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块粗铣缺口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9669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块粗铣缺口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风阀控制装置,一增压油缸,一工作油缸和一工件夹紧机构;风阀控制装置包括一风阀体和一由手把开关控制的风阀芯;增压油缸设置在风阀控制装置的一侧,增压油缸包括一缸体和设置在缸体两端的前、后盖,缸体内设置一注油活塞、一油活塞和一气缸活塞,在前盖与注油活塞之间设置一穿过油活塞的高压油缸,工作油缸的进油接头通过油管连接高压油缸的出油接头;工件夹紧机构包括一卡具体,一加力板和一压板,在加力板、卡具体和压板上穿设一螺栓杆,并在压板外侧连接一螺母,在卡具体与加力板之间插设一斜铁的一端,斜铁的另一端连接工作油缸的活塞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用于各种工件的夹紧加工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紧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内燃机车的配件导块粗铣缺口夹 紧装置。
技术介绍
导块是柴油机推杆装配中的重要配件,材料为42CrMo,导块的结构是在直径 为4)59.5fflffl的圆柱一端开一个高30ram、宽ll咖、深52mm的缺口,在缺口的部位 钻铰4)25mm的耳销孔以便在此处装入滚轮。由于对导块缺口的精度要求较高,工 件材质又比较硬,未改进前粗铣缺口时, 一直是在普通X63W铣床上加工,采用专 用工装定位、压板和螺母夹紧的方式,而且只有一个方向的夹紧力。由于导块加 工时切削深度大,相应切削力加大,当工件紧固时要靠人工用铜棒使劲敲击紧固 螺母用的扳手,才能紧固工件,否则工件容易松动。因此现有技术不仅制约了生 产效率,而且工件紧固不易牢靠,容易造成在粗铣缺口时工件松动,刀具损坏, 工件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夹工件方便稳妥、省力且定位可 靠、准确,生产效率高的导块粗铣缺口夹紧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块粗铣缺口夹紧装置, 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风阀控制装置, 一增压油缸, 一工作油缸和一工件夹紧机 构;所述风阀控制装置包括一风阀体和一由手把开关控制的风阀芯,所述风阀体 上设置一连接气源的高压进气口,所述风阀芯周向间隔设置有三个可与所述高压 进气口连通的高压进气孔;所述增压油缸设置在所述风阀控制装置的一侧,所述 增压油缸包括一缸体和设置在所述缸体两端的前、后盖,所述缸体内设置一将其 分隔成前、后腔的注油活塞,在所述前、后腔内分别设置一油活塞和一气缸活塞, 在所述油活塞与所述前盖之间、所述注油活塞与气缸活塞之间和所述气缸活塞与 所述后盖之间分别设置一通过通气槽连接所述风阀控制装置上一个高压进气孔的 进出气口;所述前盖与所述注油活塞之间设置一穿过所述油活塞的高压油缸,且 在所述油活塞与所述注油活塞之间的所述高压油缸上套设一复位弹簧,连接所述 气缸活塞的活塞杆作为高压油活塞插设在所述高压油缸内,所述注油活塞上设置 有倾斜注油嘴,所述倾斜设置的注油嘴连通所述活塞杆上的周向和轴向注油孔;所述工作油缸包括一油缸体,所述油缸体内设置一活塞,所述活塞连接一伸出所 述油缸体的活塞杆,所述油缸体内的活塞杆上套设一弹簧;所述工作油缸的进油 接头通过油管连接所述高压油缸的出油接头;所述工件夹紧机构包括一卡具体, 其上设置有工件定位槽,所述卡具体一侧设置有一加力板,在所述工件定位槽卡 设的工件另一侧设置一压板,在所述加力板、卡具体和压板上穿设一螺栓杆,并 在所述压板外侧连接一螺母,在所述卡具体与所述加力板之间插设一斜铁的一端, 所述斜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工作油缸的活塞杆。在所述加力板顶部一端设置一滚轮,所述斜铁的楔形底面座落在所述滚轮的 顶部。所述风阀控制装置的风阀体上与所述风阀芯周向的三个高压进气孔对应标识 有0档、1档和2档三个档位,所述0档位连通所述气缸活塞与注油活塞之间的进 出气口,所述1档位连接所述前盖与所述油活塞之间的进出气口,所述2档位连 接所述后盖与所述气缸活塞之间的进出气口。所述注油活塞上设置的倾斜注油嘴的倾斜角度为30° 。在所述工件定位的工作台上设置有定位装置,每一定位装置包括一底座,在 所述底座上连接一定位柱,在所述定位柱内设置一段弹簧,在所述弹簧顶部设置一定位销。在所述缸体上设置的三个进出气上分别连接有过滤器。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气能转 变为液压能,通过液压力带动斜铁拉紧螺栓杆的结构方式夹紧被加工工件,从而 代替了已有技术使用普通人工夹紧的方法,不但工件装夹方便稳妥,而且省力快 捷。2、本专利技术操作时,可以通过手把开关的搬动进行操作,不仅降低了工人的劳 动强度,而且被加工工件固定牢固可靠,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本发 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广泛用于各种被加工工件的夹紧过程中,特别是内 燃机车的配件导块粗铣缺口的夹紧过程中。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风阀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增压油缸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工作油缸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导块定位装置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导块夹紧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一风阀控制装置1,在风阀控制装置1的一端连接一增压油缸2,在增压油缸2的另一端通过油管连接一工作油缸3,工作油缸3的输 出端连接一工件夹紧机构4的运动端。如图l、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风阀控制装置l包括 一风阀体101,在风阀体 101内部设置有一风阀芯102,在风阀芯102的一端设置一手把开关103。在风阀 体101的端面标有0、 1、 2三个档位,在风阀体101的周向设置有一个高压气口 104,高压气口 104与高压气源连接。在风阀芯102的周向间隔设置有三个高压气 孔105,转动手把开关103至0、 1、 2三个档位,可以将风阀体101上的高压气口 104分别对准其中一个进气孔105,以为增压气缸2不同的位置供气,实现不同的 操作步骤。如图l、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增压油缸2包括一缸体201,在缸体201的两端 分别设置有将缸体201密封的前、后盖202、 203,缸体201后腔设置有一气缸活 塞204,气缸活塞204上连接一活塞杆205,缸体201中部设置有一固定不动的注 油活塞206,在注油活塞206与前盖202之间设置一高压油缸207,活塞杆205 — 端轴向设置有一中心注油孔208,周向设置有2 4个连通中心注油孔208的周向 注油孔209,且活塞杆205设置有中心注油孔208的一端可以穿过注油活塞206 插入高压油缸207作为高压油缸207的活塞,高压油缸207内注有液压油210。在 缸体2的前腔设置一油活塞211,油活塞211密封套设在高压油缸207的周向,且 在油活塞211与注油活塞206之间的高压油缸207上套设一复位弹簧212。在高压 油缸207靠近注油活塞206的一端设置有2 4个倾斜(比如倾斜30°但不限制于 此)的注油嘴213,当活塞杆205位于非工作状态的0档位时,各注油嘴213恰可 对准活塞杆205上的各周向注油孔209,在高压油缸207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出油接 头214,出油接头214通过管路连接工作油缸3。在增压油缸2上设置有三条连通风阀控制装置1上高压气孔105的通气槽 215,各通气槽215的进出口 216、 217、 218分别与风阀控制装置1上各档位对应, 0档位的进出口 216位于后腔靠近注油活塞206处的缸体201上,1档位的进出口 217位于前盖202与油活塞211之间的缸体201上,2档位的进出口 218位于后盖 203或后盖203与气缸活塞204之间的缸体201上,在注油活塞206与油活塞211 之间的缸体201上还设置一连接油源的油嘴219,通过油嘴219可以向油活塞211 与注油活塞206之间注满液压油。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油缸3包括一固定在工作台上的油缸体301, 油缸体301内设置有一活塞302,活塞302连接一活塞杆303,在活塞杆303上套 设有一弹簧304,油缸体301的一端设置有进油接头305,接头305的另一端通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块粗铣缺口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风阀控制装置,一增压油缸,一工作油缸和一工件夹紧机构;所述风阀控制装置包括一风阀体和一由手把开关控制的风阀芯,所述风阀体上设置一连接气源的高压进气口,所述风阀芯周向间隔设置有三个可与所述 高压进气口连通的高压进气孔;所述增压油缸设置在所述风阀控制装置的一侧,所述增压油缸包括一缸体和设置在所述缸体两端的前、后盖,所述缸体内设置一将其分隔成前、后腔的注油活塞,在所述前、后腔内分别设置一油活塞和一气缸活塞,在所述油活塞与所 述前盖之间、所述注油活塞与气缸活塞之间和所述气缸活塞与所述后盖之间分别设置一通过通气槽连接所述风阀控制装置上一个高压进气孔的进出气口;所述前盖与所述注油活塞之间设置一穿过所述油活塞的高压油缸,且在所述油活塞与所述注油活塞之间的所述高压油缸上套设一复位弹簧,连接所述气缸活塞的活塞杆作为高压油活塞插设在所述高压油缸内,所述注油活塞上设置有倾斜注油嘴,所述倾斜设置的注油嘴连通所述活塞杆上的周向和轴向注油孔;所述工作油缸包括一油缸体,所述油缸体内设置一活塞,所述活塞连接一伸出 所述油缸体的活塞杆,所述油缸体内的活塞杆上套设一弹簧;所述工作油缸的进油接头通过油管连接所述高压油缸的出油接头;所述工件夹紧机构包括一卡具体,其上设置有工件定位槽,所述卡具体一侧设置有一加力板,在所述工件定位槽卡设的工件另一侧设置一 压板,在所述加力板、卡具体和压板上穿设一螺栓杆,并在所述压板外侧连接一螺母,在所述卡具体与所述加力板之间插设一斜铁的一端,所述斜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工作油缸的活塞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广杨永公伦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