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乘用车白车身弯扭刚度试验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白车身(Body in White)是指完成焊接但未涂装之前的车身,不包括车门、引擎盖等运动件。白车身加上内外饰(包括仪表板、方向管柱、座椅、前后挡风玻璃、后视镜、翼子板、水箱、大灯、地毯、内饰护板等等)及车门、引擎盖、行李箱盖和电子电器系统就组成真正意义上的车身,行内称为trimmed body,即装好的车身,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底盘(包括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架系统、排气系统等)就组成了整车。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是白车身结构的重要性能之一,车身刚度的测试,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可靠的试验方法,而车身约束装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白车身刚度试验台基本上采用过约束固定方式,使得所测车身刚度值受到台架影响,装配过程中会对车身产生了预载荷,且试验过程中车身变形受到约束装置限制。测量白车身刚度的关键点在于车身的约束方式和位移传感器精度。目前,国内各汽车企业和相关高校均开展有白车身的弯、扭刚度试验,并且位移传感器的精度基本上都高于0.01mm,而约束装置却不尽相同,差别就在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乘用车白车身弯扭刚度试验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扭转横梁,其通过支架横向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一侧,并能绕所述支架横向扭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其下端分别设置在所述扭转横梁的两侧上;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其下端分别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另一侧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的顶端分别设置有限制三个移动自由度但不限制三个转动自由度的连接件,用于共同支承白车身;所述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中的其中一个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其余三个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工作台或所述扭转横梁的连接件中,一个采用单向转动的转动铰链,两个采用限制三个移动自由度但不限制三个转动自由度的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白车身弯扭刚度试验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 扭转横梁,其通过支架横向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一侧,并能绕所述支架横向扭转; 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其下端分别设置在所述扭转横梁的两侧上; 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其下端分别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另一侧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的顶端分别设置有限制三个移动自由度但不限制三个转动自由度的连接件,用于共同支承白车身;所述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中的其中一个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其余三个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工作台或所述扭转横梁的连接件中,一个采用单向转动的转动铰链,两个采用限制三个移动自由度但不限制三个转动自由度的连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白车身弯扭刚度试验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三个移动自由度但不限制三个转动自由度的连接件采用球铰或万向联轴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白车身弯扭刚度试验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铰链为在纵向转动的转动铰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白车身弯扭刚度试验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横梁采用空心方钢,其与所述支架之间的枢转接合处固定有加强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白车身弯扭刚度试验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横梁上固定有T形槽,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田川超,卢海波,董川川,谭能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