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圈状悬吊换热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60551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7 04:06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圈状悬吊换热屏,包括悬吊式屏式过热器、再热器、水冷屏的屏片,所述的屏片由流通热媒的管子和鳍片构成,若干所述的屏片围合成圈状或半圈状的单组式悬吊屏,所述的屏片之间全连接或部分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悬吊换热屏结构,适用于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中的一种悬吊式屏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容量的增加,在其主循环回路(炉膛、分离器和返料系统回路)需要布置的受热面面积增加,其中在炉膛上部布置屏式受热面是一种常用设计。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悬吊式屏式换热器在结构上大多为单片平行布置式,采用翼型(wing wall)方式布置在炉膛上部区域。随着锅炉容量的增大,特别是锅炉在向超临界、超超临界参数发展过程中,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往往要布置数量更多、长度更长的悬吊屏才能满足锅炉蒸汽参数和负荷的要求。这时,如果这些悬吊受热面全部采用炉顶悬吊屏的方式,一是会造成片与片之间的距离偏小,影响受热面热量吸收;二是因为屏的高度增加,其刚度受到影响,运行过程中易晃动,易产生弯曲变形,引起磨损;此外,屏长度增加还会使单片屏中的工质流程增加,使管屏易出现过热现象,长屏的大高度差也易出现受热不均匀的现象,对悬吊屏的使用寿命会造成影响。浙江大学研究表明,对于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悬吊在炉膛上部换热屏表面的颗粒浓度和速度与水冷壁壁面处相比要小,这就使得传热屏的传热效率比同样面积的水冷壁低。如果需要吸收同样的热量,屏的面积要更大。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传热表面的颗粒浓度和速度是影响传热面传热系数的关键因素。换热屏表面的颗粒浓度和速度相对小,意味着其传热系数相对小,吸收同样的热量需要设置更多的换热面。因此,在有限炉膛上部空间,需要巧妙设计形成吻合大型循环流化床炉膛气固流体特性规律、保证一定屏间距、强度高、磨损小的传热屏,来满足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化后在主循环回路布置更多受热面的要求。同时克服单片屏的大、长带来的传热效率、刚度和寿命问题。为均匀炉膛上部气流,在煤粉炉中申请人朱珍锦提出在炉膛中布置与炉膛壁成一定角度的分隔墙的方法(专利号99226485.5),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气流热力不均的问题。该专利针对煤粉锅炉提出,煤粉锅炉中的气固流场特性和循环流化床炉膛中的气固流场特性是不同的。因此,公开一种能吻合大型循环流化床炉膛气固流体特性规律、保证一定屏间距、强度高、磨损小的传热屏,并能减小悬吊屏的长度、增加悬吊屏的强度、增强悬吊屏传热效果的装置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克服现有大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悬吊换热屏单片屏的大、长带来的传热效率、刚度和寿命问题,提供一种更能适应目前大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悬吊换热屏,使其在主循环回路中能布置更多受热面,能更好地利用炉膛空间,满足锅炉蒸汽参数和负荷的要求,同时能增加炉膛空间利用率,降低炉膛高度,增强悬吊换热屏强度,避免过热现象发生,提闻其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圈状悬吊换热屏,包括悬吊式屏式过热器、再热器、水冷屏的屏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片由流通热媒的管子和鳍片构成,若干所述的屏片围合成圈状或半圈状的单组式悬吊屏,所述的屏片之间全连接或部分连接。优选地,所述的半圈状的单组式悬吊屏是每3片围合成“匚”形,所述的圈状的单组式悬吊屏是每4片围合成“口”形。优选地,“匚”形单组式悬吊屏悬吊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上部,“匚”形开口方向朝向炉膛后墙,或前墙,或左、右侧墙,或炉膛外围水冷壁。进一步,“匚”形开口朝向反分离器方向布置时在“匚”形换热面上部开有气固流出口 3,气固流出口 3的开口高度h与悬吊换热屏高度H之比h/H的范围为O I。或者,优选地,“ 口”形单组式悬吊屏悬吊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上部,“口”换热面上部开有气固流出口 3,开口高度h与悬吊换热屏高度H之比h/H的范围为O I。进一步,“ 口 ”换热面上部的开口朝向炉膛后墙,或前墙,或左、右侧墙,或炉膛外围水冷壁。在炉膛中的布置“匚”形、“口 ”形悬吊屏距锅炉炉膛前墙的距离b彡1/2W,W表示炉膛深度或宽度。再进一步,单组式悬吊屏在炉膛中的布置方式是单片式与“匚”形交错间隔布置,或单片式与“口”形交错间隔布置,或“匚”形和“ 口 ”形交错间隔布置,或单片式、“匚”形、“匚”形三种交错间隔布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适应目前大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悬吊换热屏,使其在主循环回路中能布置更多受热面,能更好地利用炉膛空间,满足锅炉蒸汽参数和负荷的要求,同时能,增加炉膛空间利用率,降低炉膛高度,增强悬吊换热屏强度,避免过热现象发生,提高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三维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屏片围合方式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在炉膛中的基本布置形式图4是开有绕管窗的圈状悬吊换热屏的示意图图5是传统单片式悬吊换热屏布置方案示意图图6是屏片之间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7是环形集箱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圈状悬吊换热屏,包括悬吊式屏式过热器、再热器、水冷屏的屏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片由流通热媒的管子和鳍片构成,若干所述的屏片围合成圈状或半圈状的单组式悬吊屏,所述的屏片之间全连接或部分连接。优选地,所述的半圈状的单组式悬吊屏是每3片围合成“匚”形,所述的圈状的单组式悬吊屏是每4片围合成“口”形。优选地,“匚”形单组式悬吊屏悬吊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上部,“匚”形开口方向朝向炉膛后墙,或前墙,或左、右侧墙,或炉膛外围水冷壁。进一步,“匚”形开口朝向反分离器方向布置时在“匚”形换热面上部开有气固流出口 3,气固流出口 3的开口 高度h与悬吊换热屏高度H之比h/H的范围为O I。或者,优选地,“ 口”形单组式悬吊屏悬吊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上部,“口”换热面上部开有气固流出口 3,开口高度h与悬吊换热屏高度H之比h/H的范围为O I。进一步,“ 口 ”换热面上部的开口朝向炉膛后墙,或前墙,或左、右侧墙,或炉膛外围水冷壁。在炉膛中的布置“匚”形、“口 ”形悬吊屏距锅炉炉膛前墙的距离b彡1/2W,W表示炉膛深度或宽度。再进一步,单组式悬吊屏在炉膛中的布置方式是单片式与“匚”形交错间隔布置,或单片式与“口”形交错间隔布置,或“匚”形和“ 口 ”形交错间隔布置,或单片式、“匚”形、“匚”形三种交错间隔布置。本专利技术的悬吊换热屏基本结构为“匚”形或“ 口”形,如图2所示,由3片或4片单片式的悬吊式屏式过热器围绕而成单组式悬吊屏,悬吊屏片I由管子和鳍片组成,屏片与屏片之间通过鳍片连接组成“匚”形或“口”形的圈状悬吊换热屏,上端和下端可连接有集箱或者环形集箱5。屏片与屏片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如图6b所示全部靠鳍片全部连接在一起,也可以如图6a所示,每隔一定距离用鳍片将相邻两片连接起来。与原常用“丨”形悬吊屏相比,二者都可以增加屏片强度,使其在运行中不易产生变形。本专利技术的“匚”形或“口”形悬吊换热屏结构中,可在其换热面上部以绕管组形式开设适当大小的气固流窗口,如图4所示,使流经“匚”形或“口”形悬吊换热屏中的气固流从该窗口流出。窗口的高度h与悬吊换热屏高度H之比h/H的范围为O I。窗口的朝向一般朝着分离器入口方向,也可以朝向炉膛后墙,或前墙,或左、右侧墙。本专利技术在循环流化床炉膛中的布置形式如图3所示,“匚”形、“口”形与“丨”形可间隔布置于炉膛内。即可以全部布置为前两种结构中的一种结构,亦可两种结构交替布置,或将单片/组悬吊屏穿插布置与前两种方案中。“匚”形、“口”形悬吊屏距锅炉炉膛前墙的距离b <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圈状悬吊换热屏,包括悬吊式屏式过热器、再热器、水冷屏的屏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片由流通热媒的管子和鳍片构成,若干所述的屏片围合成圈状或半圈状的单组式悬吊屏,所述的屏片之间全连接或部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圈状悬吊换热屏,包括悬吊式屏式过热器、再热器、水冷屏的屏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片由流通热媒的管子和鳍片构成,若干所述的屏片围合成圈状或半圈状的单组式悬吊屏,所述的屏片之间全连接或部分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圈状的单组式悬吊屏是每3片围合成“匚”形,所述的圈状的单组式悬吊屏是每4片围合成“口”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屏,其特征在于:“匚”形单组式悬吊屏悬吊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上部,“匚”形开口方向朝向炉膛后墙,或前墙,或左、右侧墙,或炉膛外围水冷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屏,其特征在于:“匚”形开口朝向反分离器方向布置时在“匚”形换热面上部开有气固流出口 3,气固流出口 3的开口高度h与悬吊换热屏高度H之比h/H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乐鸣王勤辉方梦祥余春江施正伦肖钢王涛周劲松王树荣高翔骆仲泱倪明江岑可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