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单克隆抗体或其抗体片段,所述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ASC氨基酸转运蛋白2系统(ASCT2)的细胞外区域的天然结构并与该细胞外区域结合;能够产生所述抗体的杂交瘤;编码所述抗体的DNA;携带所述DNA的载体;通过导入所述载体产生的转化体;利用所述杂交瘤或转化体生产抗体或其抗体片段的方法;和包含所述抗体或其抗体片段的治疗药,以及包含所述抗体或其抗体片段的诊断试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单克隆抗体或其抗体片段,所述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系统ASC氨基酸转运蛋白2(以下称为“ASCT2”)的细胞外区域的天然三维结构并与该细胞外区域结合;产生所述抗体的杂交瘤;编码所述抗体的DNA ;包含所述DNA的载体;可通过导入所述载体获得的转化体;利用所述杂交瘤或转化体生产抗体或其抗体片段的方法;和利用所述抗体或其抗体片段的治疗药,以及利用所述抗体或其抗体片段的诊断试剂。
技术介绍
ASCT2多肽是由541个氨基酸构成的全长10次跨膜蛋白,并依赖钠离子发挥将中性氨基酸转运过细胞膜的转运蛋白的功能。氨基酸转运蛋白根据包括底物特异性等在内的功能功能特征分成几个系统。ASCT2属于系统ASC并具有依赖钠离子进行中性氨基酸例如L-丙氨酸、L-丝氨酸、L-苏氨酸、L-半胱氨酸、和L-谷氨酰胺的细胞内摄取的功能(非专利文献I)。此外,ASCT2是D型猿逆转录病毒和三种C型病毒[猫内源病毒(RD114),狒狒内源病毒,和鸟类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非专利文献2和3)共享的病毒细胞表面受体。ASCT2也被称为2型钠依赖性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脂肪细胞氨基酸转运蛋白,AAAT,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B,ATB,氨基酸转运蛋白Β°,ΑΤΒ°,ΑΤΒ0,狒狒M7病毒受体,M7V1,M7VS1,胰岛素活化氨基酸转运蛋白,FLJ31068,RDl 14病毒受体,RDl 14/猿D型逆转录病毒受体,RDR, RDRC,或R16 (非专利文献I和3)。此外,作为另一 个名称,ASCT2被称为溶质载体家族I (中性氨基酸转运)、成员5、溶质载体家族I成员5或SLC1A5,并属于SLCl家族。关于癌症发展和ASCT2或SLC1A5表达之间的关系,利用表达序列标签(EST)数据库已经发现,SLC1A5、SLC7A5和SLC38A5三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非专利文献4)。此外,在正常肝脏中没有发现SLC1A5的表达,但是在肝细胞癌或肝母细胞瘤的临床组织中发现SLC1A5的表达(非专利文献5)。另外已经发现,在低分化的星形细胞瘤或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组织中SLC1A5的表达比在正常组织中高(非专利文献6)。此外,通过免疫组织学染色或Western印迹法,在大肠癌和前列腺癌临床组织中检出了 ASCT2的表达,而高度表达ASCT2的患者的后果较差(非专利文献7和8)。此外,ASCT2担负大肠癌、肝癌、乳腺癌、星形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的几个细胞系中谷氨酰胺的摄取(非P专利文献9至12),并通过利用ASCT2的底物丙氨酸-丝氨酸-苏氨酸混合物来竞争性抑制谷氨酰胺的细胞内摄取,从而抑制了细胞增殖(非专利文献9)。至于与ASCT2结合的抗体,已知的是抗人ASCT2的细胞内N-末端或C-末端部分肽的多克隆抗体(非专利文献13、14和15)。因为这些抗体全都是识别ASCT2的细胞内部分,所以它们不能与细胞的细胞膜上表达的ASCT2相结合。已知当抗体与细胞膜上表达的抗原蛋白结合时,在生物体内诱导了抗体的效应子活性引起的细胞毒性,例如抗体依赖性细胞的细胞毒性(以下称为“ADCC活性”)或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以下称为“CDC活性”)(非专利文献16)。但是,因为这些抗体不能与细胞的细胞膜上表达的ASCT2结合,不能期待由效应子活性引起的这些细胞毒性。另外,因为所有这些抗体是识别ASCT2的细胞内部分的抗体,它们不能抑制由活细胞中表达的ASCT2细胞内摄取氨基酸。另外,识别人类ASCT2的多克隆抗体可以从:LifeSpan BioSciences (产品编号:LS-C16840 和 LC-C31887),Avia Systems Biology (产品编号:ARP42247_T100),Santa CruzBiotechnology (产品编号:sc_50698 和 sc-50701),或 Millipore (产品编号:AB5468)获得。但是,尚不知道特异性识别ASCT2的细胞外区域的天然三维结构并与所述细胞外区域结合的单克隆抗体。现有技术文献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I: J.Biol.Chemistry, 271, 18657 (1996)非专利文献2:Proc, Natl.Acad, Sc1.USA, 96, 2129 (1999)非专利文献3:J.Virology, 73,4470 (1999)非专利文献4:Seminars in Cancer Biology, 15, 254(2005)非专利文献5:Am.J.Physiol`.`Gastrointest.Liver Physiol., 283, G1062 (2002)非专利文献6:NeuroReport, 15,575 (2004)非专利文献7:Anticancer Research, 22, 2555 (2002)非专利文献8:Anticancer Research, 23, 3413 (2003)非专利文献9:J.Surgical Research, 90, 149 (2000)非专利文献10:J.Cellular Physiology, 176, 166(1998)非专利文献11:J.Neuroscience Research, 66, 959 (2001)非专利文献12:Am.J.Physiol.Cell Physiol.,282,C1246 (2002)非专利文献13:J.Gene Medicine, 6,249 (2004)非专利文献14:Am.J.Physiol.Cell Physiol.,281,C963 (2001)非专利文献15:Biochem.J.,382,27 (2004)非专利文献16 =Cancer Res.,56,1118(1996)专利技术概要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单克隆抗体或其抗体片段,所述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ASCT2的细胞外区域的天然三维结构并与该细胞外区域结合;产生所述抗体的杂交瘤;编码所述抗体的DNA ;包含所述DNA的载体;可通过导入所述载体获得的转化体;利用所述杂交瘤或转化体生产抗体或其抗体片段的方法;和利用所述抗体或其抗体片段的治疗药,以及利用所述抗体或其抗体片段的诊断试剂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下(I)至(44):(I)单克隆抗体或其抗体片段,所述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系统ASC氨基酸转运蛋白2(以下称为“ASCT2”)的细胞外区域的天然三维结构并与该细胞外区域结合;(2) (I)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体片段,其抑制通过ASCT2细胞内摄取氨基酸;(3) (I)或(2)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体片段,其具有细胞的细胞毒性;(4) (3)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体片段,其中所述细胞毒性是抗体依赖性细胞的细胞毒性(ADCC)活性或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活性;(5)⑴至(4)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体片段,其与人类ASCT2结合而不与小鼠ASCT2结合;(6) (5)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体片段,其与人类ASCT2的至少EL2区域结合;(7) (6)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体片段,其与选自SEQ ID N0:2表示的氨基酸序列中 154,159 至 160,163 至 171,173 至 174、17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单克隆抗体或其抗体片段,所述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系统ASC氨基酸转运蛋白2ASCT2的细胞外区域的天然三维结构并与该细胞外区域结合,其中:(C)抗体的VH的CDR1、CDR2和CDR3分别由SEQ?ID?NO:49、50和51表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和抗体的VL的CDR1、CDR2和CDR3分别由SEQ?ID?NO:52、53和54表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2008.07.17 JP 2008-1857901.单克隆抗体或其抗体片段,所述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系统ASC氨基酸转运蛋白2ASCT2的细胞外区域的天然三维结构并与该细胞外区域结合,其中: (C)抗体的VH的CDRl、CDR2和CDR3分别由SEQ ID NO:49、50和51表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和抗体的VL的CDR1、CDR2和CDR3分别由SEQ ID NO: 52、53和54表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体片段,其抑制通过ASCT2细胞内摄取氨基酸。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体片段,其具有细胞毒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体片段,其中所述细胞毒性是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活性或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活性。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体片段,其与人类ASCT2结合而不与小鼠ASCT2结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体片段,其与人类ASCT2的至少EL2区域彡口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体片段,其中所述抗体片段是选自Fab、Fab’、F(ab’)2、单链抗体scFv、二聚体化V区双抗体、二硫键稳定的V区dsFv和包含⑶R的肽的抗体片段。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体或其抗体片段,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是重组抗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组抗体或其抗体片段,其中所述重组抗体是选自人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和人类抗体的重组抗体。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组抗体或其抗体片段,其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的互补决定区CDR。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嵌合抗体或其抗体片段,其包含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石纪彦,古谷安希子,土岐浩惠,安藤博司,铃木昌代,久保田丽夫,
申请(专利权)人:协和发酵麒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