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茜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组培技术生产菊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218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2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利用组培技术生产菊芋的方法,涉及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生产无病原菌的人工种用菊芋的新的改进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将无病毒菊芋种在装有蛭石:珍珠岩=1:1的方钵中,在25℃恒温培养,16h光照周期的培养室中块茎开始萌芽。其有益效果在于:与天然种用菊芋相比,在早期,微块茎生长相当差,但在中期后,生长非常迅速。在播种后三个月收获时,土壤上的微块茎长得比天然种用菊芋高2/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生产无病原菌的人工种用菊芋的新的改进方法,属于农业
,具体地说是。
技术介绍
菊芋(Jerusalom artichoko),俗名洋姜、鬼子姜,为菊科,向日葵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菊芋块茎中的菊糖是由D-呋喃果糖经1 2个糖苷键脱水聚合而成的一种果聚糖,菊粉作为一种天然的功能性多糖,具有水溶性膳食纤维和生物活性前提的生理功能,具有超强的增殖双歧杆菌的功能,对于调节机体平衡、恢复胃肠功能、提高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各种疾病、维护身体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广泛用于低热量、低糖、低脂食品中。近来由于植物组织培技术的迅速发展,已能采用试管技术大量繁殖许多种植物。用菊芋块茎组织培养技术迅速繁殖无病毒幼苗的体系已经建立并已有一定量的产品见诸于市。但就生产效率而言,上述体系还存在若干严重的缺陷,其中之一则是从试管移植到土壤的过程是一个耗时费力的过程,在该过程中需要十分小心,许多在试管中培养的娇嫩的菊芋幼苗经不住生长环境的突然变化。菊芋块茎的生产效率极低,且存在缺陷:例如贮藏期间易于脱水,块茎经常发生玻璃化,不能用作人工种用菊芋。尽管存在这许多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组培技术生产菊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的优良品种的无病毒菊芋作为试验材料,将该菊芋用自来水洗净后,浸在70%乙醇中3min,再用20%Clolox(商品)表面消毒1Omin,最后种在装有经过消毒的土壤(蛭石:珍珠岩=1:1)的方钵中,约一周后,在25℃恒温培养,16h光照周期的培养室中块茎开始萌芽;两周后,苗平均长到大约5~1Ocm高时,切下1~2cm长的苗尖,用作苗尖培养的基本材料,将切下的苗尖在无菌蒸馏水中洗涤3次,浸在70%乙醇中30s,用10%?Clolox(商品)表面消毒10min,最后接种到特殊配制的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上诱导和繁殖形成微块茎的苗尖;培养室的环境条件与母体块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组培技术生产菊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I获得的优良品种的无病毒菊芋作为试验材料,将该菊芋用自来水洗净后,浸在70%乙醇中jmin,再用20%Clolox (商品)表面消毒IOmin,最后种在装有经过消毒的土壤(蛭石:珍珠岩=1:1)的方钵中,约一周后,在25°C恒温培养,16h光照周期的培养室中块莖开始萌芽; O两周后,苗平均长到大约5 IOcm高时,切下I 2cm长的苗尖,用作苗尖培养的基本材料,将切下的苗尖在无菌蒸馏水中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茜
申请(专利权)人:王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