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测量对中置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03988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1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轨道测量对中置平装置,将横尺、可调底尺、对中杆组合一起,横尺的下面设置可调底尺,对中杆穿过横尺中部的通孔与可调底尺固定连接,可调底尺与横尺处于同一垂直面上,可调底尺的一端通过合页连接横尺的一端,可调底尺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穿过横尺中部通孔的对中杆的下端,可调底尺与对中杆垂直,对中杆的中部套有调平螺旋,调平螺旋置于横尺的上侧,管水准器设置在可调底尺上。通过调节可调螺旋将内轨高程传递至对中杆上,对中杆上直接安装全站仪棱镜或GPS接收机天线。轨道测量对中置平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里程、平面和高程测量一次完成,使既有铁路测量从传统的两至三次上线作业变为一次上线作业,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测量作业成本,还大大降低既有铁路测量作业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轨道线路测量装置,特别是涉及能对中轨道中心位置和置平内轨高程位置、便于使用全站仪或GPS接收机同时完成轨道平面和高程的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受铁路长期行车的影响,可能导致铁路轨道线型及轨道高程发生变化,出现偏离原设计值或铁路运营安全标准的现象。在铁路修复改造、电气化、增建复线以及线路工务维修等工作中,均需要对既有铁路线路进行周期性的测量工作,以取得线路轨道详细的平面资料和高程资料。尤其对于铁路曲线段,需要详细完整地测量出轨道线型和高程,曲线段的现状及曲线要素测量较为复杂,一般在曲线段上每20米均要测量线路的中心线平面位置(简称平面测量)和轨道顶面(轨面)高程。现有普速铁路线路测量工作主要包括对轨道的里程测量、平面测量、高程测量三部分内容。里程测量一般从车站、桥梁中心或隧道进出口及其它永久性建筑物中心的既有进程引出,按原有里程递增方向连续测量推算出测量点的里程,使用全站仪或GPS进行测量。平面测量就是测量线路上某一里程测量点的轨道中心线的平面位置(X,Y)。直线地段两根轨道设计是平行的,标准轨距为1435_,中心线为两轨的中心位置,曲线地段两轨间的距离随曲线半径的不同在标准轨距的基础上有不同的加宽。由于轨道内轨有加宽,曲线地段中心线的位置是以曲线外轨为准向内侧法线方向半个设计轨距的位置,目前使用简单的方尺量出外轨测量里程处法线方向的半个轨距,利用GPS或全站仪进行平面位置的测量。高程测量是测量线路上某一里程测量点的轨道轨面的海拔高程(H),直线地段两根轨道面的高程是相等的,测量左轨轨面。曲线地段由于曲线半径的不同,在外轨设有不同的超高,在一个曲线上从直缓点至曲中点超高值逐渐增大,从曲中点至缓直点超高值逐渐变小,超高值一般在0-150mm之间。曲线地段高程测量使用水准仪或GPS接收机放在测量点内轨轨面上进行测量。目前在曲线地段平面测量和高程测量按工序是分两次分别进行的,造成效率低下,作业时间增长。而且,由于铁路列车提速及行车密度加大,在既有轨道上进行测量作业,受运营时间的限制很多,作业难度也增大,还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铁路轨道线路测量存在工序复杂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推出一种轨道测量对中置平装置,将横尺、可调底尺、对中杆组合一起,通过调节可调螺旋将内轨高程传递至对中杆上,对中杆上直接安装全站仪棱镜或GPS接收机天线,实现里程、平面和高程通过一次测量全部完成。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轨道测量对中置平装置包括横尺、对中杆、可调底尺、调平螺旋、管水准器,横尺的下面设置可调底尺,对中杆穿过横尺中部的通孔与可调底尺固定连接,对中杆的中部套有调平螺旋,调平螺旋置于横尺的上侧,管水准器设置在可调底尺上。横尺为长度大于两轨间距离的长杆,一端设置加宽测尺,另一端的下部设置固定尺,固定尺与横尺正交。横尺中部设置绝缘连接件,绝缘连接件的中央有一通孔,通孔垂直穿过横尺的上下两面。通孔位于横尺中部的离设置固定尺一端半个轨距的位置。对中杆为圆柱形杆,设置在横尺的中部。对中杆穿过横尺中部的通孔,并能在通孔中上下移动。对中杆的中部标示刻度,构成超高测尺。对中杆的中部还设置调平螺旋,调平螺旋置于横尺的上侧。调平螺旋用于调整在通孔中上下移动的对中杆的位置。可调底尺设置在横尺的下部,与横尺处于同一垂直面上。可调底尺的一端通过合页连接横尺的一端,可调底尺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穿过横尺中部通孔的对中杆的下端,可调底尺与对中杆垂直。可调底尺上设置管水准器,带有管水准器的可调底尺的位置随调平螺旋带动对中杆的上下移动而变化。通过调节对中杆的高低,在管水准器水平时,可实现内轨高程传递至对中杆上。对中杆的顶端设置仪器安装座,可放置全站仪棱镜或GPS接收机天线。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轨道测量对中置平装置应用时,在某一里程测量点将装置的横尺放置于铁路轨道的左右轨上,固定尺紧靠外轨内侧,设置加宽测尺一端置于内轨上,横尺垂直于线路方向,穿过横尺中部通孔的对中杆置于轨道中心线上。利用加宽测尺测出轨道内轨加宽值。在铁路轨道曲线地段,横尺及其下面的可调底尺处于非水平的倾斜位置。调整对中杆上的调平螺旋,上下移动对中杆,带动可调底尺的一端上下移动,可调底尺上管水准器的水准气泡到达中心位置,可调底尺置于水平状态,将内轨高程传递至对中杆上,通过对中杆上标示刻度的超高测尺可测量出外轨超高值。通过对中杆顶端安装座上设置的全站仪棱镜或GPS接收机天线一次完成轨道平面和高程的测量。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轨道测量对中置平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既有铁路测量从传统的两至三次上线作业变为一次上线作业,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测量作业成本,还大大降低既有铁路测量作业安全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轨道测量对中置平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轨道测量对中置平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轨道内轨2、加宽测尺3、对中杆4、超高测尺5、安装座6、调平螺旋7、轨道外轨8、固定尺9、横尺10、绝缘连接件11、管水准器12、可调底尺。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和图2显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轨道测量对中置平装置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轨道测量对中置平装置包括横尺9、对中杆3、可调底尺12、调平螺旋6、管水准器11,横尺9的下面设置可调底尺12,对中杆3穿过横尺9中部的通孔与可调底尺12固定连接,对中杆3的中部套有调平螺旋6,调平螺旋6置于横尺9的上侧,管水准器11设置在可调底尺12上。横尺9为长度大于两轨间距离的长杆,一端设置加宽测尺2,另一端的下部设置固定尺8,固定尺8与横尺9正交。横尺9中部设置绝缘连接件10,绝缘连接件10的中央有一通孔,通孔垂直穿过横尺9的上下两面。通孔位于横尺9中部的离设置固定尺8—端半个轨距的位置。对中杆3为圆柱形杆,设置在横尺9的中部。对中杆3穿过横尺9中部的通孔,并能在通孔中上下移动。对中杆3的中部标示刻度,构成超高测尺4。对中杆3的中部套有调平螺旋6,调平螺旋6置于横尺9的上侧。调平螺旋6用于调整在通孔中上下移动的对中杆3的位置。可调底尺12设置在横尺9的下部,与横尺9处于同一垂直面上。可调底尺12的一端通过合页连接横尺9的一端,可调底尺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穿过横尺9中部通孔的对中杆3的下端,可调底尺12与对中杆3垂直。可调底尺12上设置管水准器11,带有管水准器11的可调底尺12的位置随调平螺旋6带动对中杆3的上下移动而变化。当调节至可调底尺12水平时,将内轨高程传递至对中杆3上。对中杆3的顶端设置仪器安装座5,可放置全站仪棱镜或GPS接收机天线。权利要求1.一种轨道测量对中置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尺、对中杆、可调底尺、调平螺旋、管水准器,横尺的下面设置可调底尺,对中杆穿过横尺中部的通孔与可调底尺固定连接,对中杆的中部套有调平螺旋,调平螺旋置于横尺的上侧,管水准器设置在可调底尺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测量对中置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尺为长度大于两轨间距离的长杆,一端设置加宽测尺,另一端的下部设置固定尺,固定尺与横尺正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测量对中置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尺的中部设置绝缘连接件,横尺中部的通孔垂直穿过横尺中部的绝缘连接件,通孔位于横尺中部的离设置固定尺一端半个轨距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测量对中置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尺、对中杆、可调底尺、调平螺旋、管水准器,横尺的下面设置可调底尺,对中杆穿过横尺中部的通孔与可调底尺固定连接,对中杆的中部套有调平螺旋,调平螺旋置于横尺的上侧,管水准器设置在可调底尺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冠军刘其振张志刚张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