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压电材料的馈能悬架装置,属于汽车节能减排
技术介绍
悬架是车架与车桥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汽车在道路上行驶过程中,由于不平路面的激励以及各种复杂的道路工况,汽车一部分能量在悬架的振动的过程中通过减振器将其转换为热能消耗掉,如果能把这部分能量进行回收的话,能很大程度上降低油耗,也减少日益增多的汽车对汽车环境的破坏,因此,对悬架振动能量的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压电效应是100多年前居里兄弟研究石英时发现的,其原理是,如果对压电材料施加压力,它便会产生电位差,称之为正压电效应;反之施加电压,则产生机械应力,称为逆压电效应;在现实生活中,压电材料具有机械能与电能之间转换和逆转换的功能,压电材料发电具有持久、清洁、免维护的特点,其具有超高的能量密度,其峰值能量密度可达100-10000Kw/Kgo因此,可以将压电材料引入到悬架系统中,利用悬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不断压缩和拉伸这一特点,将这一机械动作通过一定装置转化为对压电材料的压力,进而产生电能,并可以通过储能装置进行回收和储存,达到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目的;目前,悬架的振动能量回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压电材料的馈能悬架装置,包括减振器、弹簧、上吊耳、下吊耳和托架;上吊耳与车身或者车架铰接,下吊耳与车桥铰接,减振器包括工作缸和活塞杆,活塞杆能够沿着工作缸轴向上下滑动;所述的活塞杆的上端加工有凸台A,托架焊接在减振器的工作缸上,其特征在于:弹簧由弹簧A和弹簧B组成,弹簧A与压电馈能模块、弹簧B依次串联并与减振器同轴线安装,弹簧A和弹簧B套装在减振器外侧,压电馈能模块位于弹簧A与弹簧B之间,弹簧A的上端与凸台A的下表面接触,弹簧A的下端与压电馈能模块的上表面接触,弹簧B的上端与压电馈能模块的下表面接触,弹簧B的下端与托架的上表面接触同时套在工作缸上,凸台A和托架用以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压电材料的馈能悬架装置,包括减振器、弹簧、上吊耳、下吊耳和托架;上吊耳与车身或者车架铰接,下吊耳与车桥铰接,减振器包括工作缸和活塞杆,活塞杆能够沿着工作缸轴向上下滑动;所述的活塞杆的上端加工有凸台A,托架焊接在减振器的工作缸上,其特征在于:弹簧由弹簧A和弹簧B组成,弹簧A与压电馈能模块、弹簧B依次串联并与减振器同轴线安装,弹簧A和弹簧B套装在减振器外侧,压电馈能模块位于弹簧A与弹簧B之间,弹簧A的上端与凸台A的下表面接触,弹簧A的下端与压电馈能模块的上表面接触,弹簧B的上端与压电馈能模块的下表面接触,弹簧B的下端与托架的上表面接触同时套在工作缸上,凸台A和托架用以限制弹簧A和弹簧B的轴向运动;活塞杆中部均匀间隔地加工有若干凸台B,凸台B表面涂有绝缘层;压电...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