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的剥离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当前,触控组件可以使用玻璃或塑料作为基板的材质。首先,在基板上镀上一层透明导电膜,诸如,ITO膜(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然后选择以卷对卷方式(Roll toRoll)或者板对板方式(Sheet to Sheet)进行生产。其中,卷对卷方式是以连续型的生产制程在透明导电膜上制作出触控组件图案,而板对板方式则是枚叶式的生产制程,所以速度较前者更慢,产量也较前者更少。然而,塑料基板不耐高温的特性会导致镀出来的ITO薄膜质量较差。相比之下,玻璃具有优秀的光学特性和极佳的制程稳定性,较塑料基板能呈现更好的视觉体验,并且可以承受高温制程,但是,普通玻璃不可挠的特性使其无法以卷对卷的方式连续生产来降低成本。在这种情形下,业界提出了一种超薄玻璃(Ultra Thin Glass, UTG),在该厚度下的玻璃已非我们印象中的平面型、不可弯曲否则易碎的样貌,而是以整卷包覆的方式呈现。换句话说,超薄玻璃不但可以弯曲不破裂,而且还有机会在触控组件制造过程中以卷对卷的方式进行加工与传送,提供触控面板制造厂商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玻璃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剥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一超薄玻璃;b)提供一载玻片,所述载玻片包括彼此相邻的多个载玻条;c)藉由一粘胶层将所述多个载玻条与所述超薄玻璃粘接在一起;以及d)使用外力依次剥离所述载玻条,从而得到剥离后的所述超薄玻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玻璃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剥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一超薄玻璃; b)提供一载玻片,所述载玻片包括彼此相邻的多个载玻条; c)藉由一粘胶层将所述多个载玻条与所述超薄玻璃粘接在一起;以及 d)使用外力依次剥离所述载玻条,从而得到剥离后的所述超薄玻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玻条的宽度小于或等于1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玻条的宽度为1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玻条的宽度为5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载玻条中的一部分载玻条的宽度为5mm,另一部分载玻条的宽度为10mm。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钧翔,邱赞勋,角顺平,廖启宏,范铎正,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