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延长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5869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叉车延长臂,包括用于与叉车臂活动连接的叉车臂连接部和一字型吊具,所述一字型吊具包括呈线性的吊具主体,所述吊具主体与叉车臂连接部连接并沿叉车臂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吊具主体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吊钩。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叉车延长臂在延长臂主体上设置叉车臂连接部,可以将叉车延长臂固定在现有叉车臂上,大大延长了现有叉车臂的作用力范围;在一字型叉车臂上设置若干个吊钩,可以实现对线性货物的吊装并保证吊装作业的安全性;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叉车延长臂的叉车特别适用于在没有高空吊车的场合或因装卸位置封顶而无法用高空吊车作业场合下对长细比较大的货物进行装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叉车附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叉车延长臂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现代搬运工具,叉车由于其良好的灵活性和卓越的负载能力在物流、仓储领域的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不过在现有技术中,叉车搬运的货物通常都是长宽高比例相当的物品,而对于一些长径比较大的货物(如电梯导轨),现有叉车由于其叉车臂较短有时无法满足搬运要求,特别是在装卸过程中要求装卸货物的长度方向和叉车延长臂方向同一的场合,如将导轨从货柜箱后门装入或卸出时,现有的叉车很难胜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叉车延长臂,该叉车延长臂特别适合在较小空间内对长径比较大的货物进行装卸。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叉车延长臂,包括用于与叉车臂活动连接的叉车臂连接部和一字型吊具,所述一字型吊具包括呈线性的吊具主体,所述吊具主体与叉车臂连接部连接并沿叉车臂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吊具主体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吊钩。进一步地,所述叉车臂连接部包括连接部主体和若干个用于与叉车臂套接的套环,所述套环固定于连接部主体上,所述连接部主体和吊具主体沿轴向方向对接。更近一步地,所述吊具主体包括上板、下板和用于连接上板和下板的竖直板,所述上板、下板和竖直板形成工字梁。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套环固定于吊具主体的水平板上,所述套环所在平面与吊具主体的轴向方向垂直,所述套环的横截面呈矩形。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套环成对出现,每个套环以竖直板所在平面为对称面与另一个套环镜面对称。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工字型结构的竖直板上开有安装孔,所述吊钩通过贯穿所述安装孔的螺栓与吊具主体紧固连接。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吊钩焊接于吊具主体的竖直板上。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吊具主体包括上板,下板和支撑墙,所述支撑墙与吊具主体的轴向方向垂直,并将上板和下板之间的空间分为若干个矩形空腔,所述吊钩固定于所述支撑墙上。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连接部主体横截面呈中空棱柱状结构,连接部主体的轴线方向与吊具主体的轴线方向重合。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一字型吊具的端面位置设置有曲面接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延长臂主体上设置叉车臂连接部,可以将本专利技术所述叉车延长臂固定在现有叉车臂上,大大延长了现有叉车臂的作用力范围;在一字型叉车臂上设置若干个吊钩,可以实现对线性货物的吊装并保证吊装作业的安全性;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叉车延长臂的叉车特别适用于在没有高空吊车的场合或因装卸位置封顶而无法用高空吊车作业场合下对长细比较大的货物进行装卸。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叉车延长臂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述叉车延长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叉车延长臂的叉车装卸导轨示意图。图1、图3:1、吊具主体;11-水平板;12-竖直板;13_吊钩;2_叉车连接部;21_第一套筒;22_第二套筒;23_第三套筒;24_第四套筒;25_加强肋;3_第一固定板;4_第二固定板;5_曲面接头;6_叉车臂;7_吊装带;8_导轨。图2:1’ -吊具主体;10_上板;14_支撑墙;20_下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见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叉车延长臂,包括用于与叉车臂6活动连接的叉车臂连接部和一字型吊具,所述一字型吊具包括呈线性的吊具主体1,所述吊具主体I与叉车臂连接部2连接并沿叉车臂6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吊具主体I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吊钩13。本实施例中,所述吊具主体I和叉车臂连接部2之间还通过加强肋3进行加固,所述叉车臂连接部包括连接部主体2和若干个用于与叉车臂6套接的套环21 24,所述套环21 24数量优选为4并通过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与吊具主体I加固,每组套环之间通过加强肋25进行加固。连接部主体2和吊具主体I沿轴向方向对接,所述吊具主体I包括两块水平板11和一块竖直板12,所述水平板11和竖直板12形成工字梁结构,所述套环固定于吊具主体I的水平板11上,所述套环所在平面与吊具主体I的轴向方向垂直,所述套环的横截面呈矩形,为了减轻连接部主体2的重量,所述连接部主体2横截面优选为中空棱柱状结构,如图1所示的矩形框,连接部主体2的轴线方向与吊具主体I的轴线方向重合,为了对叉车延长臂的端面进行保护,在所述吊具主体I在端面位置设置有曲面接头5。此外,为了与两条叉车臂相对应,所述套环21-24成对出现,每个套环以吊具主体的竖直板12所在平面为对称面与另一个套环镜面对称,如第一套环21与第二套环22相对于竖直板12对称,第三套环23相对于竖直板12对称。为了让吊钩13与吊具主体I连接,可以在所述工字型结构的竖直板12上开设安装孔,并将所述吊钩13通过贯穿所述安装孔的螺栓与吊具主体I紧固连接,也可以将吊钩13焊接在吊具主体I上,本专利技术优选为将吊钩13焊接在竖直板12上。参见图3,基于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字型吊具在装卸如导轨8等长径比较大的线性货物时,分别将设置于吊钩13上的吊装带7套设于导轨8的两端,控制叉车使叉车臂6带动叉车延长臂向上运动,此后导轨8由于重力作用绷紧吊装带7,从而在吊具主体1、导轨8和吊装带7之间形成相对稳定的梯形体面域结构,由于该面域结构的重心位置在吊装过程中基本保持固定,因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线性货物重心在收到扰动时极易发生变化导致滑落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吊装作业的安全性。同时,在一些无高空吊车的场合,如在野外装卸导轨8时要求导轨8的长度方向与叉车臂6的方向同一的情况下,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叉车延长臂可圆满完成装卸作业,大大改善了现有技术在该情况下采用人力进行装卸的现状。实施例2参见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实施例1的吊具主体I形成工字梁结构,而本实施例中的吊具主体I’包括上板10、下板20和支撑墙14,所述支撑墙14与吊具主体I’的轴向方向垂直,并将上板10与下板20之间的空间分为若干个矩形空腔,所述吊钩13焊接于所述支撑墙14上。应该理解,除吊具主体的结构外,本实施例的叉车延长臂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在赘述,同时,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专利技术也意味着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权利要求1.一种叉车延长臂,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叉车臂活动连接的叉车臂连接部和一字型吊具,所述一字型吊具包括呈线性的吊具主体,所述吊具主体与叉车臂连接部连接并沿叉车臂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吊具主体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吊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延长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车臂连接部包括连接部主体和若干个用于与叉车臂套接的套环,所述套环固定于连接部主体上,所述连接部主体和吊具主体沿轴向方向对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车延长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主体包括上板、下板和用于连接上板和下板的竖直板,所述上板、下板和竖直板形成工字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叉车延长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固定于吊具主体的水平板上,所述套环所在平面与吊具主体的轴向方向垂直,所述套环的横截面呈矩形。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叉车延长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成对出现,每个套环以竖直板所在平面为对称面与另一个套环镜面对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叉车延长臂,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叉车臂活动连接的叉车臂连接部和一字型吊具,所述一字型吊具包括呈线性的吊具主体,所述吊具主体与叉车臂连接部连接并沿叉车臂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吊具主体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吊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荣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广日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