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A型沸石为硅源合成SAPO-34分子筛的方法。以磷酸为磷源,拟薄水铝石为铝源,A型沸石为硅源,有机模板剂为二乙胺,或吗啉,或环己胺,或三乙胺等,将磷酸,铝源,硅源,有机模板剂,水按照Al2O3∶H3PO4∶SiO2∶R∶H2O=1.0∶2.0∶(0.1~1.0)∶(2.0~3.0)∶(50~100)的摩尔比例制成合成凝胶,将该合成凝胶在200℃和自生压力下水热晶化3~6天,然后冷却、水洗、分离、室温晾干,既得产品。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得到结晶度较高,骨架上硅分布更均匀的SAPO-34分子筛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硅磷酸铝分子筛SAP0-34的合成,具体讲是以A型沸石为硅源,合成骨架上硅分布更均匀的SAP0-34分子筛。
技术介绍
硅磷酸铝分子筛SAP0-34由P04,AlO4和SiO4四面体构成三维骨架结构,SAP0-34分子筛具有中等强度的酸性中心,同时具有八元环微孔结构,在甲醇制低碳烯烃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合成SAP0-34分子筛最常用的娃源是娃溶胶(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Materials 114(2008)416-423),也可以使用其它娃源,如气相白炭黑、薄层层析、气相白炭黑等。但上述硅源在形成反应混合物凝胶时,硅源处于高度聚集状态,即使用分子态的正娃酸乙酯作娃源,它也会在形成凝胶过程中首先水解缩合形成聚集态(Microporous andMesoporous Materials2009,126,1),使得娃源在分子筛结构形成过程中不能以高度分散的形式进入骨架,影响了硅进入骨架的数量和形态,导致合成的SAP0-34分子筛硅分布不均匀、难以控制,进而影响其催化反应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以A型沸石为硅源合成SAP0-34分子筛,A型沸石是一种硅铝原子比为I的沸石,结构中的硅氧四面体与铝氧四面体严格交替相连;使用A型沸石作为硅源合成SAP0-34分子筛,它在凝胶形成过程中仍然以A型沸石晶体的形式存在,从而保证了在SAP0-34分子筛成核、晶体的生长过程中,硅源是以单个硅酸根状态进入SAP0-34分子筛骨架,因此能很好地控制硅原子进入骨架的数量及形态,而且缩短了硅源在高温下溶解分散的时间从而缩短了合成SAP0-34的晶化时间。本专利技术经过下述步骤:将铝源、磷源、硅源、有机模板剂和水混合均匀制成合成凝胶,成胶时的温度为15 35°C,然后将该合成凝胶在200°C和自生压力下水热晶化3 6天,然后冷却、水洗、分离、室温晾干,既得产品。本专利技术以磷酸为磷源,拟薄水铝石为铝源,A型沸石为硅源,有机模板剂为二乙胺,或吗啉,或环己胺,或三乙胺,反应物料按照以下摩尔配比合成凝胶:Al2O3: H3PO4: SiO2: R: H2O = 1.0: 2.0: (0.1 1.0): (2.0 3.0): (50 100)。本专利技术方法中,优选的是将合成凝胶在200°C和自生压力下水热晶化3 6天,然后冷却、水洗、分离、室温晾干,既得产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以A型沸石为硅源合成的SAP0-34分子筛,骨架硅分布更均匀,有助于改善其催化反应性能,为其在工业应用带来更好的前景。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产品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XRD)。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产品的显微镜照片(SEM)。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1将0.608gA型沸石在100°C下水热处理2h,在20°C,用IOmL去离子水溶解1.74g拟薄水铝石粉末和处理过的A型沸石,再依次滴加1.5ImL磷酸,2.3mL 二乙胺,搅拌均匀后移入不锈钢反应釜中于200°C晶化5 6天,然后按常规的分子筛后处理方法,冷却,洗涤,干燥,收集产品。实施例2将0.203gA型沸石在100°C下水热处理2h,在20°C,用IOmL去离子水溶解1.74g拟薄水铝石粉末和处理过的A型沸石,再依次滴加1.5ImL磷酸,2.3mL 二乙胺,搅拌均匀后移入不锈钢反应釜中于200°C晶化5 6天,然后按常规的分子筛后处理方法,冷却,洗涤,干燥,收集产品。实施例3将1.216gA型沸石在100°C下水热处理2h,在20°C,用IOmL去离子水溶解1.74g拟薄水铝石粉末和处理过的A型沸石,再依次滴加1.5ImL磷酸,2.3mL 二乙胺,搅拌均匀后移入不锈钢反应釜中于200°C晶化5 6天,然后按常规的分子筛后处理方法,冷却,洗涤,干燥,收集产品。实施例4将0.608g A型沸石在100°C下水热处理2h,在20°C,用IOmL去离子水溶解1.74g拟薄水铝石粉末和处理过的A型沸石,再依次滴加1.5ImL磷酸,2.3mL 二乙胺,搅拌均匀后移入不锈钢反应釜中于180°C晶化5 6天,然后按常规的分子筛后处理方法,冷却,洗涤,干燥,收集产品。实施例5将0.608g A型沸石在100°C下水热处理2h,在20°C,用IOmL去离子水溶解1.74g拟薄水铝石粉末和处理过的A型沸石,再依次滴加1.5ImL磷酸,2.3mL 二乙胺,搅拌均匀后移入不锈钢反应釜中于170°C晶化5 6天,然后按常规的分子筛后处理方法,冷却,洗涤,干燥,收集产品。实施例6 将0.608g A型沸石在100°C下水热处理2h,在20°C,用IOmL去离子水溶解1.74g拟薄水铝石粉末和处理过的A型沸石,再依次滴加1.5ImL磷酸,2.3mL环己胺,搅拌均匀后移入不锈钢反应釜中于200°C晶化2 3天,然后按常规的分子筛后处理方法,冷却,洗涤,干燥,收集产品。实施例7将0.608g A型沸石在100°C下水热处理2h,在20°C,用IOmL去离子水溶解L 74g拟薄水铝石粉末和处理过的A型沸石,再依次滴加1.5ImL磷酸,2.0mL吗啉,搅拌均匀后移入不锈钢反应釜中于200°C晶化4 5天,然后按常规的分子筛后处理方法,冷却,洗涤,干燥,收集产品。实施例8 将0.608g A型沸石在100°C下水热处理2h,在20°C,用IOmL去离子水溶解L 74g拟薄水铝石粉末和处理过的A型沸石,再依次滴加1.51mL磷酸,4.65mL三乙胺,搅拌均匀后移入不锈钢反应釜中于200°C晶化2 3天,然后按常规的分子筛后处理方法,冷却,洗涤,干燥,收集产品。权利要求1.一种以A型沸石为硅源合成SAP0-34分子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述步骤:将铝源、磷源、硅源、有机模板剂和水混合均匀制成合成凝胶,成胶时的温度为15 35°C,然后将该合成凝胶在200°C和自生压力下水热晶化3 6天,然后冷却、水洗、分离、室温晾干,既得产品,其中所述的磷源、铝源、硅源、有机模板剂的加入顺序是按照铝源、磷源、硅源、有机模板剂的顺序或者磷源、铝源、硅源、有机模板剂的顺序,物料的摩尔比为Al2O3: H3PO4: SiO2: R: H2O = 1.0: 2.0: (0.1 1.0): (2.0 3.0): (50 100)。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磷酸铝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铝源为拟薄水铝石,磷源为磷酸,A型沸石为硅源,有机模板剂为二乙胺,或吗啉,或环己胺,或三乙胺等。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磷酸铝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凝胶在200°C和自生压力下水热晶 化3 6天,然后冷却、水洗、分离、室温晾干,既得产品。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A型沸石为硅源合成SAPO-34分子筛的方法。以磷酸为磷源,拟薄水铝石为铝源,A型沸石为硅源,有机模板剂为二乙胺,或吗啉,或环己胺,或三乙胺等,将磷酸,铝源,硅源,有机模板剂,水按照Al2O3∶H3PO4∶SiO2∶R∶H2O=1.0∶2.0∶(0.1~1.0)∶(2.0~3.0)∶(50~100)的摩尔比例制成合成凝胶,将该合成凝胶在200℃和自生压力下水热晶化3~6天,然后冷却、水洗、分离、室温晾干,既得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A型沸石为硅源合成SAPO?34分子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述步骤:将铝源、磷源、硅源、有机模板剂和水混合均匀制成合成凝胶,成胶时的温度为15~35℃,然后将该合成凝胶在200℃和自生压力下水热晶化3~6天,然后冷却、水洗、分离、室温晾干,既得产品,其中所述的磷源、铝源、硅源、有机模板剂的加入顺序是按照铝源、磷源、硅源、有机模板剂的顺序或者磷源、铝源、硅源、有机模板剂的顺序,物料的摩尔比为Al2O3∶H3PO4∶SiO2∶R∶H2O=1.0∶2.0∶(0.1~1.0)∶(2.0~3.0)∶(50~1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牛,赵慧茹,项寿鹤,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