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光学领域的一种光波导延迟线,尤其是涉及了一种支持片上多模式低损传输的大延迟量延迟线。
技术介绍
1、随着通信速度、数据容量以及带宽要求的增加,目前传统集成电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数据处理要求,在更小尺寸上,“光进铜退”已是大势所趋。绝缘体上硅作为目前作为成熟的集成平台,有望将整个光学链路如激光器、调制器、无源器件、探测器等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并利用coms工艺大规模生产。而光作为规范玻色子,无法像电子一样存储在硬盘中,因此需要大延迟量的片上延迟线作为光储存器来实现光缓存。目前实现光延迟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色散调控实现延迟,如微环,布拉格光栅、光子晶体等,但是这张方法实现的延迟线带宽有限,延迟量难以调控;第二种是利用足够长的波导实现相应的延迟,这种方法实现的延迟量与波导长度成正比,此时波导的损耗及整个延迟线的尺寸成为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2、对于标准的硅基流片来说,延迟线波导的主要损耗来源为波导粗糙表面引起的散射损耗,一般的单模波导损耗可以达到2~5分贝每厘米;而延迟线的长度主要取决于延迟量以及波导模式的群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持片上多模式低损传输的大延迟量延迟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迟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片上多模式低损传输的大延迟量延迟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线波导结构包括:两条宽度半径渐变弧形弯曲波导(4)、两条半径渐变螺旋线宽波导(5)和一条宽度半径渐变S型弯曲波导(6);两条半径渐变螺旋线宽波导(5)均沿平面螺旋线布置,且两条半径渐变螺旋线宽波导(5)的平面螺旋线同心沿内外相互交替布置形成平面双螺旋线形状,两条半径渐变螺旋线宽波导(5)的内端之间通过宽度半径渐变S型弯曲波导(6)连接,两条半径渐变螺旋线宽波导(5)的外端均通过各自的一根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持片上多模式低损传输的大延迟量延迟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迟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片上多模式低损传输的大延迟量延迟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线波导结构包括:两条宽度半径渐变弧形弯曲波导(4)、两条半径渐变螺旋线宽波导(5)和一条宽度半径渐变s型弯曲波导(6);两条半径渐变螺旋线宽波导(5)均沿平面螺旋线布置,且两条半径渐变螺旋线宽波导(5)的平面螺旋线同心沿内外相互交替布置形成平面双螺旋线形状,两条半径渐变螺旋线宽波导(5)的内端之间通过宽度半径渐变s型弯曲波导(6)连接,两条半径渐变螺旋线宽波导(5)的外端均通过各自的一根宽度半径渐变弧形弯曲波导(4)分别与te0-te2模式复用器(3)的输出端、te0-te2模式解复用器(8)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持片上多模式低损传输的大延迟量延迟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宽度半径渐变弧形弯曲波导(4)、半径渐变螺旋线宽波导(5)和宽度半径渐变s型弯曲波导(6)均为多模波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持片上多模式低损传输的大延迟量延迟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半径渐变弧形弯曲波导(4)的宽度随弧长变化,宽度从与半径渐变螺旋线宽波导(5)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窄;所述的半径渐变线圈弯曲波导(5)的弯曲半径随弯曲角度的变化满足等速螺线方程;所述的宽度半径渐变s型弯曲波导(6)的弯曲半径满足欧拉曲线方程,宽度随着弧长变化,由中心向两端逐渐变宽,整体呈中心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片上多模式低损传输的大延迟量延迟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e0-te1模式复用器(2)、te0-te2模式复用器(3)均包括两条间隔布置的总线波导和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