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状切断部件的面修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8217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在毛刺去除、表面粗糙化等的面修整的方法中,提供下述的有效方法,即,比如对板状切断部件本身小的部件进行面修整。一种通过冲切等的剪断机构获得的板状切断部件的面修整方法,在该板状切断部件和形状尺寸与该板状切断部件近似的板状研磨部件中,预先穿设圆孔,将保持用轴分别插入该圆孔中,将板状切断部件和板状研磨部件交替重合,安装于容器的内部。另外,从与上述保持用轴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向,通过喷嘴喷射高压空气,按照与保持用轴的轴平行的方式使该喷嘴摆动,由此,使上述板状切断部件和板状研磨部件旋转,通过邻接的板状切断部件和板状研磨部件的摩擦滑动进行面修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本专利技术特别是涉及进行通过冲切等的剪断机构获得的板状切断部件的切断部分的毛刺去除、表面粗糙化等的面修整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通过冲切等的剪断机构获得的板状切断部件的切断部分,在一般的场合会形成毛刺。在将该板状切断部件粘贴于另一部件上时,会产生因毛刺的突起损伤上述另一部件、或紧密贴合强度降低等的不利情况。于是,必须事先去除切断部分的毛刺。另外,为了提高紧密贴合强度,普遍地进行对表面粗糙化等的面修整处理。一般,板状切断部件的面修整通过研磨等的机构进行。比如,像图4所示的那样,以可旋转的方式在传送带1的上方设置研磨轮2,在该研磨轮2的前后位置设置保持辊3a、3b,在将板状切断部件4在传送带1上向图中右向运送的同时,将其保持于前后的保持辊3a、3b上,通过研磨轮2进行研磨。但是,在板状切断部件4的尺寸小于前后的保持辊3a、3b的间距的场合,会因旋转的研磨轮2而像该图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那样被弹起。比如,在用于电子设备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中,在多数场合,像粘接于部件安装部上的增强板等那样尺寸较小,但是,对于这样的板状切断部件本身小的部件,难以通过图示的研磨机构进行面修整。由此,对于板状切断部件本身小的部件,采用先不完全地将该板状切断部件分离,而使其呈片状,进行研磨机构的面修整,然后将其粘贴于柔性印刷电路基板上,接着将其剪断的方法。但是,在该方法中,由于即使在较小的增强板的情况下,仍必须要求设置于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粘贴位置的片,故构成碎屑的增强板材料增加,效率差。于是,必须要求采用对板状切断部件本身小的部件的进行面修整的有效方法。作为,除了上述研磨机构以外,人们还知道有下述的方案,其中,将部件的毛刺的面向上,将其吸附而固定于磁铁板上,通过旋转的2个钢丝刷将毛刺去除(比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人们知道有下述的方案,其中,在传送带上设置吸附保持板材的吸附机构,通过传送带运送吸附的板材,通过旋转的毛刺去除轮将毛刺去除(比如,参照专利文献2)。此外,人们知道有下述的方案,其中,柔性的薄板状体的外面侧构成磨削部,在该薄板状体的内面侧,呈脉冲状间歇地喷上高压液体,由此,将上述薄板状体的外面侧的磨削部间歇地呈脉冲状按压于被加工物的毛刺发生部位,进行毛刺的去除(比如,参照专利文献3)。还有,人们知道有下述的方案,其中,通过持握机构持握被处理物,将被处理物插入到接纳处理材料、进行摆动的摆动槽内,在保持被处理物的状态进行表面精加工处理(比如,参照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1JP技术登记第3033818号文献专利文献2JP特开平11-216649号文献专利文献3JP特开昭63-232926号文献专利文献4JP特开平9-85199号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方案中,由于将部件吸附固定于磁铁板上,故即使为尺寸较小的板状切断部件,仍可进行面修整。但是,如果板状切断部件为非磁性体,由于无法吸附于磁铁板上,故不能进行面修整。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在传送带上设置吸附机构,但是,难以取下暂时吸附的板材,另外,如果对板状切断部件开了孔,则无法吸附保持。在专利文献3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呈脉冲状将高压液体喷到柔性的薄板状体上,间歇地将磨削部按压于被加工物上,但是,在该被加工物较小的场合,如果没有任何的固定机构,则会将被加工物本身冲跑。在专利文献4所述的专利技术中,持握被加工物,将其浸渍于摆动的槽内,但是,在板状切断部件具有柔性的场合,还具有部件弯曲,无法获得效果的情况。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通过冲切等的剪断机构获得的板状切断部件中的切断部分的毛刺去除、表面粗糙化等的面修整的方法中,提供下述的有效方法,即,比如电子设备中使用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部件安装部上粘贴的增强板等的那样的,板状切断部件本身小的部件进行面修整。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提出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冲切等的剪断机构获得的,其特征在于在该板状切断部件中预先穿设圆孔,将保持用轴插入该圆孔中,将多个板状切断部件重合,安装于容器的内部,从与上述保持用轴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向,通过喷嘴喷射高压空气,按照与保持用轴的轴平行的方式使该喷嘴摆动,由此,使上述板状切断部件旋转,通过邻接的板状切断部件之间的摩擦滑动进行面修整。按照该方案,将保持用轴插入穿设于板状切断部件中的圆孔中,将多个板状切断部件重合,安装于容器的内部。由于沿与保持用轴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向设置的喷嘴围绕保持用轴的轴系而摆动,同时喷射高压空气,故通过该高压空气,上述板状切断部件围绕保持用轴的轴系而旋转,根据邻接的板状切断部件之间的摩擦滑动,进行面修整。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冲切等的剪断机构获得的,其特征在于在该板状切断部件和形状尺寸与该板状切断部件近似的板状研磨部件中,预先穿设圆孔,将保持用轴分别插入相应的圆孔中,将板状切断部件和板状研磨部件交替重合,安装于容器的内部,从与上述保持用轴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向,通过喷嘴喷射高压空气,按照与保持用轴的轴平行的方式使该喷嘴摆动,由此,使上述板状切断部件和板状研磨部件旋转,通过邻接的板状切断部件和板状研磨部件的摩擦滑动进行面修整处理。按照该方案,由于将保持用轴插入板状切断部件的圆孔和板状研磨部件的圆孔中,将板状切断部件和板状研磨部件交替重合地安装于容器的内部,沿与保持用轴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向设置的喷嘴围绕保持用轴的轴系而摆动,同时,喷射高压空气,故通过该高压空气,上述板状切断部件和板状研磨部件围绕保持用轴的轴系而旋转,邻接的板状切断部件和板状研磨部件摩擦滑动,进行面修整。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涉及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从上述保持用轴的侧方喷射高压空气,使上述板状切断部件或上述板状切断部件与板状研磨部件旋转,并且从上述保持用轴的上方或侧方,向上述板状切断部件或板状切断部件和板状研磨部件,将液体或具有研磨磨粒的液体进行喷雾。按照该方案,由于从保持用轴的侧方喷射高压空气,使上述板状切断部件或上述板状切断部件与板状研磨部件旋转,使邻接的板状切断部件和板状切断部件或邻接的板状切断部件和板状研磨部件摩擦滑动,进行面修整,但是,由于摩擦滑动各部件发热,故从上述保持用轴的上方或侧方,将液体或包含研磨磨粒的液体喷雾,使各部件的润滑、研磨效率提高。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1、2或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上述容器被封闭,与集尘装置连接。按照该方案,由于将接纳板状切断部件或板状切断部件与板状研磨部件的容器被封闭,故在通过摩擦滑动进行面修整时产生的粉尘或灰尘等不飞散到容器的外面,通过集尘装置将其有效地集尘于规定的部位。在本专利技术中,象上述那样,在容器内部邻接的板状切断部件之间或邻接的板状切断部件与板状研磨部件以保持轴为中心而旋转,进行摩擦滑动,故以较短的时间进行面修整。另外,由于板状切断部件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保持轴上,故即使在板状切断部件本身的尺寸小的情况下,仍可进行切断部分的毛刺去除、表面粗糙化处理等的面修整。另外,通过选定在容器内喷雾的液体和研磨部件,还可扩大应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图2(1)为板状切断部件的主视图,图2(2)为板状研磨部件的主视图;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图4为表示已有实例的故障点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冲切等的剪断机构获得的板状切断部件的面修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板状切断部件中预先穿设圆孔,将保持用轴插入该圆孔中,将多个板状切断部件重合,安装于容器的内部;从与上述保持用轴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向,通过喷嘴喷射高压空气, 按照与保持用轴的轴平行的方式使该喷嘴摆动,由此,使上述板状切断部件旋转;通过邻接的板状切断部件之间的摩擦滑动,进行面修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畠山一文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梅克特隆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