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线材抛丸处理后表面残留物清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4497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棒线材抛丸处理后表面残留物清除装置,包括,一箱体,其两侧壁对称开有通孔;包括,固定座,其由二个半圆形管体组合而成,其内壁开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其设置于箱体内;清除刷,圆环体结构,设置于固定座内的环形凹槽中,大小与环形凹槽相匹配;其外缘开设有环槽,环槽内沿圆环体径向开有通孔;金属丝密布于整个圆形环内,其外端部分别嵌埋于圆环体通孔内,并由细丝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弹夹式结构,离线预装,整体装入;清除刷材质采用金属丝和多层工业抛光毡递进清除,增加清除刷与棒(线)材表面接触面,提高对棒(线)材规格大小改变的自适应性,达到对各种情况的棒(线)材表面残留物清除的较好效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棒线材抛丸机设备,尤其是指一种棒线材抛丸处理后 表面残留物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棒(线)材是常见的金属制品。冶金行业金属成品棒(线)材的加工 成型, 一般可分为热加工成型(热轧)和冷加工成型(冷拔)二种形式。 高质量的金属冷拔(线)棒材的生产工艺一般是(1)开巻机将热轧金属盘巻进行放巻和预矫直;(2)抛丸机将预矫 直后的金属坯料进行抛丸处理,以清除其表面的氧化皮;(3)拉拔机将 金属坯料冷拔成符合尺寸规格的半成品金属棒(线)材;(4)高速动态 定尺剪切机根据工艺要求和设定值对金属棒(线)材进行自动定尺剪切, 使金属棒(线)的长度符合规定要求;(5)矫直碾光机对半成品金属棒 (线)材进行矫直和表面碾光处理,使金属棒(线)材平直、表面光洁; (6)超声波检测仪对金属棒(线)材进行表面探伤,生产出合格的成品 金属棒(线)材;(7)最后由收集装置对成品金属棒(线)材进行收集 等一整套工艺来完成的。上述工艺采用一套连拉连拔机组完成。抛丸机是通过4个不同角度的高速旋转的抛丸头将金属丸粒高速射向 待加工的金属棒(线)材,以清除金属棒(线)材表面的氧化皮(物)。 但被抛丸处理后的金属棒(线)材表面仍会留有金属氧化粉末等固体残留 物,需在抛丸机的出口处设置棒(线)材表面残留物清除装置,以清除抛 丸后金属棒(线)材表面的残留物。残留物清除是否干净,直接影响到产 品的表面质量。现在使用的表面残留物清除装置包括1个箱体,2个独立的表面残留 物清除架。每个清除架上放置4个相互垂直设置的尼龙排刷,尼龙排刷的 刷毛直径为2.5mm。在尼龙刷中间剪去部分刷毛,因此,在相互垂直放置的尼龙刷中央就形成一个圆孔,圆孔直径为6mm,以利棒(线)材通过时 将表面残留物清除。每个清除架的下方二侧各有4个圆形残留物泄泻孔。被尼龙刷清除的残留物通过泄泻孔掉入底部回收槽。更换尼龙刷时,可移 去清除架上方的盖子,逐一更换尼龙刷。但是,现有的表面残留物清除装置存在一定不足1、 尼龙排刷的规格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由于尼龙刷中央圆孔的直径6mm是固定的,而产品的加工范围为6—22mm,所以,对被加工的棒(线) 材规格大小改变的适应性较差。原设计能够较好地满足单一产品规格的生 产。但在实际生产中,生产产品的规格随市场需求,呈无规则变化,因此 尼龙排刷对棒(线)材表面残留物清除效果极不稳定。2、 尼龙排刷的材质容易变形和磨损。 一方面,尼龙刷在清除棒(线) 材表面残留物时,连续接触的是抛丸后温度高达65。C的金属棒(线)材, 尼龙刷在长时间高温的作用下造成变形,同时磨损加剧另一方面,较大 直径棒(线)材产品的清除,造成尼龙刷中央圆孔直径的扩大,使尼龙刷 失去对较小直径棒(线)材产品的表面残留物清除;故, 一般二周左右尼 龙刷即失去作用,导致棒(线)材表面残留物不能被清除。3、 尼龙排刷的形状容易导致清除失效。尼龙排刷的通孔是在尼龙排 刷中间剪去部分刷毛,通过相互垂直放置后,在中央形成-一个固定孔径的 圆孔。而被作用的棒(线)材是热加工坯料,其直径公差波动较大,因此 往往导致清除失效。4、 尼龙排刷的维护、更换困难。由于表面残留物清除架中的8片尼 龙排刷呈相互垂直的紧密排列,在尼龙排刷热变形后,无法单个逐一更换, 因此给尼龙排刷的维护更换带来了困难。5、 清除架维护、维修困难。表面残留物清除架被固定在箱体内,当 清除架需要维护、维修,尼龙排刷需要更换时,只能通过清除箱上部的检 修孔进行,拆装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棒线材抛丸处理后表面残留物清除装 置,采用弹夹形式固定清除刷;清除刷材料采用金属丝和抛光毡递进清除,以替代箱型尼龙排刷结构,解决尼龙排刷易变形、易磨损、清除失效、维 护更换困难和适应性差的不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棒线材抛丸处理后表面残留物清除装置,包括, 一箱体,其两侧壁对称开有通孔;包括,固定座,其由二个半圆形管体组合而成,其内壁开设 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其设置于箱体内;清除刷,圆环体结构,设置于固定座内的环形凹槽中,大小与环形凹槽相匹配;其外缘开设有环槽,环槽 内沿圆环体径向开有通孔;金属丝密布于整个圆形环内,其外端部分别嵌埋于圆环体通孔内,并由细丝连接固定。进一步,本技术还设有一抛光刷,圆环体结构,内装设抛光毯, 其设置于固定座内的环形凹槽中。又,本技术还包括导向套,该导向套为管体结构,其一侧端面设一固定台阶;所述的固定座的两端面还设有供该导向套固定台阶固定的凹槽。所述的导向套内壁形状为喇叭状。另外,本技术还包括中间过渡套,其管体结构,其两侧端面设一 固定台阶;所述的固定座的两端面还设有供该中间过渡套固定台阶固定的 凹槽;其设置于两个固定座之间。所述的固定座的两侧面还设有固定用的翼板。所述的固定座底部开有用于泄泻被清除刷清除的残留物的通孔。所述的抛光刷包括抛光毡、固定座以及压环;该固定座为圆环形结构, 其内侧呈二层阶梯状,第一层阶梯状圆环内供安放多层相叠的抛光毡,第 二层阶梯状圆环面上供压紧放置在固定座内的抛光毡的压环通过螺栓固 定。所述的金属丝呈波纹状;金属丝为弹性磷铜丝。本技术增加了清除刷与棒(线)材表面接触面,提高对棒(线) 材规格大小改变的自适应性,达到对各种情况的棒(线)材表面残留物清 除的较好效果,以减少由于棒线材表面残留物造成拉拔模损坏、棒线材拉 拔后表面拉丝,提高产品质量、成材率、拉拔线速度(产能)和延长模具 润滑油的使用周期;并且具有清除装置具有拆装维护方便,投入费用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1) 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结构较简单。(2) 用波纹状弹性磷铜丝和多层工业抛光毡替代了尼龙排刷,减少 了因热变形和快速磨损而导致的清除失效。(3) 采用递进式结构,增加了刷毛与棒(线)材表面接触面,提高 对棒(线)材规格大小改变的自适应性,达到了对各种情况的棒(线)材 表面残留物清除的较好效果。(4) 减少了由于抛丸后棒线材表面残留物造成拉拔模损坏、棒线材 拉拔后表面拉丝,提高了产品质量、成材率、拉拔线速度(产能)和延长 模具润滑油的使用周期。(5) 弹夹式整体结构具有在线拆装维护方便,投入费用低、使用寿 命长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组清除刷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清除刷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组清除刷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组清除刷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抛光刷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抛光刷的分解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导向套 一 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IO为本技术导向套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中间过渡套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 图6,本技术的棒线材抛丸处理后表面残留物清除装置,包括, 一箱体l,其两侧壁对称开有通孔101、 102;第一、二固定座2、 2',其分别由二个半圆形管体21、 21'组合而成,其内壁开设有四个环形凹槽211、 21T ;四个清除刷3,分别为圆环体结构,设置于第一固定座2内的环形凹 槽211中,大小与环形凹槽相匹配;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线材抛丸处理后表面残留物清除装置,包括,一箱体,其两侧壁对称开有通孔;其特征是,还包括,    固定座,其由二个半圆形管体组合而成,其内壁开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设置于箱体内;    清除刷,圆环体结构,设置于固定座内的环形凹槽中,大小与环形凹槽相匹配;其外缘开设有环槽,环槽内沿圆环体径向开有通孔;金属丝密布于整个圆形环内,其外端部分别嵌埋于圆环体通孔内,并由细丝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冬生周鸿祥张伟钢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