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车外侧门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4266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车外侧门扶手,包括扶手杆、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所述上安装座和所述下安装座都包括底座和扶手杆柄,所述底座固定在车体上,所述扶手杆柄整体呈弧形向一侧弯曲,所述扶手杆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扶手杆连接,在所述扶手杆表面设置涂塑层,所述扶手杆上下两端与所述扶手杆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车外侧门扶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良好的工艺性。通过涂塑层,满足人体手感的良好接触,满足在低温环境下不发生脆裂。通过扶手杆柄的结构,使扶手在美观效果上有了提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扶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车外侧门扶手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对轨道车辆安全性和经济性以及舒适性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轨道车辆扶手装置是一种方便人员上下车辆的辅助和安全保障工具,人员上下车通常需要借助扶手来保证上下车的安全,在现有的铁路客车车辆车外扶手结构,一般采用直角连接方式,同时扶手杆表面采用挂胶方式处理。但是橡胶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极易老化失效,影响广品质量和车辆品质。如之前申请并公开的技术专利,申请号200810020949.2,名称为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该篇专利的方案是包括司机室侧门两侧的墙板和两扶手,两扶手各具有上安装座、下安装座以及扶手杆。所述司机室侧门两侧的墙板上各设有凹槽,所述两扶手分别设置在两凹槽内。所述扶手的上安装座、下安装座分别固定在凹槽的顶面和底面上,所述扶手的扶手杆为直杆,扶手杆两端分别通过上连接杆、下连接杆与同槽中的上安装座、下安装座连接。该篇专利中公开的结构虽然比之前的结构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没有解决舒适性和美观效果上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工艺好,满足人体手感和视觉外观,提供轨道车辆品质的轨道车辆车外侧门扶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车辆车外侧门扶手,包括扶手杆、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所述上安装座和所述下安装座都包括底座和扶手杆柄,所述底座固定在车体上,所述扶手杆柄整体呈弧形向一侧弯曲,所述扶手杆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扶手杆连接,在所述扶手杆表面设置涂塑层,所述扶手杆上下两端与所述扶手杆柄固定连接。进一步,底座和所述扶手杆柄为一体结构。进一步,扶手杆柄一端与所述底座弧形过渡连接。进一步,在所述扶手杆柄与所述扶手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空腔,所述扶手杆为中空直杆,在所述扶手杆两端设置有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插接在所述扶手杆和所述扶手杆柄的空腔中并固定连接,下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插接在所述扶手杆和所述扶手杆柄的空腔中并固定连接。进一步,在所述空腔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扶手杆的沉头孔,在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与所述扶手杆柄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与所述扶手杆焊接固定。进一步,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与所述扶手杆的焊接为弧焊。进一步,底座和所述扶手杆柄为精铸整体结构。进一步,底座与所述车体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综上内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车外侧门扶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良好的工艺性。通过涂塑层,满足人体手感的良好接触,满足在低温环境下不发生脆裂。通过扶手杆柄的结构,使扶手在美观效果上有了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A-A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安装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扶手杆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5所示,扶手杆I,上安装座2,下安装座3,紧固螺栓4,车体5,底座6,扶手杆柄7,涂塑层8,沉头孔9,上连接杆10,下连接杆11,螺纹孔12,螺钉13,通孔1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轨道车辆车外侧门扶手,包括扶手杆1、上安装座2和下安装座3,扶手杆I两端固定上安装座2和下安装座3,上安装座2和下安装座3通过紧固螺栓4固定在车体5上。在上安装座2和下安装座3上设置有通孔14,紧固螺栓4穿过通孔14固定在车体5上。两个安装座的扶手杆柄7向一侧弯曲,弯曲弧为三段内圆弧,整体呈弧形,在弯曲侧的端部上设置与扶手杆I的连接空腔,并通过螺钉13与扶手杆I的上下两个连接杆固定。如图3和图4所示,上安装座2和下安装座3均由底座6和扶手杆柄7组成,底座6上开有两个用于方便安装座固定在车体5上的通孔14,底座6和扶手杆柄7为精铸成一体结构。扶手杆柄7根据人体工学和视觉效果,向一侧弧面弯曲,扶手杆柄7 —端与底座6弧面过渡连接,向一侧弯曲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空腔,用于连接扶手杆1,在空腔上设置有沉头孔9,用于螺钉13穿过沉头孔9将扶手杆I上的连接杆固定。如图5所示,扶手杆I为无缝钢管,中空,直管,扶手杆I外表面上设置有涂塑层8,涂塑层8技能满足人体手感良好接触,又能满足在低温皇家下不发生脆裂。在扶手杆I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了上连接杆10和下连接杆11,两个连接杆均为圆钢加工而成,两个连接杆都设置了螺纹孔12,用于将扶手杆I固定在扶手杆柄7上。上连接杆10上部插接到上安装座2扶手杆柄7的内腔中,螺钉13穿过沉头孔9,固定在螺纹孔12内,将扶手杆柄7与上连接杆10固定连接;下部插接到扶手杆I内腔中,与扶手杆I弧焊固定。下连接杆11上部插入扶手杆I内腔中,与之弧焊连接;下部插入下安装座3扶手杆柄7的内腔中,同样使用螺钉13将两者固定连接。扶手杆I两端通过上连接杆10和下连接杆11插入到扶手杆柄7的空腔中,并通过螺钉13安装固定,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在上下两个安装座上具有弧面弯曲的扶手杆柄7,底座6和扶手杆柄7为精铸一体结构,表面圆滑,具有很好的美观效果,提高了车辆的质量和品质。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车辆车外侧门扶手,包括扶手杆、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座和所述下安装座都包括底座和扶手杆柄,所述底座固定在车体上,所述扶手杆柄整体呈弧形向一侧弯曲,所述扶手杆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扶手杆连接,在所述扶手杆表面设置涂塑层,所述扶手杆上下两端与所述扶手杆柄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车外侧门扶手,包括扶手杆、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座和所述下安装座都包括底座和扶手杆柄,所述底座固定在车体上,所述扶手杆柄整体呈弧形向一侧弯曲,所述扶手杆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扶手杆连接,在所述扶手杆表面设置涂塑层,所述扶手杆上下两端与所述扶手杆柄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车外侧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扶手杆柄为一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车外侧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柄一端与所述底座弧形过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车外侧门扶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扶手杆柄与所述扶手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空腔,所述扶手杆为中空直杆,在所述扶手杆两端设置有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海洋田爱琴卢衍祥顾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