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真空管支撑卡投送工具,包括:外套筒,外套筒的后端固定插接一档杆,该档杆轴线与外套筒轴线在同一平面垂直;投送管置于外套筒内,且投送管上设有与档杆配合的沿轴向设置的条形槽孔;投送管的后端露出外套筒设为手持操作端;推送部件至少包括一直径大于投送管直径的圆柱滑块,圆柱滑块与投送管同轴设置,且投送管前端与圆柱滑块后端面接触;弹簧位于投送管内且沿投送管轴向设置,弹簧的一端连接档杆,另一端连接推送部件;推送护筒同轴套置在圆柱滑块外,推送护筒后端固接在外套筒上,推送护筒内壁与圆柱滑块的外壁之间形成一用于放置支撑卡的环形空间。它投送支撑卡提高投送效率的同时避免外管内壁的划伤,且投送的支撑卡不会歪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集热管
,具体是一种用于全玻璃真空集热管支撑卡投送的工具。
技术介绍
太阳能利用的重要形式是光热利用,全玻璃真空集热管是太阳能热水器和集热器的关键部件,其外管和内管之间的固定件不锈钢支撑卡的位置直接影响真空集热管的美观,投放方法也影响经济效益。目前,全玻璃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的制作过程中,不锈钢支撑卡的投送一般步骤为:将焊接好的十字型支撑卡四端张口向外延伸放在外管管口,然后用镀好膜层的内管带圆头一端轻轻将不锈钢支撑卡送在外管最底部。在此操作过程中,因为不锈钢支撑卡向外延伸的四端两侧与外管内壁接触,若投送速度过快容易造成外管内壁划伤,减缓投送速度,虽然可以降低外管内壁划伤,但是严重降低生产效率。因为内管圆头端无法平衡不锈钢支撑卡在外管中的位置,投送过程中容易造成不锈钢支撑卡歪斜,致使支撑卡上焊接的吸气剂歪斜,高频反应时容易形成镜面偏斜,影响真空集热管的外形美观。不锈钢支撑卡歪斜使内管在外管中的稳定性不强,容易造成封口爆裂。吸气剂歪斜影响集热管的真空性能,影响热损。同时生产效率不高也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所以,为保证真空集热管成品的质量,不锈钢支撑卡投送的过程及方法必须保证其有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真空管支撑卡投送工具,它投送支撑卡时提高投送效率的同时能避免外管内壁的划伤,而且投送的支撑卡不会歪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真空管支撑卡投送工具,包括:外套筒,外套筒的后端固定插接一档杆,该档杆的轴线与所述外套筒的轴线在同一平面相互垂直;投送管,置于所述外套筒内,且投送管上设有与所述档杆配合的沿轴向设置的条形槽孔;投送管的后端露出外套筒设为手持操作端;推送部件,至少包括一直径大于投送管直径的圆柱滑块,圆柱滑块与所述投送管同轴设置,且投送管的前端与圆柱滑块的后端面接触;弹簧,位于所述投送管内且沿投送管轴向设置,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档杆,另一端连接所述推送部件;推送护筒,同轴套置在所述推送部件的圆柱滑块外,且推送护筒后端固接在所述外套筒上,推送护筒内壁与所述圆柱滑块的外壁之间形成一用于放置支撑卡的环形空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圆柱滑块包括一圆柱筒,所述圆柱筒后端固定封接有端盖;所述推送部件还包括螺杆、螺母;所述螺杆穿过该端盖,在该端盖的后方的螺杆上固设有挡板,所述螺母配合安装在螺杆的前端并压紧所述圆柱筒的端盖;且所述螺母及螺杆的前端均位于圆柱筒内;所述螺杆的后端连接所述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投送支撑卡时提高投送效率的同时能避免外管内壁的划伤,而且投送的支撑卡不会歪斜。使用效果好、操作简便,制作投入成本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外套筒,2投送管,21条形槽孔,3推送部件,31圆柱筒,32端盖,33螺杆,34螺母,35挡板,4弹簧,5推送护筒,6档杆,7环形空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该高效真空管支撑卡投送工具,主要包括外套筒1、投送管2、推送部件3、弹簧4、推送护筒5。外套筒I的后端固定插接一档杆6,该档杆6的轴线与外套筒I的轴线在同一平面相互垂直。投送管2置于外套筒I内,且投送管2上设有与档杆6配合的沿轴向设置的条形槽孔21。投送管2的后端露出外套筒I设为手持操作端。推送部件3包括一直径大于投送管2直径的圆柱滑块,圆柱滑块与所述投送管2同轴设置,该圆柱滑块包括一圆柱筒31,圆柱筒31的后端固定封接有端盖32。所述推送部件还包括螺杆33、螺母34。所述螺杆33穿过该端盖32,在该端盖32的后方的螺杆33上固设有挡板35,所述螺母34配合安装在螺杆33的前端并压紧圆柱筒的端盖32。螺母34及螺杆33的前端均位于圆柱筒31内。投送管2的前端与端盖32接触。也可以与挡板35接触,还可以与圆柱筒31的后端面接触。其中,投送管2的前端与端盖32接触的结构形式,制作比较简单。弹簧4位于投送管2内且沿投送管2轴向设置,弹簧4的一端连接档杆6,另一端连接螺杆33的后端。推送护筒5同轴套置在圆柱筒31外,且推送护筒5后端通过变径活节固接在外套筒I上,推送护筒5内壁与圆柱筒31的外壁之间形成一环形空间7,工作时,先将支撑卡放置的卡爪收紧后放置于该环形空间7内。卡爪向后,支撑卡撑在推送护筒内壁上,仅将吸气剂露在外面。然后用该投送工具将不锈钢支撑卡送入外管带尾管的一端,推动投送管2,投送管2的前端推动推送部件3,推送部件3将支撑卡推出推送护筒5,同时拉伸弹簧4,其推送行程受到投送管2上的条形槽孔21与档杆6配合的限制,推送部件3将支撑卡送至外管的相应位置。然后松开投送管2的手持操作端,推送部件3在弹簧4的作用力下退回复位。然后将投送工具整体退出外管,支撑卡的投送即完成。整个过程轻松便捷,速度快慢均不会划伤外管内壁,吸气剂也不会歪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筒1、投送管2、圆柱筒31、推送护筒5均采用钛合金材料制成,进一步保护外管内壁不会被划伤。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挡板35也可采用螺母代替,采用螺母代替挡板35可以调整弹簧4的压缩量,以调整回弹力即调整投送时推力的大小。本技术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真空管支撑卡投送工具,其特征是,包括: 外套筒,外套筒的后端固定插接一档杆,该档杆的轴线与所述外套筒的轴线在同一平面相互垂直; 投送管,置于所述外套筒内,且投送管上设有与所述档杆配合的沿轴向设置的条形槽孔;投送管的后端露出外套筒设为手持操作端; 推送部件,至少包括一直径大于投送管直径的圆柱滑块,圆柱滑块与所述投送管同轴设置,且投送管的前端与圆柱滑块的后端面接触; 弹簧,位于所述投送管内且沿投送管轴向设置,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档杆,另一端连接所述推送部件; 推送护筒,同轴套置在所述推送部件的圆柱滑块外,且推送护筒后端固接在所述外套筒上,推送护筒内壁与所述圆柱滑块的外壁之间形成一用于放置支撑卡的环形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真空管支撑卡投送工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圆柱滑块包括一圆柱筒,所述圆柱筒后端固定封接有端盖;所述推送部件还包括螺杆、螺母;所述螺杆穿过该端盖,在该端盖的后方的螺杆上固设有挡板,所述螺母配合安装在螺杆的前端并压紧所述圆柱筒的端盖;且所述螺母及螺杆的前端均位于圆柱筒内;所述螺杆的后端连接所述弹簧。专利摘要一种高效真空管支撑卡投送工具,包括外套筒,外套筒的后端固定插接一档杆,该档杆轴线与外套筒轴线在同一平面垂直;投送管置于外套筒内,且投送管上设有与档杆配合的沿轴向设置的条形槽孔;投送管的后端露出外套筒设为手持操作端;推送部件至少包括一直径大于投送管直径的圆柱滑块,圆柱滑块与投送管同轴设置,且投送管前端与圆柱滑块后端面接触;弹簧位于投送管内且沿投送管轴向设置,弹簧的一端连接档杆,另一端连接推送部件;推送护筒同轴套置在圆柱滑块外,推送护筒后端固接在外套筒上,推送护筒内壁与圆柱滑块的外壁之间形成一用于放置支撑卡的环形空间。它投送支撑卡提高投送效率的同时避免外管内壁的划伤,且投送的支撑卡不会歪斜。文档编号B25B27/00GK202964518SQ2012205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真空管支撑卡投送工具,其特征是,包括:外套筒,外套筒的后端固定插接一档杆,该档杆的轴线与所述外套筒的轴线在同一平面相互垂直;投送管,置于所述外套筒内,且投送管上设有与所述档杆配合的沿轴向设置的条形槽孔;投送管的后端露出外套筒设为手持操作端;推送部件,至少包括一直径大于投送管直径的圆柱滑块,圆柱滑块与所述投送管同轴设置,且投送管的前端与圆柱滑块的后端面接触;弹簧,位于所述投送管内且沿投送管轴向设置,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档杆,另一端连接所述推送部件;推送护筒,同轴套置在所述推送部件的圆柱滑块外,且推送护筒后端固接在所述外套筒上,推送护筒内壁与所述圆柱滑块的外壁之间形成一用于放置支撑卡的环形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贤文,杨连民,杨仁诚,程安功,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东方伟民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