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结构物拖拉用钢绞线敷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95870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2:28
一种大型结构物拖拉用钢绞线敷设装置,包括:单架、门架、卷扬机、滑轮组、数组单面滑轮,其中,单架与门架、卷扬机间隔一定距离依次设置在一条线上,滑轮组设置在卷扬机与门架之间,数组单面滑轮分别设置在单架及门架之间,并通过缠绕在卷扬机滚筒、滑轮组及单面滑轮的钢丝绳形成卷扬机的动力传输回路;然后,将钢丝绳两头插编连接;并通过单架钢丝绳将单架拉住后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解决了钢绞线快速传输的问题,而且,由于连接变向器和系统本身匀速传输的特征,成功、干净地破解了钢绞线的卷曲力,达到了省时、省人力、操作方便及安全可靠的目的,提高了敷设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拖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大型结构物拖拉用钢绞线敷设装置。属于海洋石油工程建设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海洋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海洋工程结构物的单体重量也越来越大,动辄就是几万吨,在拖拉装船、移位时,需要采用拉力千斤顶进行拖拉,由于拉力千斤顶需要穿入数量庞大的钢绞线,因此,作业时,通常采用大量的人力进行敷设。随着模块重量的变大,不仅穿入钢绞线的数量变多,重量变重,而且钢绞线的长度也必须加长;由于大型结构物的拖拉需要几百根钢绞线,利用人力敷设时,每隔约I米的距离就需要站一人,慢慢向前拖拽,且需要同时投入几十人站成一列把钢绞线从被拖拉结构物所在的初始位置处拖拽至被拖拉结构物预定的就位位置处,不仅传输效率较低,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当项目工期紧张时,需要白天黑夜连续地在码头前沿或建造场地作业,增加了作业风险,同时,还不能完全破解钢绞线的卷曲力,敷设完成后的钢绞线仍受卷曲力的作用。在追求效率、经济效益的今天,寻找一种省时、省人力又方便的钢绞线敷设方法,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大型结构物拖拉用钢绞线敷设装置,其不仅解决了钢绞线快速传输的问题,而且,由于连接变向器和系统本身匀速传输的特征,成功、干净地破解了钢绞线的卷曲力,达到了省时、省人力、操作方便及安全可靠的目的,提高了敷设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大型结构物拖拉用钢绞线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架、门架、卷扬机、滑轮组、数组单面滑轮,其中,单架与门架、卷扬机间隔一定距离依次设置在一条线上,滑轮组设置在卷扬机与门架之间,数组单面滑轮分别设置在单架及门架之间,并通过缠绕在卷扬机滚筒、滑轮组及单面滑轮的钢丝绳形成卷扬机的动力传输回路;然后,将钢丝绳两头插编连接;并通过单架钢丝绳将单架拉住后固定。所述动力传输回路的钢丝绳上安装有物件传输快速锁紧装置,该物件传输快速锁紧装置与变向器和单向自锁装置连接在一起,其中,变向器连接在物件传输快速锁紧装置和单向自锁装置之间。所述卷扬机安装在底座上,在底座前端连接有一个挂钩,底座后端连接有数个用来连接导链的吊耳。所述滑轮组上采用缠绕方式安装有导链。所述动力传输回路的形式分为二种,其中,一种是:滑轮组设置在卷扬机与门架之间,数组单面滑轮分别设置在设置在单架及门架上,并通过缠绕在卷扬机滚筒上、滑轮组及下面一组单面滑轮上的钢丝绳形成卷扬机的横向动力传输回路;另一种是:滑轮组设置在卷扬机与门架2之间,数组单面滑轮分别设置在设置在单架及门架上,并通过缠绕在卷扬机滚筒上、滑轮组及上下两组单面滑轮上的钢丝绳形成卷扬机的纵向动力传输回路;并通过卷扬机的正反转来实现钢绞线的逐层传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灵活多样;2.利用了场地现有资源,方便快捷;3.减少了大量的人力投入;4.提高了敷设效率,使敷设作业更加方便、快捷、安全。5.一次性解决了以后所有项目的钢绞线敷设问题;6.成功、干净的破解了钢绞线的卷曲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横向传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卷扬机和滑轮组连接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纵向传输示意图。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单架、2.门架、3.卷扬机、31.吊耳、4.滑轮组、5.钢丝绳、6.物件传输快速锁紧装置、7.单向自锁装置、8.钢绞线、9.吊耳、10.导链、11.单面滑轮、12.单架钢丝绳、13.挂钩、14.底座。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单架1、门架2、卷扬机3、滑轮组4、数组单面滑轮11,其中,单架I与门架2、卷扬机3间隔一定距离依次设置在一条线上,滑轮组4设置在卷扬机3与门架2之间,数组单面滑轮11分别设置在单架I及门架2之间,并通过缠绕在卷扬机3滚筒、滑轮组4及单面滑轮11上的钢丝绳5形成卷扬机3的动力传输回路;然后,将钢丝绳两头插编连接;并通过单架钢丝绳12将单架I拉住后固定;滑轮组4上采用缠绕方式安装有导链10,通过调节导链10的长短来调节传输回路的松紧度;然后,按照先低速、后高速、先正转、后反转的顺序调节回路,直到回路运行稳定。敷设钢绞线之前,将物件传输快速锁紧装置6、变向器和单向自锁装置7连接在一起,其中,变向器连接在物件传输快速锁紧装置6和单向自锁装置7之间,在钢绞线的敷设过程中这三个部件始终连接在一起使用。物件传输快速锁紧装置6可快速锁在传输回路的钢丝绳5上,单向自锁装置7可快速锁住钢绞线的一端,从而,将钢绞线连接到传输回路中,钢绞线到位后,物件传输快速锁紧装置6和单向自锁装置7可快速拆掉,并顺着传输回路回到起始点,进行下一根钢绞线的敷设。上述单架I安装在被拖拉结构物预定的就位位置前端,主要用来提供形成传输回路所需的单面滑轮11的固定点,改变回路走向。本实施例采用I只单架I的形式,也可根据拖拉时的实际情况设置数个。门架2安装在被拖拉结构物所在初始位置前端,主要用来提供形成传输回路所需的单面滑轮11的固定点,改变回路走向。本实施例采用2只门架的形式,也可根据拖拉时的实际情况设置数个。如图2所示,卷扬机3主要用来输入动力。卷扬机3安装在底座14上,在底座14前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方式安装有一个挂钩13,底座14后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方式安装有数个用来连接导链10的吊耳31,卷扬机3、滑轮组4、底座14及挂钩13作为动力输出系统整体安装在门架2后方。滑轮组4的设置,使得钢绞线在传输时,传输回路运行稳定。除此之外,由于卷扬机3的滚筒和滑轮组4的多次缠绕,增加了钢绞线和滚筒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加了整个回路运输钢绞线的能力。如果直接将钢丝绳5缠绕在卷扬机3的滚筒上,随着滚筒的转动,钢丝绳5会滑到滚筒的一边去,钢绞线传递时,会磨损钢丝绳5和滚筒;另外,钢丝绳5直接缠绕在滚筒上面时,如果只缠绕一圈,钢绞线传递时,钢丝绳和滚筒之间会有相对滑动,影响到钢绞线的传输效率;如果缠绕多圈,钢绞线传递时,多股钢丝绳5会挤压在一起,导致滚筒无法转动,可能会损坏卷扬机3。采用在滚筒前端配套滑轮组的连接方式,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在传输钢绞线时,传输回路系统运行稳定。上述传输回路是采用钢丝绳5用来形成传输回路。当单架1、门架2和动力输出系统位置确定后,将单面滑轮11连接到单架I和门架2上,将传输回路用钢丝绳5缠绕在卷扬机3、滑轮组4和单面滑轮11之间,并将钢丝绳5的两端插编连接形成闭合的回路;上述物件传输快速锁紧装置6能够快速将物件连接至传输回路,拆卸方便且能反复使用。上述单向自锁装置7能够快速锁住钢绞线的一端,将钢绞线连接到其它结构物上;钢绞线传输到位后,拆卸方便且能反复使用。上述变向器连接在单向自锁装置7和物件传输快速锁紧装置6之间,变向器可以旋转,用来破解钢绞线的卷曲力。使用大型结构物拖拉用的钢绞线敷设系统,能够同时敷设3-5根钢绞线,大大提高了钢绞线敷设效率。吊耳9有的焊接在单架I和门架2上,用来提供单面滑轮11连接时所需要的连接点;有的焊接在船的甲板上或者建造场地的预埋件上用来提供传输回路拉紧所需要的连接占.导链10连接在动力输出回路和焊接在预埋件上的吊耳9之间,通过调节导链10的长短,来调节整个传输回路的松紧度。单面滑轮11采用卸扣连接至单架I和门架2上。通过滑轮的不断转动形成传输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结构物拖拉用钢绞线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架、门架、卷扬机、滑轮组、数组单面滑轮,其中,单架与门架、卷扬机间隔一定距离依次设置在一条线上,滑轮组设置在卷扬机与门架之间,数组单面滑轮分别设置在单架及门架之间,并通过缠绕在卷扬机滚筒、滑轮组及单面滑轮的钢丝绳形成卷扬机的动力传输回路;然后,将钢丝绳两头插编连接;并通过单架钢丝绳将单架拉住后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义陈宝洁吕屹宋峥嵘王介法唐健吕超杨风艳杨明旺董薇陈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