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极耳的镍金属条的表面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03790 阅读:5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1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极耳的镍金属条的表面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处理液中至少包含六价铬化合物,氟化合物,磷化合物;第二步处理液中至少包含有机酸,无机酸,氟化合物。将处理液施用在镍金属条表面后,经加热干燥形成化学转化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处理的镍金属条,与极耳胶热压粘合后,具有极佳的耐电解液性能,用电解液直接浸泡,85℃下4.5小时内其粘结强度几乎不变;同时,处理后的镍金属条仍具有良好的锡焊性能,可在其表面直接进行锡焊。该金属镍条用于锂离子电池极耳的生产,可以简化生产工艺,并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镍金属条的表面处理,处理后的金属镍条,不仅具有优良的锡焊性,而且与极耳胶热压粘合后具有极佳的耐电解液性能,可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特别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极耳。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电池,由于其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比能量高、无记忆效应、自放电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摄像机等数码产品及新能源电动车等电子设备和器件中。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以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代替液态电解质,这种聚合物可以是“干态”的,也可以是“胶态”的,目前大部分采用胶态聚合物电解质。与液态锂离子电池相比,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更加安全,因为电解液泄漏的可能性更小,并且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可以做到更小、更薄,且可制成任意形状的电池。因此,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市场需求一直在持续增长。镍极耳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中用于将负极从电芯中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要求具有优良的耐电解液性和锡焊性。然而现有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镍极耳锡焊性不理想,使电池的制造工艺变得复杂。通常的做法是在进行锡焊前,先用砂纸在锡焊处进行打磨,这不仅增加工序,降低生产效率,而且导致成本上升。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910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极耳的镍金属条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第一步处理液,第一步处理液以水或去离子水为溶剂,每升处理液中至少含有:六价铬化合物??0.5~30g/l磷化合物??????10~60g/l氟化合物??????0.5~20g/l,所述的六价铬化合物为选自氧化铬、氯化铬、铬酸锂、铬酸钠、重铬酸钾、重铬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磷化合物为选自磷酸、多聚磷酸、焦磷酸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氟化合物为选自氟化钠、氟化铵、氟化钾、氢氟酸、氟硼酸、酸性氟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2)、将第一步处理液加热至30~70℃施用在镍金属条表面,处理时间为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爱梁昌盛徐立球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