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顶出产品与流道的模具顶出机构,包括定模固定板、动模固定板,所述的动模固定板上的支架上设有滑块,所述的滑块包括可对合的两个滑动爿,所述的滑动爿的对合面上开有产品和流道的型腔,所述的滑动爿上设有与所述的斜导柱配合的导槽,所述的滑动爿横向滑动;所述的动模固定板上设有纵向运动的顶针板和顶针固定板,顶针板连接在顶针固定板上;推管一端固定在所述的顶针板上,另一端插入所述的型腔,所述的流道连接在顶针的一端,所述的推管和顶针分别将产品、流道顶出滑块;顶针沿纵向可滑动地设置在顶针板和顶针固定板上,流道顶针上的轴肩与设置在顶针板或顶针固定板上的推抵部件配合,在顶出方向上所述的推抵部件落后于顶针板,使得产品先于流道被顶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产品的生产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模具流道2'和产品I'全都在滑块3'成型,如图la、图lb、图2a、图2b、图3a、图3b所示,图中标号的含义如下:产品I'、流道2'、滑块3'、推管4'、流道顶针5'、斜导柱6'、顶针板7'、顶针固定板8'、动模固定板10'、顶出距Lp由于是侧浇口,在顶出时流道2'和产品I'连接在一起,不能自动分离,需二次加工。图2a、图2b显示了现有模具合模时的状态,图3a、图3b显示了现有模具开模时状态。模具开模后,滑块3'通过斜导柱6'的带动下,脱离产品I'和流道3',由于推管4'和流道顶针5'固定在顶针板7'和顶针固定板8'上,模具在顶出顶针固定板8',顶出距离L1,使产品I'和流道2'完全被顶出。在顶出过程中,产品I'和流道3'还是连接状态,不能自动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诉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在滑块内成型流道的、能够在产品顶出过程中实现产品和流道分离的模具顶出机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顺序顶出产品与流道的模具顶出机构,包括定模固定板、动模固定板,所述的动模固定板沿纵向往复运动,完成开模或合模,所述的定模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注塑机的喷口配合的料液入口和料液流道、与滑块配合的斜导柱;所述的动模固定板上的支架上设有滑块,所述的滑块包括可对合的两个滑动月,所述的滑动月的对合面上开有产品和流道的型腔,所述的滑动月上设有与所述的斜导柱配合的导槽,所述的滑动月沿垂直于所述的纵向的横向滑动;所述的动模固定板上设有纵向运动的顶针板和顶针固定板,顶针板连接在顶针固定板上;推管一端固定在所述的顶针板上,另一端插入所述的型腔,所述的流道连接在顶针的一端,所述的推管和顶针分别将产品、流道顶出滑块,顶出方向是沿纵向自动模固定板指向定模固定板;其特征在于:顶针沿纵向可滑动地设置在顶针板和顶针固定板上,流道顶针上的轴肩与设置在顶针板或顶针固定板上的推抵部件配合,在顶出方向上所述的推抵部件落后于顶针板,使得产品先于流道被顶出。进一步,所述的顶针板和顶针固定板上设有沿所述的顶出方向的滑槽,所述的流道顶针设置在所述的滑槽内,所述的流道顶针设有轴肩,所述的推抵部件设置在顶针固定板上。或者,所述的顶针板和顶针固定板上设有沿流道顶针顶出方向的滑槽,所述的流道顶针设置在所述的滑槽内,所述的流道顶针设有轴肩,所述的顶针固定板上设有轴肩,所述的推抵部件设置在顶针板上。再进一步,所述的滑槽有宽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加宽段,所述的流道顶针的凸出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加宽段内;所述的加宽段的端部限制了所述的凸出部的滑动行程,构成所述的推抵部件。通过新型的模具顶出方式,开模后先把滑块抽开,顶针板和顶针固定板向顶出方向运动。由于推抵部件落后于流道顶针上的轴肩,推管先于流道顶针向顶出方向运动。其效果是:先顶产品,流道不动,把产品和流道分离。再继续顶出,把产品和流道一起顶出,这样完成了整副模具的顶出动作,使产品和流道分离,无需人工二次加工,直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产品顶出过程中自动实现产品与流道的分离,无需人工二次加工,直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效率。附图说明图1a是现有模具的结构示意1b是图1a的A-A向剖视2a是现有模具的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2b是图2a的A-A向剖视3a是现有模具的开模状态的结构示意3b是图3a的A-A向剖视4a是本专利技术的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4b是图4a的A-A向剖视5a是本专利技术的开模状态的结构示意5b是图5a的A-A向剖视6a是本专利技术的顶出前的流道顶针与顶针板和顶针固定板的连接部位的结构示意6b是本专利技术的顶出后的流道顶针与顶针板和顶针固定板的连接部位的结构示意7a是本专利技术的顶出前产品与流道的位置关系示意7b是本专利技术的顶出后产品与流道的位置关系示意8a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完全顶出时的结构示意8b是图8a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4a_图Sb:图中标号的含义如下:产品1、流道2、滑块3、推管4、流道顶针5、斜导柱6、顶针板7、顶针固定板8、顶针凸出部9、动模固定板10、顶出距L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顺序顶出产品与流道的模具顶出机构,包括定模固定板11、动模固定板10,所述的动模固定板10沿纵向往复运动,完成开模或合模,所述的定模固定板11上设置有与注塑机的喷口配合的料液入口和料液流道、与滑块配合的斜导柱6 ;所述的动模固定板10上的支架上设有滑块3,所述的滑块3包括可对合的两个滑动月,所述的滑动爿的对合面上开有产品I和流道2的型腔,所述的滑动月上设有与所述的斜导柱6配合的导槽,所述的滑动月沿垂直于所述的纵向的横向滑动;所述的动模固定板10上设有纵向运动的顶针板7和顶针固定板8,顶针板7连接在顶针固定板8上;推管5 —端固定在所述的顶针板7上,另一端插入所述的型腔,所述的流道2连接在顶针5的一端,所述的推管4和顶针5分别将产品1、流道2顶出滑块3,顶出方向是沿纵向自动模固定板10指向定模固定板11 ;顶针5沿纵向可滑动地设置在顶针板7和顶针固定板8上,顶针5上的轴肩与设置在顶针板7或顶针固定板8上的推抵部件配合,在顶出方向上所述的推抵部件落后于所述的轴肩,使得产品先于流道被顶出。所述的顶针板7和顶针固定板8上设有沿所述的顶出方向的滑槽,所述的顶针5设置在所述的滑槽内,所述的顶针5设有轴肩,所述的推抵部件设置在顶针固定板8上。所述的推抵部件也可以设置在顶针板7上。所述的滑槽51有宽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加宽段52,所述的顶针5的凸出部9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加宽段52内;所述的加宽段52的端部限制了所述的凸出部9的滑动行程,构成所述的推抵部件。本专利技术开模后先把滑块抽开,顶针板和顶针固定板向顶出方向运动。由于推抵部件落后于流道顶针上的轴肩顶出距L2,推管先于流道顶针向顶出方向运动。其效果是:先顶产品,流道不动,把产品和流道分离。再继续顶出,把产品和流道一起顶出,这样完成了整副模具的顶出动作,使产品和流道分离,无需人工二次加工,直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顺序顶出产品与流道的模具顶出机构,包括定模固定板、动模固定板,所述的动模固定板沿纵向往复运动,完成开模或合模,所述的定模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注塑机的喷口配合的料液入口和料液流道、与滑块配合的斜导柱;所述的动模固定板上的支架上设有滑块,所述的滑块包括可对合的两个滑动爿,所述的滑动爿的对合面上开有产品和流道的型腔,所述的滑动爿上设有与所述的斜导柱配合的导槽,所述的滑动爿沿垂直于所述的纵向的横向滑动;所述的动模固定板上设有纵向运动的顶针板和顶针固定板,顶针板连接在顶针固定板上;推管一端固定在所述的顶针板上,另一端插入所述的型腔,所述的流道连接在顶针的一端,所述的推管和顶针分别将产品、流道顶出滑块,顶出方向是沿纵向自动模固定板指向定模固定板;其特征在于:顶针沿纵向可滑动地设置在顶针板和顶针固定板上,流道顶针上的轴肩与设置在顶针板或顶针固定板上的推抵部件配合,在顶出方向上所述的推抵部件落后于顶针板,使得产品先于流道被顶出。
【技术特征摘要】
1.顺序顶出产品与流道的模具顶出机构,包括定模固定板、动模固定板,所述的动模固定板沿纵向往复运动,完成开模或合模,所述的定模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注塑机的喷口配合的料液入口和料液流道、与滑块配合的斜导柱;所述的动模固定板上的支架上设有滑块,所述的滑块包括可对合的两个滑动月,所述的滑动月的对合面上开有产品和流道的型腔,所述的滑动月上设有与所述的斜导柱配合的导槽,所述的滑动月沿垂直于所述的纵向的横向滑动;所述的动模固定板上设有纵向运动的顶针板和顶针固定板,顶针板连接在顶针固定板上;推管一端固定在所述的顶针板上,另一端插入所述的型腔,所述的流道连接在顶针的一端,所述的推管和顶针分别将产品、流道顶出滑块,顶出方向是沿纵向自动模固定板指向定模固定板; 其特征在于:顶针沿纵向可滑动地设置在顶针板和顶针固定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劲松,赖久乐,卓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天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