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装夹定位的充电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8567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9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装夹定位的充电组件,包含充电器、电池盒;充电器的上侧设有电池盒放置面;电池盒放置面的前端设置有挡边,后端设置有弹性止位扣,左右两端上分别设置有止挡部,止挡部上均设置有卡槽连接部;电池盒左右两端的下侧均设置有卡槽,卡槽连接部可卡在卡槽中,使电池盒无法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的快速装夹定位的充电组件,通过止挡部、挡边、卡槽连接部、弹性止位扣、和卡槽的相互配合,使电池盒装夹到充电器上时,电池盒在上下左右以及前后的方向上均无法移动,因此安装非常牢固,即使是在运动状态下也不会出现松动,从而避免了充电器与充电电池的接触不良情况的发生,保证了充电过程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充电的设备组件,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定位速度快的快速装夹定位的充电组件,属于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一般普通充电器的充电过程是将充电产品置于充电型腔内,只需要充电时充电簧片接触良好即可;但如果在运动状态或者振动状态下,就很容易造成接触不良,难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使充电无法顺利完成;充电电池盒在充电过程中,经常会需要反复多次的装夹,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因此,实现充电器和电池盒的快速装夹,并使电池盒在装夹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和断裂,成为产品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定位速度快的快速装夹定位的充电组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装夹定位的充电组件,包含充电器、电池盒;所述充电器的上侧设有电池盒放置面;所述电池盒放置面上的前端设置有挡边,电池盒放置面的后端设置有高出电池盒放置面的弹性止位扣,电池盒放置面的左右两端上分别设置有止挡部;所述电池盒放置面左右两端的止挡部上均设置有卡槽连接部;所述电池盒左右两端的下侧均设置有卡槽;所述电池盒放置面左右两端的止挡部的距离与电池盒左右两端的距离相等;所述挡边与弹性止位扣的距离和电池盒前后两端的距离相等;所述卡槽连接部可卡在卡槽中,使电池盒无法上下移动;所述弹性止位扣可压入充电器的内部,或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复位。优选的,所述挡边有2个,2个挡边分别设置在卡槽连接部的前端。优选的,所述电池盒放置面的左右两端上均设置有2个卡槽连接部。优选的,所述电池盒左右两端的下侧均设置有2个卡槽;所述同一侧的2个卡槽连接部的间距和同一侧的2个卡槽的间距相等。优选的,所述弹性止位扣有2个,2个弹性止位扣分别设置在电池盒放置面上后端的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卡槽近似的呈“L”形。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方案的快速装夹定位的充电组件,通过止挡部、挡边、卡槽连接部、弹性止位扣、和卡槽的相互配合,使电池盒装夹到充电器上时,电池盒在上下左右以及前后的方向上均无法移动,因此安装非常牢固,即使是在运动状态下也不会出现松动,从而避免了充电器与充电电池的接触不良情况的发生,保证了充电过程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快速装夹定位的充电组件的充电器的主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快速装夹定位的充电组件的充电器上半部分的左视方向的剖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快速装夹定位的充电组件的充电器上半部分的俯视方向的剖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快速装夹定位的充电组件的电池盒的主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快速装夹定位的充电组件的电池盒的左视图;附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快速装夹定位的充电组件的电池盒的右视图;附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快速装夹定位的充电组件的充电器的剖视图;其中:1、充电器;2、电池盒;3、探针;4、弹簧;5、探针压板;6、PCB板;60、止挡部;61、挡边;62、卡槽连接部;63、弹性止位扣;64、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1-6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快速装夹定位的充电组件,包含充电器1、电池盒2 ;所述充电器I的上侧设有电池盒放置面;所述电池盒放置面的左右两端上分别设置有止挡部60 ;所述电池盒放置面左右两端的止挡部60上均设置有2个卡槽连接部62 ;靠近所述电池盒放置面前端的2个卡槽连接部62上均设置有挡边61,电池盒放置面的后端设置有均高出电池盒放置面的2个弹性止位扣63,2个弹性止位扣63分别设置在电池盒放置面上后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电池盒2的左右两端的下侧均设置有2个卡槽64 ;所述同一侧的2个卡槽连接部62的间距和同一侧的2个卡槽64的间距相等;所述电池盒放置面左右两端的止挡部60的距离与电池盒2左右两端的距离相等;所述挡边61与弹性止位扣63的距离和电池盒2前后两端的距离相等;所述卡槽64近似的呈“L”形,卡槽连接部62可卡在卡槽64中,使电池盒2无法上下移动;所述弹性止位扣63可压入充电器的内部,或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复位。如图7所示,所述充电器I中设置有探针3、PCB板6 ;所述探针3上顶端伸出电池盒放置面,探针3在充电器I内部的部分上设有弹簧4 ;所述弹簧4的上端固定在探针3上,弹簧4的下端设置有固定的探针压板5。充电时,将充电电池装入电池盒,并将所述电池盒2装夹到充电器I上,电池盒2向下将弹性止位扣63压至电池盒放置面以下,并向前推动电池盒2至挡边61处,使卡槽连接部62与卡槽64卡住,此时,电池盒2离开弹性止位扣63,弹性止位扣63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复位;由于止挡部60限制电池盒2的左右移动,卡槽连接部62与卡槽64限制住电池盒2的上下移动,挡边61与弹性止位扣63限制住电池盒的前后移动,因此电池盒2被固定在充电器I上;由于电池盒2将探针3伸出电池盒放置面的部分向下压,使探针3的底端与PCB板6相接触,探针3的顶端与电池盒2的充电接口相连,是电池盒2开始充电。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方案的快速装夹定位的充电组件,通过止挡部60、挡边61、卡槽连接部62、弹性止位扣63、和卡槽64的相互配合,使电池盒2装夹到充电器I上时,电池盒2在上下左右以及前后的方向上均无法移动,因此安装非常牢固,即使是在运动状态下也不会出现松动,从而避免了充电器I与充电电池的接触不良情况的发生,保证了充电过程的可靠性。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装夹定位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充电器(I)、电池盒(2);所述充电器(I)的上侧设有电池盒放置面;所述电池盒放置面上的前端设置有挡边(61),电池盒放置面的后端设置有高出电池盒放置面的弹性止位扣(63),电池盒放置面的左右两端上分别设置有止挡部(60);所述电池盒放置面左右两端的止挡部(60)上均设置有卡槽连接部(62);所述电池盒(2)的左右两端的下侧均设置有卡槽(64);所述电池盒放置面左右两端的止挡部(60)的距离与电池盒(2)左右两端的距离相等;所述挡边(61)与弹性止位扣(63)的距离和电池盒(2)前后两端的距离相等;所述卡槽连接部(62)可卡在卡槽(64)中,使电池盒(2)无法上下移动;所述弹性止位扣(63)可压入充电器的内部,或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装夹定位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边(61)有2个,2个挡边(61)分别设置在卡槽连接部(62 )的前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装夹定位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放置面的左右两端上均设置有2个卡槽连接部(6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装夹定位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2)左右两端的下侧均设置有2个卡槽(64);所述同一侧的2个卡槽连接部(62)的间距和同一侧的2个卡槽(64)的间距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装夹定位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装夹定位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充电器(1)、电池盒(2);所述充电器(1)的上侧设有电池盒放置面;所述电池盒放置面上的前端设置有挡边(61),电池盒放置面的后端设置有高出电池盒放置面的弹性止位扣(63),电池盒放置面的左右两端上分别设置有止挡部(60);所述电池盒放置面左右两端的止挡部(60)上均设置有卡槽连接部(62);所述电池盒(2)的左右两端的下侧均设置有卡槽(64);所述电池盒放置面左右两端的止挡部(60)的距离与电池盒(2)左右两端的距离相等;所述挡边(61)与弹性止位扣(63)的距离和电池盒(2)前后两端的距离相等;所述卡槽连接部(62)可卡在卡槽(64)中,使电池盒(2)无法上下移动;所述弹性止位扣(63)可压入充电器的内部,或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萍肖秀珍王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