壁31的水平壁32构成,呈T形,水平壁32将侧壁31分为前侧壁311和后侧壁312,如图所见,液晶模块11固定于水平壁32上且其侧边对应前侧壁311的内侧,也可以如图1所示在液晶模块11的边缘A处涂布密封胶(图中未示出),其中,液晶模块11与中框30的水平壁32连接方式是,在液晶模块11的下玻璃基板13粘贴发泡型双面胶14,并粘合到中框的水平壁32,玻璃和中框由于材质不同,其材料膨胀率不同,如果直接粘接往往会造成中框与玻璃粘合处脱离,而发泡型双面胶厚度略厚,且较软,可吸收因材料膨胀率差异造成的变形;另外,也可以是在液晶模块的下玻璃表面粘贴塑胶件,塑胶件与背框固定连接,从而把液晶模块与中框连接在一起。后侧壁312与背框20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螺丝方式也可以是胶粘,背光模块12固定于背框20上。考虑到窄边的视觉效果,同时还需要兼顾中框的强度要求,一般中框30可以采用塑胶材质,也可以采用挤出或铸造成型的金属材质等,其中侧壁31的厚度在0.4至2_之间为宜,本实施采用塑胶材料,其厚度为2mm。中框30前侧壁311端部在设计上应该略高于液晶模块11表面,当有垂直于玻璃的外力作用时,例如液晶显示器侧倾或朝下放置时,中框30的前侧壁将先受力,把力传递到背框20上,从而降低玻璃破裂风险。本实施例结构相对现有减少了前框和外围的侧边壳,减少了材料的使用,减低了成本,突出了窄边的视觉效果,而且并不降低对液晶显示模块的保护。实施例2本实施例结构如图3所示,区别于实施例1,中框30的侧壁31由一体成型的前侧壁311和缩进的后侧壁312两部分构成,即后侧壁312与前侧壁311形成台阶,同时还包括侧外框40,所述侧外框40由一体垂直连接的侧向框41和底向框42构成,其中侧向框41与所述台阶对接,底向框42与背框20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螺丝连接,也可以是铆接。为了达到外观整体统一的视觉效果,本实施例的侧外框40外表面与前侧壁311外表面同一平面。这种结构设计,可以防止前侧壁311外翘,因为当前侧壁311外翘时势必在台阶处发生弯折并对侧外框40端部B产生压力,而在侧外框40与背框20固定连接时,可以施于反作用力使得前侧壁311恢复原来的状态。本实施例中框30采用铸造成型的金属材质,其中侧壁31的厚度为0.4mm。实施例3参见图4,本实施例区别于实施例2在于,中框30的台阶还包括沿着后侧壁312表面向前侧壁311方向缩进的凹槽33,相对应地,侧外框40的端部设有凸边43。这种结构可以加强侧外框40和中框30的结合,不会发生错位等情况,而且对前侧壁311的作用效果和实施例2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实施例4见图5,区别于实施例3在于,本实施例的侧外框40结构做了改进,先看中框30,和实施例2、实施例3相同,中框30的台阶还是包括沿着后侧壁312表面向前侧壁311方向缩进的凹槽33,并形成一向前侧壁311延伸方向相反的卡隼34,本实施例中,侧外框40的厚度明显大于台阶的高度,而侧外框40的端部与卡隼34对应设有卡槽43,即安装时卡隼34插于卡槽43中,进一步加强了中框30和侧外框40的连接。同时可以对侧外框40进行一些表面处理,如氧化、拉丝等,形成与中框的视觉美感差异。本实施例侧外框40采用铝金属材质,以利于进行氧化、拉丝等表面处理,中框30仍采用塑胶注塑成型。实施例5本实施例是窄边框液晶显示器结构的例外,如图6所示,这种结构依然包括中框30和侧外框40结构,所不同的是,中框30和侧外框40并不是紧密方式连接在一起的,即侧外框40完全包住中框30,这种结构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窄边框,但是,可以沿用传统的窄边框整机模具,有利于整机外观的多样化设计,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而且相对于有前框的液晶显示屏而言还是进一步缩小了边框。以上优选几个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器窄边框结构,包括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由侧壁和固定连接于侧壁的水平壁构成,水平壁将侧壁分为前侧壁和后侧壁,其中,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模块固定于水平壁上且其侧边对应前侧壁的内侧,后侧壁与液晶显示器的背框固定连接,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固定于背框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国富李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