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1-乙酰基-卤代吲哚基-3-乙酸酯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吲哚酚,又称3-羟基吲哚,与3-吲哚酮互变异构,在空气中自发二聚成靛蓝。吲哚酚显色底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显色底物,特别是在微生物检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们是由产色原吲哚酚与酶底物间接缩合而成,当它受目标酶水解作用时会释放出吲哚酚并在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下发生两分子偶合成不溶于水、热稳定性高、显色的二聚体染料。不同的吲哚酚产色原,其显色结果也不一样,其中广泛应用的有5-溴-4-氯-3-吲哚酚、5-溴-3-吲哚酚等。由于吲哚酚取代物作为产色原具有高灵敏性、低毒、显色性能好等优点,它们被广泛用于合成各种显色底物。由于吲哚酚及其取代物不能稳定存在,因此在合成吲哚酚显色底物时是以它们的衍生物参与反应的,如1-乙酰基-5-溴-4氯吲哚基-3-乙酸酯等,这些物质除了以上作用夕卜,也可作为合成优良有色、荧光染料的中间体。对于1-乙酰基-5-溴-4氯吲哚基-3-乙酸酯与1-乙酰基-5-溴吲哚基-3-乙酸酯这两种中间体的合成,Holt等曾报道用3-氯苯胺经过五步反应得到,其中缩合氯乙酸反应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如通式(Ⅰ)所示的1?乙酰基?卤代吲哚基?3?乙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如通式(Ⅱ)所示的邻氨基苯甲酸或其氯代物,与氯乙酸或氯乙酸钠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通式(Ⅲ)所示的N?(2?羧基)苯基甘氨酸或其氯代物;具体为:将邻氨基苯甲酸或其氯代物和氯乙酸或氯乙酸钠按照摩尔比1:1~2.5以固体形式混合,加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中和,再用碳酸钾或碳酸钠溶液调节pH值至6.5~9.0,再加入邻氨基苯甲酸或其氯代物5~10%摩尔当量的碘化钾或碘化钠作为催化剂,加热回流反应,利用碳酸钾或碳酸钠溶液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在6.5~9.0,直至pH值在至少20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如通式(I )所示的1-乙酰基-卤代吲哚基-3-乙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如通式(II)所示的邻氨基苯甲酸或其氯代物,与氯乙酸或氯乙酸钠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通式(III)所示的N-(2-羧基)苯基甘氨酸或其氯代物; 具体为:将邻氨基苯甲酸或其氯代物和氯乙酸或氯乙酸钠按照摩尔比1:广2.5以固体形式混合,加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中和,再用碳酸钾或碳酸钠溶液调节PH值至6.5 9.0,再加入邻氨基苯甲酸或其氯代物5 10%摩尔当量的碘化钾或碘化钠作为催化齐IJ,加热回流反应,利用碳酸钾或碳酸钠溶液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在6.5 9.0,直至pH值在至少20min内不变时反应结束,纯化得到通式(III)所示的N-(2-羧基)苯基甘氨酸或其氯代物; (b)将通式(III)所示的N-(2-羧基)苯基甘氨酸或其氯代物经过芳环溴代反应便得到通式(IV)所示的N-(4-溴-3-氯-2-羧基)苯基甘氨酸或N-(4-溴-2-羧基)苯基甘氨酸; 具体为:以N-溴代丁二酰亚胺为溴代试剂,N-(2-羧基)苯基甘氨酸或其氯代物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配料摩尔比为1:fl.1,先将N-(2-羧基)苯基甘氨酸或其氯代物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以固体形式混合,冰水浴冷却后,再边搅拌边加入冰水浴冷却的甲醇、水、催化剂的混合液;或者先将N-溴代丁二酰亚胺溶于甲醇、水和催化剂的溶液中,再边搅拌加到冰浴冷却的N-(2-羧基)苯基甘氨酸或其氯代物中;或者先将N-(2-羧基)苯基甘氨酸或其氯代物与冷甲醇、冷水混合搅拌,接着加入催化剂,冰水浴冷却保温,再在搅拌下一次性地加入N-溴代丁二酰亚胺;在(Tl5°C的环境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清平,韦献虎,张菊梅,郭伟鹏,蔡芷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