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平面开关控制模式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早期的平面开关控制模式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结构包括:栅极扫描线1、数据线4、源极6、漏极5、公共电极3a、像素电极2a;其中,像素电极2a与公共电极3a为非同层的金属,像素电极2a与公共电极3a之间形成侧向平面电场,且像素电极2a与公共电极3a的交叠电容构成该平面开关控制模式的TFT-LCD的存储电容。由于像素电极2a与公共电极3a都由金属制成,因此,像素开口率较小,即光的透过率较低。随着平面开关控制模式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开始采用透明电极代替不透明的金属电极,如图2中所示的平面开关控制模式的TFT-LCD结构。图2中公共电极3b与像素电极2b由非同层的透明材料制成,两者构成了线电极与线电极之间的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面开关控制模式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栅极扫描线,所述栅极扫描线沿第一方向设置在第一金属层;透明像素电极,所述透明像素电极设置在第一透明电极层;透明公共电极,所述透明公共电极设置在第二透明电极层;其中,所述栅极扫描线位于所述透明像素电极下方,所述透明公共电极位于所述透明像素电极上方,且所述透明像素电极与所述栅极扫描线和透明公共电极同时交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开关控制模式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栅极扫描线,所述栅极扫描线沿第一方向设置在第一金属层;
透明像素电极,所述透明像素电极设置在第一透明电极层;
透明公共电极,所述透明公共电极设置在第二透明电极层;
其中,所述栅极扫描线位于所述透明像素电极下方,所述透明公共电极
位于所述透明像素电极上方,且所述透明像素电极与所述栅极扫描线和透明
公共电极同时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栅
极扫描线上设置有栅极绝缘层,所述透明像素电极通过所述栅极绝缘层与所
述栅极扫描线交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
明像素电极上设置有层间绝缘膜,所述透明像素电极通过所述层间绝缘膜与
所述透明公共电极交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据线,所述数据线沿第二方向设置在第二金属层;
源极,所述源极与所述数据线为一体结构;
漏极,所述漏极设置在第二金属层,且所述漏极与所述透明像素电极电
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的材料均包括ITO、In2O3、SnO2、ZnO、
CdO、AZO或IZO。
7.一种平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明彦,曹兆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