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建东专利>正文

一种液压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4176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千斤顶,包括顶起装置,顶起装置由缸体、活塞以及连接在活塞上的活塞杆组成,缸体中的缸体下腔上有进油口、出油口,进油口与吸油管相连接,进油口与吸油管之间依次连接有单向阀、油泵,吸油管的开口插入于油箱中的液压油处,出油口与油箱上的回油管相连接,回油管上连接有截止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工件在提升至所要求的高度或恢复原始位置时,速度快,而且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千斤顶,尤其是一种液压千斤顶
技术介绍
传统的机械式千斤顶,为了把工件抬升到一个所要求的高度,就需要通过反复运动千斤顶杠杆或者杠杆手柄来完成,工件卸载完后,为恢复原来状态,仍然需要通过反复运动千斤顶杠杆或者杠杆手柄,不仅增加了操作工的劳作强度,而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件抬升速度快,恢复原始位置也快的液压千斤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千斤顶,包括顶起装置,顶起装置由缸体、活塞以及连接在活塞上的活塞杆组成,缸体中的缸体下腔上有进油口、出油口,进油口与吸油管相连接,进油口与吸油管之间依次连接有单向阀、油泵,吸油管的开口插入于油箱中的液压油处,出油口与油箱上的回油管相连接,回油管上连接有截止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要提升工件至所要求的高度时,只要启动下油泵就可完成,而在要恢复至原始位置时,只要打开截止阀就可,无需人工反复操作,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中:顶起装置1、缸体2、缸体下腔21、活塞3、活塞杆4、进油口 5、出油口 6、吸油管7、吸油管的开口 71、单向阀8、油泵9、油箱10、液压油11、回油管12、截止阀1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液压千斤顶,包括顶起装置I,顶起装置I由缸体2、活塞3以及连接在活塞3上的活塞杆4组成,缸体2中的缸体下腔21上有进油口 5、出油口 6,进油口5与吸油管7相连接,进油口 5与吸油管7之间依次连接有单向阀8、油泵9,吸油管7的开口 71插入于油箱10中的液压油11处,出油口 6与油箱10上的回油管12相连接,回油管12上连接有截止阀1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启动油泵9,将液压油11从油箱10中抽提上来,单向阀8打开,液压油11进来,在缸体下腔21推动活塞3向上移动,从而使活塞杆4顶着工件向上移动,在运动至所要求的高度时,关闭油泵9,单向阀8自动关闭,液压油11就不能倒流,从而保证了工件不会自行下落。若要恢复原始位置,只要打开截止阀13,液压油11通过回油管12回流至油箱10中,工件和活塞杆4自然也就回落至原始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千斤顶,包括顶起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起装置(1)由缸体(2)、活塞(3)以及连接在活塞(3)上的活塞杆(4)组成,所述的缸体(2)中的缸体下腔(21)上有进油口(5)、出油口(6),所述的进油口(5)与吸油管(7)相连接,进油口(5)与吸油管(7)之间依次连接有单向阀(8)、油泵(9),所述的吸油管(7)的开口(71)插入于油箱(10)中的液压油(11)处,所述的出油口(6)与油箱(10)上的回油管(12)相连接,所述的回油管(12)上连接有截止阀(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千斤顶,包括顶起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起装置(I)由缸体(2)、活塞(3)以及连接在活塞(3)上的活塞杆(4)组成,所述的缸体(2)中的缸体下腔(21)上有进油口(5)、出油口(6),所述的进油口(5)与吸油管(7)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明周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周建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