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铜箔表面钝化处理领域,具体涉及种铜箔表面钝化液及其钝化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苯骈三氮唑常作为缓蚀剂使用,缓蚀剂也称为腐蚀抑制剂,是指腐蚀介质中因加入了某些物质(如胺类、季铵盐),这些物质在金属表面吸附成膜,增大了腐蚀介质和金属发生反应的阻力,使金 属腐蚀速度降低或腐蚀终止的现象,通常苯骈三氮唑常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起缓蚀作用。一般缓蚀剂需要在水的存在下发生作用。在电解铜箔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铜箔表面抗氧化能力,通常要对铜箔表面进行钝化处理。钝化,有时也称“酸洗”,使金属表面转化为不易被氧化的状态,而延缓金属的腐蚀速度的方法。另外,一种活性金属或合金,其中化学活性大大降低,而成为贵金属状态的现象,也叫钝化。传统的钝化处理工艺是在铜箔表面进行镀铬工艺处理。由于电镀废液中的六价铬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在环境中的溶解性、迁移性大,具有高毒性,因此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染污。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特别是RohS指令及WEEE指令的实施及我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的实施,对含铬、砷等有毒物质进行严格限制。同时电镀工艺对能源的需求大,也存在经济性不佳的特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箔表面钝化液,其特征在于:含有0.01~50克/升的苯骈三氮唑、苯骈三氮唑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以及0.01~100克/升的可溶性锌盐、可溶性镍盐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铜箔表面钝化液的pH值为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黄永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