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变换液压系统用流量自动调节阀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798837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载变换液压系统用流量自动调节阀。其技术方案是:缸体(13)与阻尼阀右端盖(11)固定连接,阻尼阀阀芯(8)安装在阻尼阀阀体(3)中,活塞(17)安装在缸体(13)内,阻尼阀阀芯(8)与活塞杆(19)连接为整体,活塞杆(19)右端与活塞(17)固定连接,活塞杆(19)上装有弹簧(15)。阻尼阀阀芯(8)的左圆柱形凸台(5)和右圆柱形凸台(9)开有3~5条环形平衡槽(4),左圆柱形凸台(5)右侧面的外圆处均匀开有4个三角槽(6)。梭阀开有梭阀第一进油口(24)、梭阀第二进油口(29)和梭阀控制油口(25),梭阀阀芯(27)置于梭阀阀体(26)内。梭阀固定在缸体(13)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流量自动调节、运行平稳、抗污染能力强、结构简单、拆装维修方便和能降低液压系统功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量自动调节阀
具体涉及一种负载变换液压系统用流量自动调节阀
技术介绍
液压系统常用于起吊、翻转重物的驱动装置,为了节能,一般配有配重,在工作行程中会出现负负载,使液压缸两腔工况发生变换,而出现冲击。现有的解决办法是采用液控单向阀、平衡阀或压力补偿阀,采用前两种会降低液压系统稳定性,后一种阀结构复杂,拆装维修不方便,抗污染能力差,价格高,投入成本增加。这对进一步发展液压技术有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上述技术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擦力小、泄漏量少、运行平稳、抗污染能力强、结构简单、拆装维修方便、成本低、降低液压系统功率的负载变换液压系统用流量自动调节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自动流量调节阀由梭阀和缸控阻尼阀组成。缸控阻尼阀由阻尼阀左端盖、阻尼阀阀体、阻尼阀阀芯、活塞、缸体、螺母、活塞杆、弹簧和阻尼阀右端盖构成。缸控阻尼阀的结构是:缸体同轴线地与阻尼阀右端盖固定连接,阻尼阀阀芯同轴线地安装在阻尼阀阀体中,活塞同轴线地安装在缸体中,阻尼阀阀芯与活塞杆左端同轴线地固定连接为一整体,活塞杆右端穿过阻尼阀右端盖,活塞杆右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载变换液压系统用流量自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流量调节阀由梭阀和缸控阻尼阀组成;缸控阻尼阀由阻尼阀左端盖(1)、阻尼阀阀体(3)、阻尼阀阀芯(8)、活塞(17)、缸体(13)、螺母(18)、活塞杆(19)、弹簧(15)和阻尼阀右端盖(11)构成;缸控阻尼阀的结构是:缸体(13)同轴线地与阻尼阀右端盖(11)固定连接,阻尼阀阀芯(8)同轴线地安装在阻尼阀阀体(3)中,活塞(17)同轴线地安装在缸体(13)中,阻尼阀阀芯(8)与活塞杆(19)左端同轴线地固定连接为一整体,活塞杆(19)右端穿过阻尼阀右端盖(11),活塞杆(19)右端与活塞(17)通过螺母(18)固定连接,活塞杆(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变换液压系统用流量自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流量调节阀由梭阀和缸控阻尼阀组成; 缸控阻尼阀由阻尼阀左端盖(I)、阻尼阀阀体(3)、阻尼阀阀芯(8)、活塞(17)、缸体(13)、螺母(18)、活塞杆(19)、弹簧(15)和阻尼阀右端盖(11)构成;缸控阻尼阀的结构是:缸体(13)同轴线地与阻尼阀右端盖(11)固定连接,阻尼阀阀芯(8)同轴线地安装在阻尼阀阀体⑶中,活塞(17)同轴线地安装在缸体(13)中,阻尼阀阀芯⑶与活塞杆(19)左端同轴线地固定连接为一整体,活塞杆(19)右端穿过阻尼阀右端盖(11),活塞杆(19)右端与活塞(17)通过螺母(18)固定连接,活塞杆(19)右端直径比活塞杆(19)中部直径小remm;阻尼阀右端盖(11)与活塞(17)间的活塞杆(19)装有弹簧(15); 阻尼阀阀芯(8)左端和右端对应加工有左圆柱形凸台(5)和右圆柱形凸台(9),在阻尼阀阀芯(8)的左圆柱形凸台(5)和右圆柱形凸台(9)上分别加工有3飞条环形平衡槽(4); 左圆柱形凸台(5)右侧面的外圆处均勻地开有4个三角槽(6),每个三角槽(6)的形状相同,深度H为广2_,宽度B为广1.5_,长度L为2 3_,垂直于轴向的三角槽(6)横截面从右侧面向左递减为零; 阻尼阀阀体(3)底部的靠近左端处开有第一泄油口(2),阻尼阀阀体(3)底部的靠近右端处开有第二泄油口(10),阻尼阀阀体(3)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开有阻尼阀出油口(7),阻尼阀阀体(3)的上部开有阻尼阀进油口(30),阻尼阀进油口(30)与阻尼阀左端盖(I)的距离为阻尼阀阀体(3)长度的0.2、.3倍;在缸体(13)底部的靠近左端处开有第三泄油口(14),在缸体(13)上部的靠近右端处开有阻尼阀控制油口(21); 梭阀由梭阀阀体(26)、梭阀右端盖(23)、梭阀阀芯(27)和梭阀左端盖(28)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湛从昌邓江洪曾良才陈新元陈奎生傅连东黄富瑄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