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沿路面裂缝长度方向,在自上而下的上面层、中间面层、下面层开挖阶梯形槽,并沿裂缝走向在基层和底基层内开V形槽;V形槽内灌注沥青胶形成沥青胶灌缝;在阶梯形槽底喷洒乳化沥青形成透油层;在V形槽顶安装带孔缝顶钢板,并采用铆钉固定;在开挖槽内壁、透油层上喷洒粘油层后,依次铺设下面层修复层、加筋网片、中间面层修复层、土工布、上面层修复层,并采用乳化沥青封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裂缝的周围形成有效的抗裂层及密封层,可有效阻断底部裂缝的反射效应及防止水损破坏,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路面裂缝修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浙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结构,属于路面养护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在不均匀沉降、冻胀、路面材料收缩、大交通量、超载等因素影响下,浙青混凝土路面易产生纵横向裂缝,浙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后,应及时予以处理,防止水等有害物质侵入,影响道路正常使用及使用寿命。在浙青混凝土路面的诸多病害中,裂缝是浙青混凝土路面最普遍的、最主要的病害形式,对浙青路面的耐久性、整体性影响较为显著。根据裂缝的成因不同,浙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可分为三种类型:(I)荷载型裂缝,主要是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底部的拉应力大于结构的抗拉强度时,将在基层底部发生开裂,并逐步反射至上面层;(2)非荷载型裂缝,主要是以温度裂缝为主的低温收缩裂缝和温度疲劳裂缝,以及由于施工工艺不当或材料不合格产生的裂缝;(3)沉降裂缝,主要由工后路堤、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裂缝的形式通常表现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裂和反射裂缝等。浙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不但会破坏路面结构的整体性,而且会降低路面材料的性能,同时裂缝成为雨水下渗通道,易造成路面病害的恶性循环,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工程界十分重视浙青路面裂缝的处治问题,目前已有一些处治方法,其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处治方法是填缝法和灌缝法。填缝法是利用切槽机先将浙青裂缝切槽,再灌入密闭材料,一般适用于修补宽度小于20mm的裂缝。灌缝法与填缝法最主要的区别是灌缝前的准备工作和使用灌缝的材料不一样,主要用于裂缝较严重的路面,特别是宽度大于20mm的裂缝。对于路面破损较严重、裂缝不规则的路面,通常采用加热修补、铺层罩面或铣刨机铣刨后重铺等方法进行修补,但由于这些处治措施难以有效解决深层裂缝反射、地面明水渗入等问题,修补完成后路面原裂缝处重新开裂的可能性超过85%。综上所述,现有的浙青路面裂缝处治方法尚存修复技术失效率高、结构耐久性差等问题,目前亟需专利技术一种抗渗性好、耐久性强、有效性显著、对原有道路影响小的新型浙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专利技术一种施工便捷、抗渗性好,可有效阻止裂缝进一步开展,具有较好经济技术效益的浙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结构。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浙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沿路面裂缝长度方向,在自上而下的上面层、中间面层、下面层开挖阶梯形槽,并沿裂缝走向在基层和底基层内开V形槽;V形槽内灌注浙青胶形成浙青胶灌缝;在阶梯形槽底喷洒乳化浙青形成透油层;在V形槽顶安装带孔缝顶钢板,并采用铆钉固定;在开挖槽内壁、透油层上喷洒粘油层后,依次铺设下面层修复层、加筋网片、中间面层修复层、土工布、上面层修复层,并采用乳化浙青封边。前述的浙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铆钉在缝顶钢板上呈梅花形或正方形均匀间隔布置,铆钉嵌入基层长度不少于基层厚度的1/2。前述的浙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加筋网片置于下面层修复层顶部,土工布位于中间面层修复层顶部,加筋网片和土工布均在槽底满幅铺设。本技术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I)沿裂缝方向在基层和底基层内开挖V形槽并灌注浙青胶后,采用缝顶钢板封顶,并采用铆钉固定,裂缝填缝及处治效果好,可有效避免裂缝的进一步开展及反复出现。(2)加筋网片及土工布的设置,为裂缝修补结构设置了 2道防裂加筋措施,协同乳化浙青封边的设计,可有效提高裂缝修补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抗渗性等。(3)各面层阶梯形槽的设置,辅以粘油层和透油层,既可有效增强修补结构的整体性,又可阻止底部裂缝的反射,同时增强了修补结构的整体性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浙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结构断面图。图中:1-上面层,2-中间面层,3_下面层,4_基层,5_底基层,6_路堤填料,7_V形槽,8-浙青胶灌缝,9-透油层,10-带孔缝顶钢板,11-铆钉,12-下面层修复层,13-加筋网片,14-中间面层修复层,15- 土工布,16-上面层修复层。具体实施例阶梯形槽开挖技术要求、各修复层浙青混凝土施工要求、粘油层与土工布铺设技术要求、乳化浙青封边技术要求等本实施例中不再累述,具体阐述本技术涉及结构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浙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结构。参照图1所示,一种浙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结构,所需处理路面结构为三层式浙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I材料为4cm细粒式SBS改性浙青浙青混凝土(AC-13C型),中间面层2材料为6cm中粒式SBS改性浙青混凝土(AC-20C型),下面层3材料为8cm粗粒式浙青混凝土(AC-25C型);基层4为200mm厚压实度> 98%的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5为340mm厚压实度> 97%的水泥稳定碎石。沿路面裂缝长度方向,在自上而下的上面层1、中间面层2、下面层3开挖阶梯形槽,各层刨挖宽分别是1500mm、1000mm、500mm,其长度均为4000_,因刨挖宽逐级减小,从而形成阶梯形槽。裂缝长度4000mm,沿裂缝走向在基层4和底基层5内开V形槽7,V形槽7顶部宽度100mm、深度为540mm、长度为4000mm ;V形槽7内灌注浙青胶形成浙青胶灌缝8 ;在阶梯形槽底喷洒PC-2乳化石油浙青形成透油层9 ;在V形槽7顶安装带孔缝顶钢板10,并采用铆钉11固定。在开挖槽内壁、透油层上喷洒PC-3乳化石油浙青粘油层后,依次铺设下面层修复层12、加筋网片13、中间面层修复层14、土工布15、上面层修复层16,并采用乳化浙青封边。下面层修复层12、中间面层修复层14和上面层修复层16均分别采用与下面层3、中间面层2、上面层I相同的材料及配比修复。带孔缝顶钢板10采用Q235钢板,厚度5mm、宽度300mm、长度为4000mm ;铆钉11采用直径为10mm、长度为200mm的不锈钢半圆头铆钉;铆钉11在缝顶钢板10上呈正方形均勻间隔布置,间距为50mm。加筋网片13为直径4mm钢丝焊接成网,网孔尺寸50mmX 50mm,宽度为1000mm,长度为4000mm,加筋网片13置于下面层修复层12顶部。土工布15为长丝无纺土工布,宽度为1500mm,长度为4000mm,搭接和缝合满足相应规范要求;土工布15位于中间面层修复层14顶部,加筋网片13和土工布12均在槽底满幅铺设。权利要求1.一种浙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沿路面裂缝长度方向,在自上而下的上面层、中间面层、下面层开挖阶梯形槽,并沿裂缝走向在基层和底基层内开V形槽形槽内灌注浙青胶形成浙青胶灌缝;在阶梯形槽底喷洒乳化浙青形成透油层;在V形槽顶安装带孔缝顶钢板,并固定;在开挖槽内壁、透油层上喷洒粘油层后,依次铺设下面层修复层、加筋网片、中间面层修复层、土工布、上面层修复层,并采用乳化浙青封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带孔缝顶钢板采用铆钉固定,且铆钉在缝顶钢板上呈梅花形或正方形均匀间隔布置,铆钉嵌入基层长度不少于基层厚度的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加筋网片置于下面层修复层顶部,土工布位于中间面层修复层顶部,加筋网片和土工布均在槽底满幅铺设。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沿路面裂缝长度方向,在自上而下的上面层、中间面层、下面层开挖阶梯形槽,并沿裂缝走向在基层和底基层内开V形槽;V形槽内灌注沥青胶形成沥青胶灌缝;在阶梯形槽底喷洒乳化沥青形成透油层;在V形槽顶安装带孔缝顶钢板,并固定;在开挖槽内壁、透油层上喷洒粘油层后,依次铺设下面层修复层、加筋网片、中间面层修复层、土工布、上面层修复层,并采用乳化沥青封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中,段谟新,徐建光,徐亮,徐伟伟,胡月,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信博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