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85363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4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包括:底座;转盘,转盘的转轴固定在底座上;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与金属丝线具有力作用;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第二转动杆与第一转动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杆;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刹车片,刹车片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刹车片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刹车片围绕转轴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既提高了设备运作的稳定性,降低了能量耗损,同时又减少了刹车片的耗损,降低了生产使用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放线盘,尤其涉及一种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
技术介绍
传统的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在运行的过程中,刹车片持续与转盘底部转轴接触,产生摩擦,使得放线盘在设备启动和停止时,能在短时间内停止运动,使放线盘上的钢筋不会因为惯性相互缠绕。但是由于刹车片是持续工作,能量耗损较大,刹车片磨损也非常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以解决放线盘上的刹车片与转盘底部转轴持续接触而导致能量耗损大、刹车片磨损快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包括:底座;转盘,所述转盘的转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与金属丝线具有力作用;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转动杆与所述第一转动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杆;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刹车片,所述刹车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刹车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刹车片围绕所述转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滚轮,所述金属丝线通过所述滚轮对所述第一转动杆力作用。进一步的,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转动限制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刹车片的另一端通过螺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还包括一立柱,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立柱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进一步的,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还包括滚筒,所述滚筒设置在转盘内,并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本技术提供的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在放线的过程中,金属丝线对第一转动杆有作用力,使得与其连接的第二转动杆受到相同大小的作用力而使刹车片脱离转盘的转轴,此时,弹性元件呈拉伸状,因此,在转盘转动时,转盘的转轴与刹车片不接触;而当设备停止时,金属丝线对第一转动杆的作用力消失,弹簧元件由于自身弹力收缩,并带动第二转动杆使刹车片与转盘的转轴接触,产生摩擦力,从而使转盘停止运动,达到制动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既提高了设备运作的稳定性,降低了能量耗损,同时又减少了刹车片的耗损,降低了生产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运行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停止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于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本技术的核心思想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在放线的过程中,金属丝线对第一转动杆有作用力,使得与其连接的第二转动杆受到相同大小的作用力而使刹车片脱离转盘的转轴,此时,弹性元件呈拉伸状,因此,在转盘转动时,转盘的转轴与刹车片不接触;而当设备停止时,金属丝线对第一转动杆的作用力消失,弹簧元件由于自身弹力收缩,并带动第二转动杆使刹车片与转盘的转轴接触,产生摩擦力,从而使转盘停止运动,达到制动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既提高了设备运作的稳定性,降低了能量耗损,同时又减少了刹车片的耗损,降低了生产使用成本。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运行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图2以及图3,提供一种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包括:底座101 ;转盘102,所述转盘102的转轴1021固定在所述底座101上;第一转动杆103,所述第一转动杆10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101上,所述第一转动杆103的另一端与金属丝线104具有力作用;第二转动杆105,所述第二转动杆10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101上,所述第二转动杆105与所述第一转动杆103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06 ;弹性元件107,所述弹性元件10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101上,所述弹性元件10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105固定连接;刹车片108,所述刹车片108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101上,所述刹车片10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105固定连接,所述刹车片108围绕所述转轴1021设置。进一步地,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还包括一立柱112,所述第一转动杆103的一端通过所述立柱112固定在所述底座101上。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还包括滚筒113,所述滚筒113设置在转盘102内,并固定在所述转轴1021上,金属丝线104缠绕在滚筒113上,在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进行工作时,通过滚筒113转动进行金属丝线104的放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杆10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滚轮109,所述金属丝线104通过所述滚轮109对所述第一转动杆103力作用,具体地,所述金属丝线104绕在滚轮109上,通过滚轮109的转动,金属丝线104从滚筒113中拉出,其中产生的拉力施加于第一转动杆103能够使第一转动杆103绕定点转动,进一步使与其连接的第二转动杆105发生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刹车片108的另一端通过螺杆110与所述第二转动杆105固定连接。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还包括限位板111,所述限位板111固定在所述底座101上,并与所述第二转动杆105的转动限制相匹配,所述限位板111能够防止第一转动杆103转动角度过大同时防止弹簧过度拉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丝线104为钢筋,所述弹性元件107为弹簧。在利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进行作业时,送料机构向前拉动钢筋(拉动的方向参照图1中箭头所示),钢筋通过滚轮109对第一转动杆103产生作用力,使与其连接的第二转动杆105发生转动,第二转动杆105转动的方向使与第二转动杆105连接的刹车片108脱离转轴1021,转盘102开始转动放线,此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停止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当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停止时,钢筋对滚轮109的作用消失,此时,弹簧受到的外力也消失,弹簧由于自身的弹力收缩,并带动第二转动杆105向与之前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使刹车片108与转轴1021接触,产生摩擦力,最终使转盘102停止运动,达到制动效果。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用于放送金属丝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转盘,所述转盘的转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金属丝线具有力作用;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转动杆与所述第一转动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杆;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刹车片,所述刹车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刹车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刹车片围绕所述转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用于放送金属丝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 转盘,所述转盘的转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金属丝线具有力作用; 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转动杆与所述第一转动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杆; 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 刹车片,所述刹车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刹车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刹车片围绕所述转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阻尼系统的放线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殿生顾进唐辉军王一雄张德刚马金华王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建筑构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