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2575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结构,用于对机械部件内部空间的密封,包括密封垫圈、设置有第一接触面的第一挤压件和设置有第二接触面的第二挤压件,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分别与密封垫圈适配并挤压密封垫圈,第一接触面与密封垫圈之间设置有与密封垫圈适配的第一强压凸起圈,第一强压凸起圈的径向宽度小于第一接触面的径向宽度。由于密封垫圈一般为橡胶圈,因此,在第一挤压件与第二挤压件装配位置不变的情况下,第一强压凸起圈的设置可以令密封垫圈在原有基础上发生进一步地局部变形,从而增加了第一挤压件和第二挤压件分别与密封垫圈之间的挤压强度,尤其是第一强压凸起圈与密封垫圈之间的挤压强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机械部件内部的密封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密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代多种行业产品的机械部件中,均会用到密封垫圈,用以防止内部液体或气体向外泄漏,也可防止外界的溅水或尘埃的侵入。一般情况下,密封垫圈是由一个或几个零件组成的具有一定弹性的环形橡胶圈,夹设在至少两个部件之间,通过挤压实现密封垫圈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隔离。在现有技术中,密封垫圈以及密封垫圈两端的与该密封垫圈挤压接触的部件之间的接触面均为平面,而且,该接触平面之间在机械部件的使用过程中,尤其在受过移动、磕碰或其他震动作用之后,易产生松动,令挤压力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密封效果。况且,机械部件在使用过一段时间之后,零部件之间有可能会发生松动,令通过挤压密封垫圈以实现密封的机械部件之间的密封效果减退。因此,如何令需要进行密封的部件通过密封垫圈更有效地实现密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结构,以增强密封垫圈的密封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密封结构,用于对机械部件内部空间的密封,包括密封垫圈、设置有第一接触面的第一挤压件和设置有第二接触面的第二挤压件,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分别与所述密封垫圈适配并挤压所述密封垫圈,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密封垫圈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垫圈适配的第一强压凸起圈,所述第一强压凸起圈的径向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径向宽度。优选地,在上述密封结构中,所述第二接触面与所述密封垫圈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垫圈适配的第二强压凸起圈,所述第二强压凸起圈的径向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接触面的径向宽度。优选地,在上述密封结构中,所述第一强压凸起圈和所述第二强压凸起圈对所述密封垫圈的挤压力方向平行。优选地,在上述密封结构中,所述第二强压凸起圈设置于所述第二接触面上。优选地,在上述密封结构中,所述第一强压凸起圈设置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上。优选地,在上述密封结构中,所述第一强压凸起圈为肋形凸起。优选地,在上述密封结构中,所述第二强压凸起圈为肋形凸起。优选地,在上述密封结构中,所述第一挤压件为电池盖,所述第二挤压件为用于安装电池的壳体。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结构中,密封垫圈和与密封垫圈接触的第一接触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强压凸起圈。由于密封垫圈一般为橡胶圈,因此,在第一挤压件与第二挤压件装配位置不变的情况下,第一强压凸起圈的设置可以令密封垫圈在原有基础上发生进一步地局部变形,从而增加了第一挤压件和第二挤压件分别与密封垫圈之间的挤压强度。由于第一强压凸起圈的径向宽度小于第一接触面的径向宽度,故第一强压凸起圈的设置,格外增加了第一强压凸起圈与密封垫圈之间的挤压强度。易知,第一强压凸起圈与密封垫圈之间由于挤压强度较大,因此具有较高的密封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机械部件内部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地,还可以在密封垫圈和与密封垫圈接触的第二接触面之间设置与第一强压凸起圈相似的第二强压凸起圈,以更加有效地加强密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械部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结构,以增强密封垫圈的密封效果。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械部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结构,用于机械部件内部空间的密封,包括密封垫圈3、第一挤压件I和第二挤压件2。其中,第一挤压件I设置有第一接触面11,第二挤压件2设置有第二接触面21,第一接触面11和第二接触面21分别与密封垫圈3适配并挤压密封垫圈3,以实现机械部件内部的密封,此外,第一接触面11与密封垫圈3之间还设置有与密封垫圈3适配的第一强压凸起圈111,该第一强压凸起圈111的径向宽度小于第一接触面11的径向宽度。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结构中,密封垫圈3和与密封垫圈3接触的第一接触面11之间设置有第一强压凸起圈111。由于密封垫圈3 —般为橡胶圈,因此,在第一挤压件I与第二挤压件2装配位置不变的情况下,第一强压凸起圈111的设置可以令密封垫圈3在原有基础上发生进一步地局部变形,从而增加了第一挤压件I和第二挤压件2分别与密封垫圈3之间的挤压强度。由于第一强压凸起圈111的径向宽度小于第一接触面11的径向宽度,故第一强压凸起圈111的设置,格外增加了第一强压凸起圈111与密封垫圈3之间的挤压强度。易知,第一强压凸起圈111与密封垫圈3之间由于挤压强度较大,因此具有较高的密封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机械部件内部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地,还可以在密封垫圈3和与密封垫圈3接触的第二接触面21之间设置与第一强压凸起圈111相似的第二强压凸起圈211,用以增加第二挤压件2与密封垫圈3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更加有效地增强了机械部件内部的密封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强压凸起圈111和第二强压凸起圈211分别为设置于第一接触面11和第二接触面21上的肋形凸起,并且,当第一强压凸起圈111和第二强压凸起圈211分别与密封垫圈3发生挤压时,其挤压力方向平行,即第一强压凸起圈111和第二强压凸起圈211与密封垫圈3之间的挤压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1中所示,第一强压凸起圈111与密封垫圈3之间的挤压力为第一挤压力F1,第二强压凸起圈211与密封垫圈3之间的挤压力为第二挤压力F2,第一挤压力Fl与第二挤压力F2的方向相反,且不同线,从而避免密封垫圈3的一个截面上收到的挤压力过大而发生损坏,同时,也避免了第一挤压件I和第二挤压件2之间无法有效安装的情况发生。对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第一强压凸起圈111和第二强压凸起圈211可以是分别设置于第一接触面11和第二接触面21上的凸起结构,也可以是分别独立的两个零件,当在第一挤压件I与第二挤压件2之间安装密封垫圈3时,将第一强压凸起圈111放置于第一挤压件I的第一接触面11与密封垫圈3之间,将第二强压凸起圈211放置于第二挤压件2的第二接触面21与密封垫圈3之间。此外,第一强压凸起圈111和第二强压凸起圈211也不一定必须是相同的结构形式,例如,第一强压凸起圈111为第一接触面11上设置的凸起结构,而第二强压凸起圈211是独立的零件,或者相反,第二强压凸起圈211为第二接触面2上的凸起结构,而第一强压凸起结构111是独立的零件,这些技术方案都是可以的,并且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强压凸起圈111和第二强压凸起圈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结构,用于对机械部件内部空间的密封,包括密封垫圈(3)、设置有第一接触面(11)的第一挤压件(1)和设置有第二接触面(21)的第二挤压件(2),所述第一接触面(11)和所述第二接触面(21)分别与所述密封垫圈(3)适配并挤压所述密封垫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11)与所述密封垫圈(3)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垫圈(3)适配的第一强压凸起圈(111),所述第一强压凸起圈(111)的径向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接触面(11)的径向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结构,用于对机械部件内部空间的密封,包括密封垫圈(3)、设置有第一接触面(11)的第一挤压件(I)和设置有第二接触面(21)的第二挤压件(2 ),所述第一接触面(11)和所述第二接触面(21)分别与所述密封垫圈(3)适配并挤压所述密封垫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11)与所述密封垫圈(3)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垫圈(3)适配的第一强压凸起圈(111),所述第一强压凸起圈(111)的径向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接触面(11)的径向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面(21)与所述密封垫圈(3)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垫圈(3)适配的第二强压凸起圈(211),所述第二强压凸起圈(211)的径向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接触面(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熙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旲烔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