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及金属的混合型前框及液晶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06496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1 0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重量轻及具有防静电功能的塑胶及金属的混合型前框及液晶模组,所述混合型前框由至少一金属材料制造的金属件和至少一塑胶材料制造的塑胶件连接组成,在至少一个覆晶薄膜对应部位的前框使用金属件,然后通过导电部件将金属件和导电材质的背板电连接,有效实现对液晶面板静电释放。其他部位的前框则采用塑胶件,有效减轻了前框的重量,从而起到降低整个液晶产品重量的目的,实现液晶产品轻量化,同时制作该混合型前框的金属材料的使用量也可大大减少,大幅降低了前框的制作成本,解决了现有液晶模组制作成本较高、重量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胶及金属的混合型前框及液晶模组
技术介绍
液晶模组包括背光模组和液晶面板,背光模组和液晶面板之间通过前框实现固定。覆晶薄膜(ChipOnFilm,简称C0F)方法用于将驱动集成电路(IC)安装在柔性电路板上,COF内封装有IC芯片,IC芯片与COF的引脚连通。如图1所示,以包含四个源极COF(SoucreCOF)及两个门极COF (GateCOF)的液晶模组为例,源极COF及门极COF常分别位于液晶面板30的上侧边与左侧边。在现有设计中,为了释放液晶面板30上的静电,一般都是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的一体式金属前框20,通过金属前框20作为静电泄露路径释放静电。采用金属前框20具有尺寸精确、强度较好、导电性能好等优点;但同时也造成液晶模组10的重量较重,尤其是大尺寸液晶产品中金属前框20的重量更是不可轻视,并且金属的价格较为昂贵、制程复杂,材料成本上较高从而造成生产成本比较高昂。在现行液晶产品设计趋势中,产品设计超轻量化及低成本化最受瞩目。采用塑胶材料可以有效避免金属材料的缺陷,但是采用纯塑胶材料应用于前框时,由于塑胶的绝缘会导致液晶面板30的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胶及金属的混合型前框,用于将液晶面板固定于液晶模组,沿着液晶面板的侧边间隔布置有相互电连接的覆晶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型前框由至少一金属材料制造的金属件和至少一塑胶材料制造的塑胶件连接组成,所述金属件设置于布置有至少一个覆晶薄膜的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