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化合物、蒽衍生物、以及使用蒽衍生物的发光元件、发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发光元件具有由一对电极夹持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层的结构。该发光元件具有如下特征:可以制造为薄型且轻量;通过施加直流电流实现发光;以比液晶快速度响应;等等。此外,将这种发光元件配置为矩阵状而成的发光装置即无源矩阵发光装置、有源矩阵发光装置有如下优越性:与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相比视角广且可见度好。根据这种理由,发光元件被期待应用于下一代的平面显示器。发光元件有时也被称为电致发光元件或者EL元件。通过对夹在一对电极之间的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层从阴极注入电子,同时从阳极注入空穴,来使发光元件驱动。从阴极注入的电子以及从阳极注入的空穴在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层中重新组合来形成分子激子(molecular exciton),并且当该分子激子退回基底态时放出能量。在该能量作为具有对应于可见光的波长的光被放出的情况下,可以认识为发光。作为有机化合物的激发态,有单态激发态和三重态激发态,并且可以从哪一种激发态发光。根据基底态和通过重新组合而形成的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异即带隙,来决定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式(1)所表示的蒽衍生物,其中Ar1及Ar2分别表示取代或不取代的碳数为6至25的芳基,并且α及β分别表示取代或不取代的碳数为6至25的亚芳基,并且R1表示碳数为1至4的烷基、或者取代或不取代的碳数为6至25的芳基,并且R2表示氢、碳数为1至4的烷基、取代或不取代的碳数为6至25的芳基、卤素基、以及卤烷基中的一种,并且R11至R18分别表示氢或碳数为1至4的烷基。FDA000026571201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2007.04.25 JP 2007-115079;2008.01.22 JP 2008-01111.一种通式(I)所表示的蒽衍生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蒽衍生物,其中所述蒽衍生物由通式(2)表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蒽衍生物,其中所述蒽衍生物由通式(3)表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蒽衍生物,其中所述蒽衍生物由通式(6)表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蒽衍生物,其中所述蒽衍生物由结构式(300)表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蒽衍生物,其中所述蒽衍生物由结构式(100)表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蒽衍生物,其中所述蒽衍生物由结构式(101) (119)中的任一种表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蒽衍生物,其中所述蒽衍生物由结构式(120) (150)中的任一种表不,9.一种发光兀件,该发光兀件在一对电极之间具有发光层, 其中所述发光层包含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蒽衍生物。10.一种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元件、以及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的控制电路。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上祥子,大泽信晴,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