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转炉炼钢
,涉及一种转炉的补炉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生铁块进行补炉的方法。
技术介绍
转炉炼钢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常对炉体进行维护补炉。目前主要是采用补炉料进行维护,以解决炉衬侵蚀的问题。然而补炉料烧结时间长,每次约需40分钟,而且补炉料的使用周期短,补炉时间和停机时间不匹配,不能在不停炉的情况下进行补炉,不仅延长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生产成本,严重制约了生产经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本专利技术的补炉方法操作简单,耗时少,可以有效延长炉体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铁块补炉方法为:转炉吹炼结束、出钢后不进行溅渣操作,将转炉移至装料位下方,倾斜至转炉内补炉部位位于正下方,加入生铁块,静置2-3分钟后起炉,溅渣2-3分钟,倒渣后进行下一炉次的吹炼。其中,每次补炉加入的生铁块为1-3吨。本专利技术的生铁块补炉方法是利用生铁块与所炼钢渣混全使用进行补炉的,该方法实现了在不停炉时对炉衬侵蚀部位进行补炉,补炉时间由40分钟缩短至3分钟以内,不影响正常生产,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转炉侵蚀部位,采用生铁块补炉方法对转炉前大面实施修补维护。在一炉钢水吹炼结束,出钢后,不立刻进行常规的溅渣操作。而是将转炉摇至装料位下方,根据补炉部位确定转炉的倾斜角度,使补炉部位恰好位于最下方。视补炉部位的大小,将生铁块装入废钢斗中,其中侵蚀程度小的加入1-2吨生铁块,侵蚀程度大的加入2-3吨生铁块。行车吊装废钢斗将生铁块加入转炉中,静置2-3分钟后起炉,进行溅渣操作2-3分钟,倒渣后,完成补炉操作, 进入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铁块补炉方法,其特征是在转炉吹炼结束、出钢后不进行溅渣操作,将转炉移至装料位下方,倾斜至转炉内补炉部位位于正下方,加入生铁块,静置2?3分钟后起炉,溅渣2?3分钟,倒渣后进行下一炉次的吹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建宏,闫文毅,江路平,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