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微流体技术萃取分离钴、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773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微流体技术萃取分离钴、镍的方法,将含Co2+、Ni2+的混合料液作为水相、2-乙基已基膦酸单2-乙基已基酯作为萃取剂,260#溶剂油为稀释剂,经均相皂化的萃取剂与稀释剂混合均匀后共同作为油相,水相和油相分别通过两台流量泵进入微反应器,在温度为25~50℃下,两相在微反应器内进行混合并发生萃取反应;在微反应器出口收集产物并待静置分相,此时Co2+进入油相、Ni2+留在水相中,实现钴、镍的萃取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连续流的增强混合型通道结构的微反应器进行钴、镍的萃取分离,反应时间缩短至微秒级范围,单级钴萃取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减少了萃取级数。水相与油相能快速的进行静置分层,未见乳化现象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钴、镍萃取分离的方法,具体是涉及微流体技术萃取分离钴、镍的方法。
技术介绍
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微型化,连续流动的微观流体学在化学过程处理中的应用,即所谓微化工工艺,在微观
和化学工程领域都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较小体积范围内实现了化学反应的连续进行,与常规工艺相比,反应的选择性得到明显提高,传质性能得到很大强化,在设备体积大幅度减小的情况下仍能保证大规模工业生产,被认为是现代化工发展理念的一次重大突破。微反应器一般是指通过微加工和精密加工技术制造的小型反应系统,流体流动通道当量直径介于微米和毫米之间,远远小于常规管式反应器。微通道内,流体以微米级厚的薄层相互接触,可实现快速微观混合,这一技术称为微流体技术。对由混合、传递控制的反应过程,混合和传质、传热的高度强化能够显著提高反应速率,同时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并实现连续生产。钴、镍是重要的有色战略金属,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邻,属同类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在矿床中·常共生、伴生,它们的分离一直是人们探讨研究的方向。在目前的工业生产中,钴、镍分离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和萃取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微流体技术萃取分离钴、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1)将含Co2+、Ni2+的混合料液作为水相、2-乙基已基膦酸单2-乙基已基酯作为萃取剂,260#溶剂油为稀释剂,经均相皂化的萃取剂与稀释剂混合均匀后共同作为油相,水相和油相分别通过两台流量泵进入微反应器,在温度为25~50℃下,两相在微反应器内进行混合并发生萃取反应;(2)步骤(1)反应结束后,在微反应器出口收集产物并待静置分相,此时Co2+进入油相、Ni2+留在水相中,实现钴、镍的萃取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金辉张利华张利波代林晴巨少华刘能生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