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抗病水稻的方法及其专用载体和启动子技术

技术编号:8903531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1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培育抗病水稻的方法及其专用载体和启动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将microRNA393的编码基因及驱动其表达的诱导型启动子导入目的植物,获得转基因植物;所述转基因植物的抗水稻白叶枯病高于所述目的植物;所述诱导型启动子为如下1)或2):1)由单顺式调控元件和CaMV35S启动子组成;2)由双顺式调控元件和CaMV35S启动子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为将含有诱导型启动子和microRNA393的重组载体转化水稻,得到的转基因水稻在病原侵染过程中才启动microRNA393基因表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培育抗病水稻的方法及其专用载体和启动子
技术介绍
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提供食物来源。水稻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年产量将近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2。水稻病害一直严重影响水稻的生产。水稻病害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近百种,我国正式记载的达70余种,有经济重要性的有20余种,其中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发生面积大、流行性强、危害严重,是水稻上的“三大重要病害”。以水稻白叶枯病为例,田间常在分蘖期观察到病症,并随植株的生长而发展,至抽穗期达到高峰。水稻遭受白叶枯病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甚至绝收。不断提高水稻产量、品质及抗病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应对农作物病害的主要手段是培育抗病品种和化学农药防治。然而现有的水稻抗病品种存在育种周期长、抗性丧失快等重大技术障碍,化学农药的施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从植物本身进一步挖掘抗病基因资源,可为应对水稻重大病害及不断产生的新病害提供抗病育种的新手段和新策略。目前,水稻中已定位30多个稻瘟病抗性位点和25个白叶枯病抗性位点。抗性基因(R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培育抗病转基因植物的方法,为将microRNA393的编码基因及驱动其表达的诱导型启动子导入目的植物,获得转基因植物;所述转基因植物的抗病性高于所述目的植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荣祥贾燕涛陈晓英郭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