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表面复合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4800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4 0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表面复合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组分及各组分质量份数如下:硝酸铈5~15份,氯化稀土 1~5份,碳酸稀土1~3份,氯化铈2~8份,丙烯酸树脂8~16份,硅酸钠 2~8份,氯化钠 4~8份,苯并三氮唑0.5~2.5份,单宁酸1~4份,没食子酸3~7份,二酚基丙烷 0.7~1.9份,钼酸钾 5~15份,氧化剂1~5份,交联剂0.2~0.8份,水 30~60份。钝化剂中采用无机钝化与稀土钝化复合,不含有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磷酸盐,致癌物六价铬以及有毒的金属离子,安全无毒,对环境无污染,且能迅速在铝合金表面形成钝化膜,膜层均匀致密,能提高铝合金的耐腐蚀性,钝化效率高,钝化时间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表面处理化学品
,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表面复合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材料长期以来一直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改善性能,提高表面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金属制品一般都要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钝化处理作为一种重要的表面防蚀处理手段,普遍运用在许多金属,尤其是铝、锌、镉、锡、镁等金属及其合金材料上。传统的钝化处理大多以铬酸和铬酸盐等六价铬化合物为处理剂,称为铬酸盐钝化,经处理后在金属表面上形成的铬酸盐转化膜对基体金属具有良好的防蚀保护作用。然而,铬酸盐属极毒且会致癌的物质川,在铬酸盐钝化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气雾对工人健康有害,排出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因此,世界各国近年来已开始在环保法规中对铬酸盐的使用和废水排放作出日益严格的限制,在金属表面处理领域中铬酸盐最终将被禁止使用已成为必然趋势5jI。为此,采用新的对环境友好的无铬钝化技术来取代铬酸盐钝化法己迫在眉睫。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己取得很大进展,其中所开发的稀土钝化技术因具有无毒无污染,防蚀效果好的特点而倍受关注。于兴文等人还研究了铝基复合材料A16O61/SiC、表面四价铈转化膜的成膜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合金表面复合钝化剂,其特征在于,组分及各组分质量份数如下:硝酸铈5~15份,氯化稀土 1~5份,碳酸稀土1~3份,氯化铈2~8份,丙烯酸树脂8~16份,硅酸钠 2~8份,氯化钠 4~8份,苯并三氮唑0.5~2.5份,单宁酸1~4份,没食子酸3~7份,二酚基丙烷 0.7~1.9份,钼酸钾 5~15份,氧化剂1~5份,交联剂0.2~0.8份,水 30~6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表面复合钝化剂,其特征在于,组分及各组分质量份数如下:硝酸铈5~15份,氯化稀土 1~5份,碳酸稀土1~3份,氯化铈2~8份,丙烯酸树脂8~16份,硅酸钠 2~8份,氯化钠 4~8份,苯并三氮唑0.5~2.5份,单宁酸1~4份,没食子酸3~7份,二酚基丙烷 0.7~1.9份,钼酸钾 5~15份,氧化剂1~5份,交联剂0.2~0.8份,水 30~6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铝合金表面复合钝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高锰酸钾或者过硫酸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铝合金表面复合钝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二乙烯苯或者顺丁烯二酸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铝合金表面复合钝化剂,其特征在于,组分及各组分质量份数如下:硝酸铈8~12份,氯化稀土2~4份,碳酸稀土1.5~2.5份,氯化铈4~6份,丙烯酸树脂10~14份,硅酸钠 4~6份,氯化钠5~7份,苯并三氮唑0.9~1.6份,单宁酸2~3份,没食子酸4~6份,二酚基丙烷 1.1~1.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伊佩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