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慕宜专利>正文

油、气压转角夹具结构改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069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油、气压转角夹具结构改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具,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夹具需要拆开整体组件更换转角导杆的缺点。其包括有:一缸体,其内设有一缸室,该缸体还包括有一上升路口及一下降路口与缸室相连通;一具有两相对称的导槽的转角导杆,其设置在缸室内;一上下滑设在缸室内的活塞杆,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一端及第二端间设有一圆盘,而第二端横设有一导柱,导柱滑设在转角导杆的两导槽内;一缸盖,结合在缸体上,并具有一穿孔;一与缸盖螺设的内套,且套设在活塞杆外周缘,位于缸室内抵顶于活塞杆的圆盘;一压板,结合在活塞杆的第二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夹具在作不同角度夹持时,无须拆开整体组件更换转角导杆,具有简便快速调整的功效。(*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特别是一种油、气压转角夹具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台湾专利公报公告号为289285号,名称为“油、气压转角夹具之改良结构”是由一缸组件、一活塞构件、一导杆组件及一压板所组成,其中,该活塞构件枢配在缸组件内,而导杆组件从缸体底部植入缸室内,使液压油(或压缩空气)交替从上升路口及下降路口导入缸室。而推动活塞构件升降,通过转角导杆的导槽导引活塞构件做转角的升、降动作,而提供活塞杆上末端锁固的压板做夹固、脱离物品;其特征在于该活塞构件的活塞杆底部活塞段车设有上环沟及下环沟,并于上环沟依序绕套弹性圈和活塞环,该弹性圈用来抵持活塞环,使其有缸室内壁更具密封效果,且于下环沟套设耐磨环,确保活塞构件在缸组件内正常运作,同时可避免活塞段直接于缸室内壁摩擦;另于活塞段底部设一凹陷容室供置入钢珠套,再通过二个止付螺丝从活塞段侧向螺孔依序螺入予以锁紧钢珠套;该导杆组件的后盖中心圆孔供插组转角导杆,在其径向设一螺孔得串锁二个止付螺丝,紧抵于转角导杆的承窝上,而其外缘设螺牙供与缸体底部上螺纹孔紧密螺合;该专利利用钢珠套依循转角导杆上的导槽,当活塞杆为往复上下动作时,带引活塞杆循转角导杆升降而利用压板为夹固、脱离工作物,只是该技术方案的转角导杆的导槽的弯折部分的开设轨迹过小,仅只小距离的弧段,造成活塞杆的转角角度受限,而如要旋转较大的角度时,势必要更换另一转角导杆,才能够提供较大的旋转角度,且必须将整体组件拆卸,如此工程相当浩大,造成工作上的不便,容易影响工作的进度以及工作效率等等,故有改进的必要。有鉴于此,本技术设计人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油、气压转角夹具结构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夹具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压转角夹具结构改进,其包括有一缸体,其内设有一缸室,该缸体还包括有一上升路口及一下降路口与缸室相连通,使油、气压导入缸室内;一转角导杆,其设置在缸室内,并具有两相对称的导槽;一活塞杆,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一端及第二端间设有一圆盘,而第二端横设有一导柱,而该活塞杆上下滑设在该缸室内,使导柱滑设在转角导杆的两导槽内;一缸盖,结合在缸体上,并具有一穿孔,容活塞杆第二端穿透出;一内套,与缸盖螺设,且套设在活塞杆外周缘,而并位于缸室内抵顶于活塞杆的圆盘;一压板,结合在活塞杆的第二端;其中,通过调整缸盖与内套的螺合距离,能使内套下顶活塞杆的圆盘,而改变活塞杆的导柱于导槽内的起始位置,并在活塞杆受油、气压推压时,该活塞杆能在缸室内往复上下移动,循导槽轨迹升降,且利用压板作各种角度的夹持、脱离工作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组合结构侧剖视图;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显示活塞杆尚未作转角动作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显示活塞杆已作转角动作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状态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缸体 11缸室 12上升路口 13下降路口14螺孔 15华司16限位螺件 20转角导杆21承盘 211穿孔212螺栓22导槽221垂直部分222弯弧部分223插口30活塞杆31第一端 311外螺纹32第二端 321横孔33圆盘 331环沟34O形环35环圈36导柱 40内套41螺孔 42环沟421限位导轨43油封44垫圈 45O形环50缸盖 51盘部511穿孔512贯孔52螺柱 53螺柱60压板 61穿孔62螺孔 63螺帽64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功效、特征及目的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以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油、气压转角夹具结构改进,其包括有一缸体10,其内设有一缸室11,该缸体10外周缘具有一上升路口12及一下降路口13与缸室11相连通,而缸体10的顶端还环设有数个螺孔14,该缸体10还包括一限位螺件16套穿一华司15,而螺穿外周缘并进入缸室11内部;一转角导杆20,其顶端具有一承盘21,承盘21具有两穿孔211,使螺栓212将承盘21锁固在缸室11内底端,其中该转角导杆20具有两相对称的导槽22,两导槽22包括垂直部分221及弯弧部分222,其中弯弧部分222与垂直部分221相差一角度而连接设置,而通常为使导槽32轨迹更为滑顺,该角度必须大于90度,且本技术的弯弧部分222开设轨迹长度大于转角导杆20的外周圆1/4圆弧长,而两导槽22的弯弧部分222相通而形成一插口223,其中弯弧部分222的形成轨迹为1/4圆弧长;一活塞杆30,其具有第一端31及第二端32,第一端31具有外螺纹311,第二端32具有一横孔321,使一导柱36横设,而在第一端31及第二端32间设有一圆盘33,其外周缘具一环沟331,使一O形环34及一环圈35依序套设其内,并使该活塞杆30以第二端32方向置入缸室11内,而该O形环34用来抵持环圈35,使其与缸室11内壁更具密封效果,而活塞杆30的导柱36则结合在转角导杆20的插口223;一内套40,具有一螺孔41,螺孔41内套设一油封43,而该内套40外周缘设有一环沟42及两对称的限位导轨421,使一垫圈44及一O形环45套设在环沟42上,而该内套40容活塞杆30穿透,并形成一紧配合,而结合在缸室11内,并使限位螺件16凸伸在限位导轨421上; 一缸盖50,其具有一盘部51,盘部51向下延伸出一螺柱52,而盘部51更设有一穿孔511贯通螺柱52。以及在盘部51表周缘设有数个贯孔512与缸体10的螺孔14对应,使数个螺栓53穿设贯孔512而螺设于缸体10的螺孔14,而将缸盖50结合在缸体10上,并螺柱52螺锁于内套40的螺孔41,而穿孔511供活塞杆30透出;一压板60,一端具有一穿孔61,另端设有一螺孔62,该穿孔61容活塞杆30第一端31透出,而以一螺帽63与外螺纹311螺锁结合;请参考图3所示,活塞杆30的导柱36结合在转角导杆20的插口223,通过活塞杆30的导柱36可循导槽22上的轨迹移动,而使活塞杆30作往复上下动作中,而依导杆22轨迹作一转角升降动作,其动作说明请再参考图4、图5、图6所示;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其中压板60的螺孔62上锁设一压杆64,而此时活塞杆30位于上升位置,即未调整转角的角度;再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活塞杆30带压板60旋转一角度的状态示意图;其中,可配合图6所示,更能了解图5的动作状态,在下降路口13导入液压油或压缩空气后,通过其压力将活塞杆30的圆盘33往下压顶,反之,上升路口12导入液压油或压缩空气,则将活塞杆30往上顶推,使得活塞杆30的导柱36循转角导杆20上的导槽22作一转角升降,进而利用压板60的压杆64夹固、脱离工作物的夹持,并通过导槽22的弯弧部分222的开设轨迹约等于1/4圆弧长,因为圆周角为360度,所以1/4圆周角为90度,因此使得活塞杆30沿转角导杆20的导槽22轨迹,可作最大的90度转向偏移,同时在调整压板60旋转角度时,将螺栓53螺退,而使缸盖50离开缸体10,并使缸盖50与内套40螺固,而能将内套40调整螺合位置,并通过适当的牙距设置,使内套40能相对缸体50旋离一段距离,而使得缸盖50再次装设在缸体10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气压转角夹具结构改进,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缸体,其内设有一缸室,该缸体还包括有一上升路口及一下降路口与缸室相连通,使油、气压导入缸室内;一转角导杆,其设置在缸室内,并具有两相对称的导槽;一活塞杆,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 ,该第一端及第二端间设有一圆盘,而第二端横设有一导柱,而该活塞杆上下滑设在该缸室内,使导柱滑设在转角导杆的两导槽内;一缸盖,结合在缸体上,并具有一穿孔,容活塞杆第二端穿透出;一内套,与缸盖螺设,且套设在活塞杆外周缘,而并位于缸室内抵 顶于活塞杆的圆盘;一压板,结合在活塞杆的第二端;其中,通过调整缸盖与内套的螺合距离,能使内套下顶活塞杆的圆盘,而改变活塞杆的导柱于导槽内的起始位置,并在活塞杆受油、气压推压时,该活塞杆能在缸室内往复上下移动,且循导槽轨迹升降,且利用 压板作各种角度的夹持、脱离工作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慕宜
申请(专利权)人:黄慕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