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车轴除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270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解决对机车车轴进行自动除锈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车车轴除锈机,其包括:机床床身、用于驱动车轴绕轴向自转的车轴传动装置、抛轮机、第一位移装置和第二位移装置;第一位移装置用于驱动抛轮机沿与车轴轴向相垂直的方向作直线位移,第二位移装置用于驱动第一位移装置沿车轴轴向作直线位移。使用时,将车轴设于机床上,然后开动车轴传动装置以驱动车轴绕轴向自转,在第二位移装置的作用下,抛轮机到达车轴所需除锈部位,然后在第一位移装置的作用下,使抛轮机的抛轮与车轴需要除锈的部位接触,并进行除锈工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车车轴除销-才几。
技术介绍
机车车轴重约600公斤,长2340mm。在大修才几车过程中所拆下的机车 车轴,在车轴的轴颈处及轴身处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锈蚀现象。原由机车车 轴除锈的方法是由操作人员将车轴夹装在车床上,然后用气动工具对车轴 锈蚀部位进行除锈处理。该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并易造成车间环境 污染。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CN2147076公开了 一种具有新型主轴部件的除锈 机,其由工作锤头,主轴部件,软轴和装在移动车上的电动机组成。其主 轴的前端用向心轴承,后端用向心球面轴承支承在主轴外套的内部。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CN2416977公开了 一种电动除锈机传动软轴的结 构改良。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对机车车轴进行自动除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对机车车轴进行自动除 4秀的机车车轴除4秀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车车轴除锈机,其包 括用于放置车轴的机床床身、设于机床床身上的用于驱动车轴绕轴向自 转的车轴传动装置、设于车轴一侧的抛轮机;抛轮机设于第一位移装置上, 第一位移装置设于第二位移装置上;第一位移装置用于驱动抛轮机沿与车 轴轴向相垂直的方向作直线位移,第二位移装置用于驱动第一位移装置沿 车轴轴向作直线位移;抛轮机、第一位移装置和第二位移装置由一自动控 制装置控制。所述车轴传动装置包括设于机床床身一端的车轴自转驱动装置、设 于机床床身另一端并与车轴自转驱动装置相对的尾座、设于车轴自转驱动 装置和尾座之间的车轴托架。所述车轴自转驱动装置包括主电机、与主电机输出轴相连的威速机 组、与减速机组的输出端相连的拔叉盘、用于与车轴的一端相固定的箍夹; 拔叉盘上设有拨杆,拔叉盘通过该拨杆与箍夹传动连接。所述尾座包括设于机床床身上的尾座体、轴向穿过尾座体并与尾座 体螺紋配合的顶紧轴、设于顶紧轴外端的手轮、以及设于尾座体上的用于 固定顶紧轴的锁紧销;使用时,车轴设于车轴托架上,并固定于车轴自转 驱动装置的箍夹与尾座的顶紧轴之间。所述第二位移装置包括 一对直线式的大导轨、设于大导轨上的移动 平台、设于所述一对大导轨之间的滚珠丝杆、与滚珠丝杆的丝杆相传动连 接的快进工进电机组;所述移动平台与滚珠丝杆的螺母相连。所述第一位移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移动平台上的底座、设于底座上的 一对直线式的小导轨、设于该对小导轨之间的用于驱动所述抛轮机的直线 位移驱动汽缸,直线位移驱动汽缸由与其相连的汽缸控制阀控制。所述抛4仑机包括抛轮座、设于抛轮座上的抛4仑、设于抛轮座上的与 抛轮传动连接的抛轮电机;所述抛轮座设于所述第一位移装置的小导轨上 并与所述直线位移驱动汽缸相连。所述抛轮机、第一位移装置和第二位移装置具有一对,且设于机床床 身同侧。所述抛轮机的抛轮一侧设有用于与水源相连的冷却水沖淋管。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的机车车轴除锈机在使 用时,将待除锈的车轴设于机床上,然后开动车轴传动装置以驱动车轴绕 轴向自转,抛轮机和第一位移装置在第二位移装置的作用下沿车轴轴向往 返位移,以使抛轮机分别到达车轴所需除锈部位,同时抛轮机在第一位移 装置上沿与车轴轴向相垂直的方向作直线位移,使其抛轮的圆周与车轴需 要除锈的部位接触,并对机车车轴进行除锈工作,整个工作过程由自动控 制装置控制。故而,本技术能自动清除车轴上的锈蚀。(2)本实用新 型的机车车轴除锈机在使用时,先将车轴设于车轴托架上,同时车轴的两端分别由车轴自转驱动装置和尾座相顶紧并固定,结构简单而稳定,同时 在车轴自转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实现了驱动车轴绕轴向自转的功能。(3) 本技术的车轴自转驱动装置包括主电机、减速机组、拔叉盘和箍夹; 拔叉盘通过其上的拨杆与箍夹传动连接,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实用性好。(4)本技术的尾座包括尾座体、顶紧轴、手轮以及锁紧销;使 用时,扳动手轮以使顶紧轴顶紧车轴,然后通过锁紧销固定顶紧轴,最终 将车轴固定于车轴自转驱动装置的箍夹与尾座的顶紧轴之间。(5)本实用 新型的第二位移装置包括 一对大导轨、移动平台、滚珠丝杆和快进工进 电机组;移动平台与滚珠丝杆的螺母相连,以在快进工进电机组的作用下, 沿大导轨作快进式(即快速)或工进式(即慢速)位移,使抛轮机分别到 达车轴所需除锈部位,以满足实际除锈工作的需要。(6)本技术的第一位移装置包括底座、小导轨和直线位移驱动汽缸。在直线位移驱动汽 缸的作用下,抛轮机在与车轴轴向相垂直的方向作直线位移,使抛轮的圓 周与车轴需要除锈的部位接触,以进行除锈工作。(7)本技术的抛轮 机包括抛轮座、抛轮即钢丝轮和抛轮电机;所述抛轮机、第一位移装置 和第二位移装置具有一对,且设于机床床身同侧; 一对抛轮机用于分别对 车轴的轴颈和轴身进行除锈工作,避免了车轴的轴颈和轴身之间的凸起部 对除锈工作的影响,同时加快了除锈工作。(8)本技术中,抛轮机的 抛轮一侧设有用于与水源相连的冷却水冲淋管,以在除《秀时进行水冷却, 以防抛轮过热后对除锈工作带来不便。(9)本技术的自动控制装置在 使用时,中央控制器根据来自设于大导轨和小导轨一侧的多个行程开关的 信号,实时控制主电机、抛轮电机、快进工进电机组和直线位移驱动汽缸 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车轴和所述一对抛轮机的动作,以进行除4秀工作。 可根据不同长度的车轴来调整控制抛轮机的行程开关,以满足2000mm~250Omm车轴的除锈工艺需要。(10 )本技术的第一位移装置和第二位移 装置中都采用了直线导轨,降低了设备的制造难度,提高了设备的精度。 本技术使机车车轴的除锈时间大大缩短,且大大节约了辅助时间,降 低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的机车车轴除锈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的机车车轴除锈机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右^L图。图4为驱动抛4仑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车轴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自动控制装置的电路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见图1-6,本实施例的机车车轴除锈机包括用于放置车轴l的机床床 身8、设于机床床身8上的用于驱动车轴1轴向自转的车轴传动装置5、设 于车轴l 一侧的抛轮机2;抛轮机2设于第一位移装置7上,第一位移装置 7设于第二位移装置9上;第一位移装置7用于驱动抛轮机2沿与车轴1轴 向相垂直的方向作直线位移,第二位移装置9用于驱动第一位移装置7沿 车轴1轴向作直线位移;抛轮机2、第一位移装置7和第二位移装置9由一 自动控制装置4控制。所述车轴传动装置5包括设于机床床身8 —端的车轴自转驱动装置 5-1、设于机床床身8另一端并与车轴自转驱动装置5-1相对的尾座5-2、 设于车轴自转驱动装置5-1和尾座5-2之间的车轴托架5-3。所述车轴自转驱动装置5-1包括主电机5-10、与主电机5-10输出轴 相连的减速机组5-11、与减速机组5-11的输出端相连的拔叉盘5-12、用 于与车轴1的一端相固定的箍夹5-13;拔叉盘5-12上设有拨杆5-121,拔 叉盘5-12通过该拨杆5-121与箍夹5-13传动连接。所述尾座5-2包括设于机床床身8上的尾座体5-20、轴向穿过尾座 体5-20并与尾座体5-20螺紋配合的顶紧轴5-23、设于顶紧轴5-23外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车车轴除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车轴(1)的机床床身(8)、设于机床床身(8)上的用于驱动车轴(1)轴向自转的车轴传动装置(5)、设于车轴(1)一侧的抛轮机(2);抛轮机(2)设于用于驱动抛轮机(2)沿与车轴(1)轴向相垂直的方向作直线位移的第一位移装置(7)上,第一位移装置(7)设于用于驱动第一位移装置(7)沿车轴(1)轴向作直线位移第二位移装置(9)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洪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