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蓝舌病毒的重组疫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3831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免疫原性或疫苗组合物,其用于在对BTV感染易感的动物中诱导针对环状病毒(更具体地,蓝舌病毒(BTV))的免疫应答或保护性免疫应答。所述组合物可以包含制药学或兽医学上可接受的运载体或赋形剂以及载体。所述载体可以包含异源核酸分子,并在所述动物体内表达BTV抗原、免疫原或其表位,例如BTV?VP2;BTVVP2和VP5;BTV?VP2和VP5和VP3和/或VP7。所述组合物可以包含佐剂,例如卡波姆。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考虑了用于制备和使用此类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初激-加强方案以及包括鉴别诊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环状病毒属(Orbivirus)(更具体而言,蓝舌病毒(或BTV))的至少一种多核苷酸或者编码至少一种BTV抗原、免疫原或表位的至少一种核酸分子的载体(vector),例如可以包含并表达BTV的至少一种多核苷酸的体内和体外表达载体,或者可以包含并表达至少一种BTV抗原、免疫原或表位的体内和体外表达载体;以及针对蓝舌病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和疫苗,例如这样的组合物或疫苗,其可以包含所述载体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载体的表达产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所述载体、组合物和疫苗的方法,其包括针对该病毒进行免疫接种和疫苗接种,表达出所述多核 苷酸的表达产物,在测定法中使用所述表达产物或用于产生在测定法中可用的抗体;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制备尤其是所述多核苷酸、载体、组合物、疫苗、测定法的方法。
技术介绍
蓝舌病(BT)是反刍动物的由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性病毒疾病。牛和山羊可容易被致病BTV感染,但是未呈现广泛的血管损伤,因此这些物种通常不会显示出明显的临床迹象。相反地,绵羊中的该疾病的特征在于口、鼻和前胃的粘膜的卡他性炎症,以及蹄的冠状带和板(laminae)的炎症。上皮发生脱落,并最终发生口腔粘膜坏死;肿胀且发炎的舌和口可以呈现蓝色,该病由此而得名(Spreull 1905)。据估计,绵羊中的死亡率为1_30%。BTV是环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的原型病毒,并且由至少24种不同的血清型构成(Wilson和Mecham 2000)。已经在全球的热带和温带地区各处鉴定出BTV的不同毒株。在欧洲远至北纬45度、在亚洲和北美洲远至北纬50度以及南至南纬35度处都发生过BTV感染。在反刍动物之间BTV并不是接触传染的,因此BTV的分布取决于库蠓属(Culicoidessp.)的节肢动物媒介物(vector)物种(蠓)的存在,在世界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媒介物物种。近期的数据表明,遗传漂变和建立者效应有助于BTV野生株的个体基因区段的多样化(Bonneau, Mullens等人2001 )。已经显示,BTV血清阳性的动物对于同源BTV血清型的再感染具有抗性。反刍动物的BTV感染是暂时的,而库蠓属昆虫媒介物的感染是持久的。病毒血症的持续时间取决于动物的种类和BTV的毒株。已经报道,绵羊中的病毒血症可以是非常短暂的,在BTV感染的个体绵羊中病毒血症可以持续至多41天,在山羊中病毒血症可以持续至多42天,而在牛中病毒血症可以持续至多100天。由于牛的BTV感染通常导致延长的但并非持续的病毒血症,因此牛起到了储库的作用,从中病毒可以被库蠓属媒介物摄取,然后传播给其他反会动物(Anderson, Stott 等人 1985;MacLachlan 1994;MacLachlan 和Pearson 2004)。人们对许多库蠓属媒介物物种的生态学了解得较少,它们的繁殖地点大部分没有被表征,并且它们的散布速度也是未知的。在北美洲,Culicoides sonorensis是BTV的主要媒介物。雌性库蠓属昆虫持续地被BTV感染,并可以在至多14天的外潜伏期后传播该病毒(Mullens, Tabachnick等人1995)。在温带,BTV可以通过垂直感染的昆虫媒介物而越冬,虽然近期的数据表明,在所述昆虫媒介物的幼虫阶段中的持续BTV感染过程中,外部衣壳基因的表达降低(White, Wilson等人2005)。BTV病毒粒子的直径为 69nm,其具有双壳层外壳(衣壳),所述双壳层外壳有时被来源于受感染细胞的细胞膜的脂蛋白“假包膜”所包围。BTV基因组包含10个不同的双链RNA区段,它们共同编码了 7个结构蛋白(VPl至VP7)和4个非结构蛋白(NS1、NS2、NS3和NS3a) (Roy 1996);其中9个基因组区段为单顺反子,而区段10利用第二个框内起始密码子而编码NS3和NS3A。在二十面体病毒粒子颗粒中,基因组RNA通过双层蛋白质衣壳而壳体化(Verwoerd,Els等人1972)。二十面体的核心由两个主要蛋白质(VP3和VP7)和三个次要蛋白质(VP1、VP4、VP6)组成,并且被外部衣壳所包围,所述外部衣壳由VP2和VP5 (分别由基因组区段2和5编码)组成(Roy 1996)。VP2负责BTV的结合和进入细胞、中和、血清型特异性以及血细胞凝集。多聚体形式的VP2 (二聚体和三聚体)装饰了位于病毒颗粒外表面上的VP5支架结构的大部分表面(Hassan和Roy 1999)。在24种BTV血清型中,VP2的变化最大,并且抗VP2抗体的水平与在体外和体内的病毒中和有关(Huismans和Erasmus1981)。在BTV的不同血清型和毒株之间,VP5也显著地变化(de Mattos, de Mattos等人1994; DeMaula, Bonneau等人2000),并且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鉴定出VP5特异性的中和性MAb,但是已经有数据表明,该蛋白质通过其对VP2的构象影响而在中和和血清型决定中起着作用(Huismans 和 Erasmus 1981; Roy, Urakawa 等人 1990; DeMaula 等人,2000)。将纯化的VP2 (其通过用BTV抗核心血清进行免疫吸附而除去痕量的VP7)注射到绵羊中。50微克VP2的初始剂量足以诱导沉淀VP2的抗体以及中和性和抑制血细胞凝集的抗体。这些绵羊完全受到保护而能够抵抗相同BTV血清型的强毒株的攻击。即使在攻击之前没有检测到中和抗体,较低剂量的VP2仍提供了显著水平的保护(Huismans, van der Walt等人1987)。进来的数据显示,VP2和NSl表现出被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所识别的表位(Andrew, Whiteley等人1995),而VP7和VP5不可能具有CTL表位。到目前为止,VP3、VP4、VP6、NS2和NS3没有在绵羊中激发CTL应答(Lobato,Coupar等人1997)。下表I (从(Wilson和Mecham 2000)进行了修正)概括了 BTV的基因及其蛋白质功能: 表1.监舌病毒基因及所编码的蛋白质(其中包括蛋白质的位置、性质和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在易患环状病毒疾病的动物中诱导针对环状病毒属病毒(OV)的免疫应答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包含重组痘病毒,其中所述重组痘病毒包含编码具有如SEQ?ID?NO:20(或图1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蓝舌病毒(BTV)VP2的核酸分子。

【技术特征摘要】
2006.06.01 US 11/444,6981.用于在易患环状病毒疾病的动物中诱导针对环状病毒属病毒(ον)的免疫应答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包含重组痘病毒,其中所述重组痘病毒包含编码具有如SEQ ID Ν0:20(或附图说明图1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蓝舌病毒(BTV) VP2的核酸分子。2.包含重组痘病毒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重组痘病毒包含核酸分子,其中所述核酸分子包含SEQ ID NO:1所不的序列。3.权利要求1或2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重组痘病毒为重组禽痘病毒。4.权利要求3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重组禽痘病毒为金丝雀痘病毒。5.权利要求4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金丝雀痘病毒为ALVAC。6.权利要求1或2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进一步包含佐剂。7.权利要求6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中所述佐剂为卡波姆。8.权利要求1或2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进一步包含:所述动物的除了BTV之外的其他病原体的抗原或免疫原或其表位;或者载体,所述载体包含并在所述动物体内表达编码所述抗原、免疫原或其表位的核酸分子;或者所述动物的灭活或减毒的除了 BTV之外的其他病原体。9.权利要求1或2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中所述动物为羊类动物、牛类动物、猫类动物或马类动物。10.权利要求1或2的免疫原性组合物用于制备在动物中诱导针对BTV的保护性应答的试剂中的用途。11.权利要求1或2的免疫原性组合物用于制备在动物中诱导针对BTV的免疫学应答的试剂中的用途。12.权利要求10或11的用途,其中所述免疫原性组合物进一步包括卡波姆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C·F·奥多内K·卡拉卡J·姚N·J·麦克拉克伦
申请(专利权)人:梅瑞尔有限公司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